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拓无界 感创未来-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众多新兴科技接踵而至,传感器作为数据采集的入口、万物互联的“心脏”,迎来了迅猛发展。而智能传感与TFT技术的结合,也让面板和传感器行业迸发出新的火花。
日前,天马微电子于厦门举办全球创新大会,并开展了以“智拓无界 感创未来”为主题的智能传感技术分论坛,邀请了来自上下游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0余位嘉宾参与,共同就智能传感的最新进展、挑战和机遇进行深入的交流和讨论。
天马微电子执行副总裁朱燕林为本次分论坛发表致辞。他表示天马作为全球显示面板行业的先驱和技术创新的引领者,非常重视与全球合作伙伴的紧密协作,一直致力于通过TFT技术推动智能传感领域的创新与发展。未来,也希望能携手更多创新伙伴,持续开拓,不断打破技术及应用边界,迈进更美好、更智能的未来生活。
中山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王凯教授发表了题为《机器触觉技术及应用》的报告。报告中指出,通过机器触觉技术,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真实地感受到物体的形状、质地和温度等触感信息。相较于机器视觉和机器听觉,机器触觉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早期阶段。而基于TFT工艺的触觉神经形态电路具有大面积、低功耗、低成本和易集成等优势,以此为基础开发的仿生触觉扫描仪是机器触觉应用的第一步。
杭州领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李骏发表了题为《基于TFT芯片的新一代高通量DNA片上合成》的报告。他认为,基于TFT的电控法DNA合成,能以较低成本获得合成的通量与单像素的载量的平衡,实现低成本、高可读性的DNA数据存储。通过与天马的合作,领挚实现了TFT-DNA合成产物服务及高通量合成仪系统的搭建。
电子科技大学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研究员、中星远微总经理汪相如教授发表了题为《液晶智能天线的研究进展和未来展望》的报告。近年来随着万物互联概念走进公众视野,人们对智能通信的需求与日俱增,液晶智能天线以其大数据量、高传输速率、低成本等技术优势有望成为消费级智能通信终端的优势选择,助力高通量、低时延、广连接的新一代智能通信技术走进千家万户。
北京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张盛东教授发表了题为《氧化物TFT的光电特性和传感器应用》的报告。非晶氧化物TFT不仅具有优异的电学特性,也具有良好的光电特性,可望在光电集成系统上应用。目前已通过双栅氧化物器件的使用,在光电响应度的调控、响应速度的提升和持续光电导效应的消除等方面均取得进展,有望实现全氧化物TFT的X射线成像传感器。
清华大学电子系李学清教授发表了题为《基于薄膜晶体管的感存算一体边缘计算》的报告。TFT在传感、计算、存储方面均有广泛应用的潜力,支持低成本大面积柔性集成。其超低关态漏电流,可实现超长数据保持时间的DRAM结构。基于天马Oxide TFT工艺的感算一体阵列流片,初步验证了基于单层网络和大面积传感的智能识别分类任务,并有望实现多层网络。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李俊教授发表了题为《基于氧化物TFT的智能传感器应用》的报告。氧化物TFT器件具备高迁移率、高稳定性,其阵列均一性好、串扰低。通过与天马开展的协同创新研究,实现了64通道柔性氧化物有源肌电传感器、高密度感知阵列等智能传感器应用上的突破。
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常务副院长郭小军教授发表了题为《薄膜晶体管有源传感器件与集成》的报告。他指出,半导体显示产业的发展建立了覆盖不同面板尺寸和性能/成本需求的薄膜晶体管(TFT)的大规模制造能力,不仅为显示终端技术的持续创新,也为泛在感知应用的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最后,郭小军教授为本次论坛做了总结致辞。郭教授对天马微电子开放面板制造产能资源,建立Multi-Project-Glass (MPG)技术平台,大力支持非显领域的创新研发表示赞许,并呼吁行业内专家共同努力和推动,将面板制造技术赋能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本次论坛还进行了天马非显业务部近年来技术研发成果的demo展示,涵盖了微流控、智能天线、智能调光、指纹识别、扇出型面板级封装等技术方向,以及基于MPG平台的合作成果。现场的各位来宾对这些成果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展开了深入细致的讨论,展望未来合作机会。
在智能传感分论坛上,与会者们热情交流,共同探讨未来的发展策略。我们坚信,通过产学研各界的紧密合作,将面板制造技术与智能传感技术相融合,能够充分挖掘其发展潜力,并推动产业的规模化和市场化发展。会议结束后,所有参与者一起合影,纪念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0文章
51041浏览量
753098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206浏览量
238272 -
天马微电子
+关注
关注
7文章
109浏览量
26547
原文标题:智拓无界 感创未来 | 2024天马智能传感技术论坛成功举办
文章出处:【微信号:tianma-1983,微信公众号:天马微电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