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Junko Yoshida
2013-4-17 10:49:05 上传
深圳-华为技术公司的崛起——从1987年在中国农村分销商用PBX设备成长为营业额高达340亿美元的全球电信设备巨头——是一个已经被中国爱国人士和羡慕者们讲了很多遍的故事。
在华为内部,“克服一切困难”的传统让员工有种“黑马”的精神,推动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华为的工程师经常被竞争对手描述成“一群狼”,拥有不断改变世界对其错误看法的决心(即使世界认为他们是对的)。
华为员工倾向于相信华为是个伟大的公司,它的实力被西方低估,更糟的是被那些对中国有偏见的人所误解。华为在这种特有的偏见中挣扎。
现在,这个电信设备巨头正进入新的市场,例如以类似三星、苹果的方式打造自己的“品牌移动设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以及类似Cisco、Juniper、IBM和Oracle的“企业业务(存储、服务器、VPN、网络、交易等等)”,华为的“梦想不可能的梦想”的一贯说法正变得更加重要。
华为终端首席营销官邵阳从90年代末至零几年就全力投入蜂窝基带设备业务。他解释说,帮助华为终端实现其最终成功要依靠全体员工的集体力量——也包括他自己的,华为能达到今天的高度也是依靠集体的力量。
然而,邵阳的使命——让华为品牌的能智能手机主导全球市场——还在进行当中。
根据IHS iSuppli的报告,2012年华为在全球手机制造商排名中名列第六,仅排在黑莓、诺基亚和中兴之后。另两个排在华为之后的很明显就是三星和苹果了。IHS相信,2012年整个华为占据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为4%多一点。
同时,市场研究公司IDC最近的数据表明,2012第二季度华为手机全球出货量为1080万部,智能手机厂商中排名第三。据IDC数据,2012第四季度是华为首次进入全球排名前五,取代了LG和HTC。
邵阳谦逊地指出,华为和三星苹果仍有很大的差距,只不过是2012年第四季度的数据而已。
当然,有决心赢得市场是一回事,实现目标则更加难。邵阳说,“因为竞争已经在了。”
华为的计划是什么?
“马背上的GSM”的由来 如何巧妙敲开西方大门
对于华为来说,面临艰苦的战斗不是什么新鲜事。邵阳实在90年代中期加入华为的,“我们当时看到了摆在面前的‘七座大山’”,包括诺基亚、朗讯、阿尔卡特、北电等。华为当时在全球并不为人所知。
邵阳曾在华为研发部门工作,是1998年推出的第一款商用GSM设备设计团队的一员。他承认那是个“糟糕的设计”,和竞争对手不再同一水平。然而,华为并没有在有钱的市场销售设备,而是在“中国西北的草原上”销售。他说,“人们曾把设备乘坐‘马背上的GSM’,我们用直升飞机把设备运过去,然后用马匹运到需要安装的地方。”
1998至2000的那段时间里,华为的学习曲线开始上升。“我们不分昼夜地工作,”邵阳说,“真的学到了东西并赶上业界水平。”
当时荷兰第四大网络运营商前来寻求合作的时候,华为迎来了第一个机会。这家运营商希望找到小型GSM设备用以部署其首个3G网络,诺基亚告诉他们说要等18个月,所以他们找到了华为,迫切希望在西方市场展开合作。“我们把最优秀的20个工程师派到荷兰运营商那里,我们还设计了一款新型的GSM设备。一部分设备可以安装在户外,另一部分设备安装在室内。”
通过和荷兰运营商的合作,华为敲开了西方大门。但“我们没时间庆祝,”邵阳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坏消息就来了。荷兰最大运营商KPN收购了我们正在合作中的伙伴。”收购后,华为在欧洲完全丢掉了商业合同。
第二次机会来自西班牙沃达丰。华为借此机会改进了3G基站设备的性能和功耗,达到了爱立信和诺基亚的同等水平。
山上关于SingleRAN技术的争论 余承东为何坚持做
但华为直到其SingleRAN技术的开发时才是真正的突破。SingleRAN的目标是设计无线接入网络(RAN)技术,让运营商能够从GSM网络切换到UTMS网络标准,或者同时使用两种网络。
该技术要求开发一套软件——定义无线设备和一整套硬件组件,让运营商能够买、运营和维护独立的电信网络和设备,同时支持多个无线通信标准。
邵阳仍记得深圳的一个周六,他和同事们一起爬山。后来成为华为终端CEO的余承东也参加了活动,“爬山的时候,我们争吵的很厉害,辩论到底是否应该开发SingleRAN。”当时基本在场的每个人,以及在山上通过电话联系到的人,都反对这个提议。技术挑战、可以预计的产品延迟和成本问题都是反对这一提议的主要原因。“挑战太多了,”邵阳回忆道。当时,虽然他也在爬山,但仍吐出了四个字,“必须要做,”他说。
