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几年的汽车传感领域的学术会议和产品展会,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关于车载热成像技术的演讲和产品展示,尤其是今年在巴塞罗那的AutoSense展会,车载热成像技术被列为第一位的热门话题,我们这一期就来介绍一下热成像技术。
热成像技术本身并不是最近才有的新技术,它的发展始于两百年前,1800 年,伦敦皇家学会天文学家弗雷德里克·威廉·赫歇尔 (1738-1822) 在进行太阳研究时,需要观察太阳表面及其斑点。为此,他使用了不同颜色的深色玻璃板(滤光片)。在工作过程中,他注意到有些玻璃板比其他玻璃板温度高,这让他想到温度取决于玻璃板的颜色。为了验证这个想法,赫歇尔借助玻璃棱镜将阳光分成光谱,并测量每个光段的温度。他注意到温度从紫色升高到红色。
令他惊讶的是,红光区以外的温度不降反升。这一事实让他想到,红光以外还有不可见的光线。进一步的实验表明,这些光线具有与光线相同的衍射和散射特性。赫歇尔在他的著作中使用了“辐射热”和“热射线”等术语。术语“红外线”出现在 19 世纪后期。
整个19世纪,很多科学家都在试验不同的材料,看他们对辐射热的传导性,这些发现促成了高敏感度辐射热度计的发展,这些都统称为辐射热测量计Bolometers,这就是现代热成像技术的物理学基础。
热成像相机的基本构成如下图所示。
现实场景中存在不同温度的物体,他们发射出不同能量的红外线,物体发射的红外能量被镜头汇聚聚焦在红外传感器上,生成2D图像。
红外相机的光路图如下:
红外相机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工业领域查看设备,传输线等的发热的情况。
看PCB上发热的器件,损坏的器件会发热严重。
医疗领域看发炎的身体部位,发炎的部分也会发热更多。
由于热成像具有非常好的天气适应性,所以在车载领域具备特别的优势,它可以在雨雪,雾天检测到较远距离(100-150m)的行人和骑车人。
热成像相机在车载领域具有成本,性能,以及算法成熟度等优势。
也有人探讨Lidar方案和热成像方案的比较,论坛上有人给出下边的评论可以供读者参考。
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今年发布了 FMVSS127新规,要求从2029年起所有美国的新的轻型车辆都要装备行人检测自动刹车装置Pedestrian AEB,据说欧洲交通安全委员会ETSC也要跟进。这也是为什么这几年在汽车领域热成像开始成为热点的根本原因。
这就和前几年欧洲立法要求2025年新车要装驾驶员监控相机系统一样(DMS),一个法规的发布,就会带动产业链的迅速跟进。
对于国内的ADAS企业,图像传感器生产企业,也可以因应这一趋势提前布局,抢占先机。
源自网络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1文章
51089浏览量
753471 -
红外传感器
+关注
关注
9文章
519浏览量
47570 -
热成像
+关注
关注
3文章
362浏览量
20352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