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英伟达迈络思以太网光模块的介绍和型号梳理

卢昆明 来源:卢昆明 作者:卢昆明 2024-11-25 12:01 次阅读

1. 英伟达迈络思以太网光模块概况

人工智能的产业遍地开花,当前的超算中心对高带宽和低延迟的要求越来越高,高速以太网光模块在网络互联和数据传输中扮演的角色越来约重要。英伟达(NVIDIA)迈络思(Mellanox)的高速100G至400G的以太网光模块,满足现代数据中心交换机和服务器连接的应用场景。特别是在GPU加速的AI系统中,高速光模块能够支持大规模并行计算和低延迟的数据交换,推动高效的计算任务。此外,随着数据中心架构的复杂化,交换机之间的高速链路以及交换机与服务器之间的互联需求持续增长,英伟达迈络思光模块的高速、可靠性以及低延迟特性为这些应用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2. 光模块的相关配置

英伟达迈络思提供了多种型号的以太网光模块,涵盖了1G,10G,25G、50G、100G、200G、400G等不同速率,满足不同网络架构的需求。光模块配置的选择通常与传输距离、带宽需求、网络拓扑以及应用场景密切相关。

以太网光模块有单通道、四通道和八通道,采用NRZ 和 50G PAM4,适用于850nm多模和1310nm单模,采用小型可插拔 (SFP)、四通道小型可插拔 (QSFP) 和 QSFP 双密度 (QFSP-DD) 外形。100GbE DR1 500m光模块有单通道100G-PAM4 方案的光学器件,并包含一个内置的gearbox,可将这一路的1310波长光信号转换为4x 25G NRZ电信号输出给设备。它通常与带有分支光缆的400G DR4光模块一起使用,以将新的400G-PAM4系统连接到传统的100G(4x 25G NRZ)系统。所有LinkX光模块均在端到端配置中经过100%工厂测试,与行业标准和竞争对手相比,误码指标非常好。每个数据中心配置中都有多种光模块配置选项可用于 GPU、CPU和存储网络。此外,这些光模块的功耗较低,采用先进的光通信技术,确保在保证传输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能耗,适应现代数据中心对绿色节能的要求。

3. 适用于长距离链路光模块的使用环境介绍

光模块常见的网络拓扑应用场景包括TOR(Top-of-Rack)、Leaf-Spine以及Spine-Super Spine架构。这些架构要求光模块能够在不同距离下保持稳定的性能,尤其是较大的发射光功率和接收灵敏度,确保数据中心网络在大规模部署中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与可靠性。500米PSM4/DR4、2公里CWDM4/FR4 和10公里LR4用于通过较长的单模光纤穿越复杂的网络。短距离沿系统行运行可达100米,多模SR/SR4/SR8版本是最受欢迎的低成本选项。通过合理选择不同类型的光模块,数据中心可以在不同层次的网络架构中实现灵活的部署,满足不同距离和带宽需求。

4. 特点与优势

英伟达迈络思的光模块本身就是品牌光模块,其稳定的性能是绝对可行的,100%经过工厂严格参数测试,并且在运行的英伟达交换机和基于GPU的系统中经过广泛测试和认证。低延时和稳定的长距离传输性能在使用过程中有着极大优势,齐全的产品线满足各种不同类别的网路配置,英伟达迈络思光模块的设计超越了IEEE行业标准的误码率(BER)要求,能够在高流量、低错误率的环境下提供卓越性能。

5. 英伟达迈络思以太网光模块配置表

本文就以下相关型号MMS1V90-WR MMS1V50-WM MMS1V00-WM MMA1U00-WS MMS1W50-HM MMA1T00-VS等做了梳理,详见下表:

文章1:文中图.jpg

6. 总结

英伟达迈络思以太网光模块通过其高速、低延迟、可靠性的特性,已成为现代数据中心和AI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组件。无论是交换机互联、服务器连接,还是GPU加速计算的高速数据传输,英伟达迈络思的光模块都能够提供高效、稳定的解决方案。此外,广泛的产品系列和灵活的配置选择,满足了从25G到400G各种应用需求,并确保在复杂的网络架构中能够发挥出最佳性能。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成本效益,英伟达迈络思光模块为全球数据中心和高性能计算网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以太网
    +关注

