智驾时代,安全第一。
配备激光雷达的车辆真的行驶起来更安全吗?国际保险巨头瑞士再保险(Swiss Re)用测试数据报告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报告显示,配备激光雷达系统的车辆比未配备激光雷达的同一车型预计能多避免高达25%的碰撞事故,同时缓解事故影响的能力将提升29%。对安全的“有效加持”,也正是近年来越来越多智能汽车、Robotaxi、机器人纷纷选择搭载激光雷达上路的原因。
然而,随着激光雷达日益普及,人们开始担忧:这种发射激光的设备,对人眼的安全性如何?
了解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需要知道激光雷达和它发射的激光,到底是什么。
激光雷达,是当下自动驾驶系统最核心的传感器之一,通过发射和接收激光,扫描探测周围环境。它能够精确地获取目标物体在三维空间内的距离、位置、速度和形状等关键数据,并凭借像素级的成像分辨率、厘米级的测距精度、不受环境光影响等优势,为自动驾驶的安全兜底,提供充分的安全冗余。
激光雷达的激光,其实是红外光。红外光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和人体、人眼之间主要是通过热效应产生相互影响。要让激光雷达安全,最主要的功夫,就集中在红外光上。
严密的激光雷达产品设计
在能量较低时,红外光对物质温度的影响极小,很安全。因此较低能量的红外光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例如电暖炉、遥控器感应、自动水龙头、人脸识别的摄像头等。
对激光雷达而言,为确保激光不会在人眼内引起显著温度升高,必须将激光的能量控制在足够低的水平。根据公式Q=P×t(激光能量密度=功率密度×照射时间),只需要让激光照射的时间(t)足够短,或者在相同时间内功率密度(P)足够小,即可确保人眼安全。
因此激光雷达企业保证产品安全的最直接方式,是降低激光功率,确保激光的能量远低于伤害人眼的阈值。在实际操作中,企业还会因应不同产品的性能需求,灵活使用多种方式调节激光的能量,将其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比如:
调节激光发射时序。通过控制激光发射的时间间隔,减少相同时间内进入人眼的激光脉冲数目,降低能量的连续吸收时长,以此减少眼睛接收到的激光能量。此外,每束激光的扫描速度非常快,仅有微秒级,激光照射的位置也一直在变化,使得传输到人眼上的微弱激光能量也会在瞬间消散掉。
改变光斑大小。根据公式P=Q/A(激光能量密度=激光能量/光斑照射面积),在能量相同时,光斑越大,能量密度越小,即激光的能量越分散。因此激光雷达企业也会通过放大每束激光的光斑来调节激光的能量。
这也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普通的玩具激光笔会造成人眼危害,激光雷达则不会:一方面,激光雷达发射一次进入人眼的激光功率为激光笔的10%左右,最极端情况也不足其入眼功率的一半;另一方面,激光笔发射出的是一束连续的、能量密集的光,而激光雷达发射出的是一段段间隔的、能量分散且位置在不断变化的光。因此,历经严密产品设计的车规级激光雷达产品,与激光笔并不存在可比性。
严苛的激光产品国际标准
既然激光能量是需要调节的,那么,应该以什么标准调节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又如何保证市面上的激光雷达都符合安全标准?