“如果我们不做,我们永远都打不过爱立信。”余承东说。
转移重点到华为终端 运营商称华为需要改变
华为SingleRAN的成功开启了这家名不见经传的中国电信设备公司快速发展的道路。今年早些时候,IDC预计2013年华为将成为无线和有线设备领域的市场领导者,超越爱立信。爱立信和华为将在2010至2012年继续成为全球电信产品营业额的领导者。
现在,华为已经基本上克服了1996年面对的“七座大山”,并将重心转移到了设备上。华为正把最优秀的领导者——包括余承东和邵阳——任命在终端业务部。
华为开始进入终端业务是在2003年,正值3G网络兴起。运营商饱受缺乏3G终端支持其网络所困,这就刺激华为进入3G手机市场。而在2011年以前,华为已经是低端手机的ODM厂商了。
然而在2011年,由于苹果iPhone大受欢迎,行业趋势也发生了很明显的变化。运营商很快厌倦了苹果的自大,邵阳表示。一些运营商有意给三星Galaxy S2在套餐价上的优惠,用以制衡苹果,邵阳解释说。
运营商也想到了华为,但警告说,“华为,你需要改变。”他们迫使华为将产品线转移至高端手机,并且从ODM转型为OEM。2012年,邵阳开始任华为终端CMO,推动华为180度转向OEM。邵阳说,“一旦我们决定转型为打造自己品牌的OEM,就必须坚持到底,这才是正确的做法。”因此,华为彻底转型,将大部分设计资源投入到智能手机品牌发展中去。
重点2015年后转到软件 海思进行得怎么样?
短期来说,华为付出了代价。没有预料到华为会如此快速转型的运营商开始抱怨。邵阳说,2011年,华为的ODM业务已经有14家运营商合作伙伴——很多都在欧洲。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12年上半年,被华为快速转型所影响的运营商都把华为拒之门外。只有意大利沃达丰与华为终端签署了合作协议。
2012年下半年的时候,华为的Ascend P1(当年CES上发布)和Ascend D1也开始在业界留下了印象。
大多数业界观察人士最开始预计华为的移动手持设备根本没有机会。大多数消费者从没听过华为,特别是在法国这样的市场——人们对品牌很尊重。邵阳并不畏惧,开始通过亚马逊销售Ascend手机,并且很快成功前三大品牌之一,并引起了运营商的注意。
邵阳自豪地说,“2013年上半年,有14家运营商采用了华为的手机。”
智能手机全球出货量排名 来源:IDC
现在,华为终端为整体营业额贡献了20%,另有四分之三的营业额来自运营商业务。但是,即使刚刚起步,华为终端在2012年的营业额也达到了80亿美元,今年预计将达到90亿。30%的手持设备业务来自中国,欧洲和日本各占10%,邵阳表示。
IHS iSuppli高级分析师Wayne Lam表示,“华为过去几年再建设智能手机产品线方面非常有野心。虽然仍落后于中兴,但我们预计华为将在几年内在手机数量方面超过中兴,而在其核心芯片业务的垂直整合帮助下,智能手机发展的速度将更快。”
智能手机市场 华为中兴的对比
那么,海思——华为2004年成立的芯片业务——进行得怎么样?
华为最新的Ascend P2是首款Cat4 LTE智能手机,采用海思的LTE基带芯片。IHS的Lam表示,“从很多方面来看,华为正在追随三星的模式,通过与手机部件的垂直整合推动发展,并且在品牌推广商投入重金。”
然而,采用海思芯片的智能手机对于华为来说还比较新,Lam补充道。
去年的Ascend D1也采用了海思的应用处理器(1.4GHz四核K3V2应用处理器,集成16核GPU)和基带。“但现在没有运营商和采用海思LTE基带的Ascend D1合作,”Lam说。Ascend P2是华为推广海思应用处理器/基带的第二次尝试,但也还没有宣布运营商合作伙伴。
“智能个体而言,在智能手机平台上自推出自行研发的应用处理器以来,海思部门的命运和华为高端智能手机Ascend产品线紧密相关,”Lam说。从华为的角度来说,虽然邵阳提到将海思作为合作伙伴让华为终端的设计师更容易和芯片设计师沟通,但华为终端有多供应商策略(他们也采用高通的芯片),邵阳补充说海思也降低了他们和其他芯片供应商之间谈判的难度。
问到华为终端的智能手机发展策略时,邵阳说,华为在2013和2014年专注于提升智能手机硬件。“我们将智能手机看作超级工具套件,”邵阳说。业务方面第一重要的是各种功能的改进,例如摄像头、MP3和通话,他补充。
华为智能手机重点将在2015年后转到软件,他说。
2013-4-17 10:49:06 上传
下载附件 (30.85 KB)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