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从平面晶体管到FinFET的演变

中科院半导体所 来源:半导体与物理 2024-12-04 11:04 次阅读

文章来源:半导体与物理

原文作者:jjfly686

本文介绍从平面晶体管到FinFET的演变

d9cf0b6c-ad86-11ef-93f3-92fbcf53809c.jpg

在90纳米制程之前,每一代集成电路技术节点的缩放不仅带来了更高的器件密度,还提升了器件性能。然而,当CMOS IC从90纳米发展到65纳米节点时,缩放并未改善器件性能:它只增加了器件密度。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栅氧化层的厚度无法再继续减薄,因为隧道效应引起的泄漏电流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平面晶体管的局限性

MOSFET(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的一个重要性能参数是驱动电流 Id,其与公式 Id∝μ(K/Tox)(W/L)成正比。其中:μ 是沟道材料的载流子迁移率(对于NMOS为电子迁移率,对于PMOS为孔穴迁移率)。K 是栅极介质的介电常数。Tox 是栅氧化层的厚度。W 是沟道宽度。L 是沟道长度。

如果仅缩小平面MOSFET的特征尺寸,则 W和 L会以相同的比例减小,除非 Tox同样减小,否则驱动电流不会得到改善。为了降低漏电和功耗,供电电压和阈值电压也会偶尔随栅氧化层厚度一起减小。当 Tox 变得非常薄并接近泄漏和击穿极限时,人们不得不寻找其他方法来提高 Id。

高k/金属栅极(HKMG)技术

为了解决栅氧化层厚度限制的问题,人们引入了高介电常数栅介质和金属栅技术(HKMG)。使用高k材料(如HfSiOxNy)替代传统的SiO2栅介质,可以显著增加栅介质的介电常数K,从而形成更薄的有效氧化物厚度(EOT),进一步提高驱动电流。例如,HfSiOxNy的介电常数 K 可以达到20左右,远高于SiO2的3.9。

在45纳米以下技术中引入了HKMG,这有助于减少EOT并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尽管HKMG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栅氧化层厚度的问题,但随着技术节点的进一步缩小,平面MOSFET的性能提升遇到了瓶颈。因此,业界开始探索新的晶体管结构,FinFET应运而生。

FinFET的结构

平面MOSFET:平面MOSFET的沟道位于一个平面上。

FinFET:FinFET的沟道呈鳍状,沟道被栅极从三个方向包围。

FinFET的优势

增加沟道宽度:FinFET可以在较小的硅表面面积上实现相同的沟道宽度。通过增加鳍的高度,沟道宽度可以进一步增加,因此可以在不缩小器件特征尺寸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器件性能。

减少短沟道效应:FinFET的三维结构有助于更好地控制沟道区,减少短沟道效应,提高晶体管的可靠性和性能。

提高驱动电流:FinFET的三面栅结构可以更有效地控制沟道区,减少漏电,提高驱动电流 Id。

FinFET的制造挑战

蚀刻和清洗:如果鳍太高且纵横比过高,蚀刻和清洗鳍而不引起其坍塌将变得非常困难。

STI填充:填充鳍之间的STI(浅沟槽隔离)的无空洞介电薄膜也将变得非常困难。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MOSFET
    +关注

    关注

    147

    文章

    7192

    浏览量

    213547
  • NMOS
    +关注

    关注

    3

    文章

    295

    浏览量

    34433
  • 晶体管
    +关注

    关注

    77

    文章

    9702

    浏览量

    138412
  • FinFET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248

    浏览量

    90263

原文标题:从平面晶体管到FinFET的演变

文章出处:【微信号:bdtdsj,微信公众号:中科院半导体所】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英特尔3d三栅极晶体管设计获年度科技创新奖

    近日公布2011年“科技创新奖”,英特尔的3-D三栅极晶体管设计获得半导体类别创新大奖。英特尔的3-D三栅极晶体管结构代表着2-D平面晶体管结构的根本性转变
    发表于 10-23 01:01 1000次阅读

    Finfet技术(3D晶体管)详解

    Finfet技术(3D晶体管)详解
    发表于 08-19 10:46

    基于FinFET IP的数据转换器设计

    工艺技术的演进遵循摩尔定律,这是这些产品得以上市的主要促成因素。对整个行业来说,基于大体积平面晶体管FinFET三维晶体管的过渡是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一过渡促使工艺技术经过了几代的持
    发表于 07-17 06:21

    MOSFET和鳍式场效应晶体管的不同器件配置及其演变

    向下缩放时失去对漏电流的控制。  答案是利用第三个维度。  MOSFET晶体管平面单栅极器件演变为多栅极3D单元,以增加电流驱动并减轻短通道效应。  使用3D还可以减少
    发表于 02-24 15:20

    什么是鳍式场效应晶体管?鳍式场效应晶体管有哪些优缺点?