实际上,在激光雷达大规模量产之前,国际上就已经颁布了严格的激光产品安全标准。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是世界上成立最早的国际性电工标准化机构,它早在1993年就颁布了IEC 60825-1激光产品安全标准,并跟随产业发展不断优化。该标准从人眼安全和皮肤安全等维度去判断激光器的安全性,并为激光产品设定了严苛的测试条件,以确保人眼免受激光辐射的危害。
IEC 60825-1以人体有可能遇到的最极端情况为标准进行激光测试:
测试光阑孔径以人的一生生命周期中的最大瞳孔尺寸——7mm光阑为标准
测试距离逼近人眼能够聚焦的最短距离100mm
实际使用时,人眼也几乎不会在这么极端的情况下面对激光,IEC 60825-1以此极端情况为标准测试,充分体现标准的严格性和安全性。
遵循IEC 60825-1标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也制定了光学和辐射防护安全的国家标准GB 7247.1: 2012。基于激光产品的各项测试结果,IEC 60825-1标准将激光安全划分成7个等级,数字越小,安全性越高。
根据这个标准,汽车和机器人中使用的激光雷达,都能达到Class 1最高安全等级。
严谨的激光雷达产品验证
那么,如何通过合理调节激光能量,让激光雷达在实现最佳的智驾感知效果的同时确保安全性?这就要求激光雷达企业具备设计一套充分考虑激光安全的产品开发体系的能力。
RoboSense速腾聚创已为此建立了激光安全实验室及安全测试平台,并通过一套充分考虑激光安全的产品正向设计体系,实现从产品预研、研发到生产的全流程激光安全验证。
RoboSense速腾聚创旗下的每一款激光雷达,从研发阶段开始,就会经过数十轮的仿真与实机测试,测试项目包括多脉冲能量、脉冲数量以及光斑大小等,确保从设计初期就能全面平衡产品在性能与安全上的表现。在样机阶段,激光雷达会被送往SGS、Goebel等多个国际权威机构进行测试,并在获得了Class 1最高等级认证后才开始正式量产。
截至2024年9月,车载激光雷达在全球市场已经是百万级的应用产品,而其中已有超72万台RoboSense速腾聚创激光雷达,正在为数十万用户提供坚实的安全守护,至今未出现激光雷达产品给用户的眼睛带来任何不适的案例。
优化前沿标准 让安全更安全
激光雷达是近几年才实现大规模量产的新型传感器。随着激光雷达应用领域的加速泛化,应用场景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因此产品的迭代速度也越来越快。国际社会对激光雷达的安全规范也随之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标准要求。
自成立以来,RoboSense速腾聚创始终致力于提升激光雷达行业的安全水平,积极保障激光雷达广泛应用后的用户安全。在激光安全领域,从深度参与国际相关委员会的标准修订,到牵头参与国际国内相关标准体系的出台和升级,RoboSense速腾聚创始终奋斗在让激光雷达成为更成熟的通用传感器的第一线。
国际上,RoboSense速腾聚创是第一批加入IEC TC76(国际电工委员会光辐射安全与激光设备技术委员会)的中国企业,深入参与IEC 60825-1等国际标准工作;在国内,RoboSense速腾聚创是SAC TC284(全国光辐射安全和激光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TC284/SC1(激光材料加工和激光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的委员单位,积极推动GB 7247系列标准的修订工作。
同时,RoboSense速腾聚创还牵头参与到汽车光生物安全等标准领航项目中,携手数十家自动驾驶行业头部企业,针对激光雷达在汽车智能化下半场的复杂应用,共同制定如《车辆激光雷达试验方法》等具有前瞻性和引领性的激光安全标准体系,进一步推动激光安全的标准化制定与落地实施。
基于国际标准持续更新的严格规范,以及负责任的激光雷达生产者对产品安全的体系化把控,目前,路上汽车与机器人搭载的激光雷达都是“持证上岗”,符合Class 1最高人眼安全等级。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大可放心享受激光雷达带来的安全出行体验。
激光雷达从出现之初,就以“超越人类眼睛”的感知能力,肩负着守护安全的天然使命。随着智能驾驶行业变革浪潮的来临,RoboSense速腾聚创作为行业引领者,始终坚信,安全是“最大的豪华”,更是“智能的底线”。秉持“让世界更安全,让生活更智能”的企业使命,携手全行业持续打造更高质量的激光安全产品和标准体系,“让安全更安全”,是RoboSense速腾聚创的坚定承诺。
关于RoboSense速腾聚创
RoboSense速腾聚创(2498.HK)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以AI驱动的机器人技术公司,总部位于中国深圳,现有超1400名员工,在全球设有多个办公室,包括中国上海、苏州、香港、德国斯图加特,以及美国底特律、硅谷等地区。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机器人技术平台公司”,让世界更安全,让生活更智能。
作为行业领军企业,RoboSense速腾聚创围绕AI、芯片、硬件三个技术领域,为市场提供应用于车载和机器人领域的传感器、解决方案等产品。目前,公司已与全球超290家汽车整车厂及一级供应商建立合作关系,并为约2600家机器人及其他产业客户提供激光雷达产品及解决方案,市场销量全球领先。
审核编辑 黄宇
-
激光雷达
+关注
关注
967文章
3914浏览量
18939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