    关注

    40

    文章

    5376

    浏览量

    171110
  • 光模块
    +关注

    关注

    76

    文章

    1240

    浏览量

    58887
  • 英伟达
    +关注

    关注

    22

    文章

    3747

    浏览量

    90833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800G模块:超算中心、智算中心、大规模数据中心基石

    9790,8700系列交换机,以太网SN5600系列,以及华三以太网交换机S9825/9827/锐捷交换机S6980/6990和英伟CX6和CX7
    的头像 发表于 11-25 11:58 51次阅读

    怎么检查CAN以太网模块的物理连接

    检查CAN以太网模块的物理连接是确保数据能够正确传输的重要步骤。
    的头像 发表于 09-18 11:30 295次阅读

    以太网要怎么连接

    以太网连接是现代计算机网络通信中最为基础和重要的环节之一。它利用以太网电缆和网卡等硬件设备,将计算机或其他设备连接到网络交换机或路由器上,从而实现与其他设备或互联网的通信。以下将详细介绍以太网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0:28 986次阅读

    什么是工业以太网?有何特点?

    用,如高温、高湿、高振动等。 以下是关于工业以太网的详细介绍: 一、工业以太网的定义 工业以太网是一种基于以太网技术的网络通信协议,它主要用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0:34 2354次阅读

    工业以太网和普通以太网区别在哪

    工业以太网和普通以太网是两种不同的以太网技术,它们在设计、性能、应用和可靠性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两种以太网技术的区别。 设计
    的头像 发表于 06-11 10:30 2342次阅读

    使用VN5620监控记录以太网总线数据#车载以太网 #CANape

    以太网硬件
    北汇信息POLELINK
    发布于 :2024年06月09日 16:45:04

    CAN转以太网模块的应用场景

    CAN转以太网模块是将CAN总线数据转换为以太网(Ethernet)数据格式的设备,它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是需要CAN转以太网模块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09:53 746次阅读

    车载以太网硬件接口VN5620设备展示与介绍#车载以太网

    车载以太网
    北汇信息POLELINK
    发布于 :2024年05月31日 10:27:03

    车载以太网接口VN5650使用场景介绍#车载以太网

    以太网
    北汇信息POLELINK
    发布于 :2024年05月11日 17:58:05

    FPGA学习-以太网的原理介绍

    以太网链路上的数据包称作以太网帧。以太网帧起始部分由前导码和帧开始符组成。后面紧跟着一个以太网报头,以MAC地址说明目的地址和源地址。
    的头像 发表于 04-02 16:26 1573次阅读
    FPGA学习-<b class='flag-5'>以太网</b>的原理<b class='flag-5'>介绍</b>

    以太网交换芯片厂商有哪些

    以太网交换芯片厂商众多,其中一些主要的厂商包括思科、华为、博通、美满、瑞昱、英伟、英特尔以及盛科通信等。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14:17 1213次阅读

    工业以太网的特点 工业以太网的关键技术包含哪些?

    工业以太网(Industrial Ethernet)是一种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网络通信技术,它结合了以太网的高速、低成本和广泛应用的优势,满足了工业环境对可靠性、实时性和安全性的要求。本文将详细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01-22 15:41 1635次阅读

    RTC模块实用模块l;以太网交换机

    模块以太网交换机
    Piezoman压电侠
    发布于 :2023年12月11日 10:02:58

    千兆以太网发展现状 千兆以太网技术优势

    以太网其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会用到的,比如大家小区里的千兆以太网等。为增进大家对以太网的了解,本文讲对千兆以太网的发展现状、千兆以太网技术优
    的头像 发表于 12-08 16:40 990次阅读

    以太网交换芯片发展历程及行业分类

    目前以太网交换芯片主要有商用和自研两种,自用厂商以思科、华为等为主,商用厂商主要包括博通、美满、瑞昱、英伟、英特尔、盛科通信等。
    发表于 12-04 10:15 2214次阅读
    <b class='flag-5'>以太网</b>交换芯片发展历程及行业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