    演变:双栅极、三栅极、π栅极、欧米茄栅极和栅极全能。双栅极和三栅极鳍式场效应晶体管因其结构简单且易于制造而很常见。  虽然GAA器件是在FinFET之前提出的,但后者更适合执行生产。    图2.
    发表于 02-24 15:25

    晶体管到晶体管逻辑(TTL)、振荡器和滤波器电路

    研究了一些杂项设计。主题包括晶体管到晶体管逻辑(TTL)、振荡器和滤波器。Chapter 7 of the NI Multisim Fundamental Circuits series
    发表于 03-29 09:20 46次下载

    TIP41C低频大功率平面晶体管芯片设计

    TIP41C低频大功率平面晶体管芯片设计 0 引言   TIP41C是一种中压低频大功率线性开关晶体管。该器件设计的重点是它的极限参数。设计反压较高的大功率晶体管
    发表于 12-24 17:04 1.1w次阅读
    TIP41C低频大功率<b class='flag-5'>平面晶体管</b>芯片设计

    FinFET平面MOSFET有什么不同

    Nandra补充说,“FinFET固有增益很高,但是跨导(gm)实际上很低,和频率(ft)一样。更先进的几何布局比平面器件更容易实现匹配,能够很好的控制晶体管特性。结果是,您可以开发性能更好的电路。而且,还有其他的令人惊奇的地方
    发表于 09-25 14:27 1.3w次阅读
    <b class='flag-5'>FinFET</b>与<b class='flag-5'>平面</b>MOSFET有什么不同

    FinFET的效用已趋于极限 浅谈晶体管缩放的难题

    作者:泛林Nerissa Draeger博士 FinFET在22nm节点的首次商业化为晶体管——芯片“大脑”内的微型开关——制造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与此前的平面晶体管相比,与栅极三面接触的“鳍”所形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1-25 15:25 3242次阅读
    <b class='flag-5'>FinFET</b>的效用已趋于极限 浅谈<b class='flag-5'>晶体管</b>缩放的难题

    FinFET晶体管在半导体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制程工艺不断接近物理极限,虽然芯片芯片行业还在努力跟上摩尔定律,但除了制程工艺放缓之外,架构设计同样至关重要。得益于平面晶体管到鳍式场效应管的过渡,芯片性能在过去10年的提升还能勉强跟上摩尔定律。
    的头像 发表于 02-02 17:13 3235次阅读

    三星将在3nm时代进一步拉近自己与台积电的芯片代工技术差距

    晶体管是器件中提供开关功能的关键组件。几十年来,基于平面晶体管的芯片一直畅销不衰。走到20nm时,平面晶体管开始出现疲态。为此,英特尔在2011年推出了22nm的FinFET,之后晶圆
    的头像 发表于 03-22 11:35 2360次阅读

    进入全新一代的晶体管以前,回顾一下前几代晶体管的发展

    在这里,我们讨论了Bulk-Si CMOS技术,缩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它们的各种影响以及相关的解决方案。我们还解决了晶体管材料和先进技术节点中使用的任何新材料的物理缩放限制。如今,由于在32nm技术节点下遇到的种种局限性,行业转向SOI和FinFET,取代
    的头像 发表于 05-17 15:38 3052次阅读
    进入全新一代的<b class='flag-5'>晶体管</b>以前,回顾一下前几代<b class='flag-5'>晶体管</b>的发展

    全包围栅极结构将取代FinFET

    FinFET在22nm节点的首次商业化为晶体管——芯片“大脑”内的微型开关——制造带来了颠覆性变革。与此前的平面晶体管相比,与栅极三面接触的“鳍”所形成的通道更容易控制。但是,随着3nm和5nm技术节点面临的难题不断累积,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5:33 1327次阅读

    探讨晶体管尺寸缩小的原理

    平面晶体管结构(Planar)到立体的FinFET结构,我们比较容易理解晶体管尺寸缩小的原理。
    发表于 12-02 14:04 1180次阅读
    探讨<b class='flag-5'>晶体管</b>尺寸缩小的原理

    晶体管是怎么做得越来越小的?

    上次我的文章解释了所谓的7nm不是真的7nm,是在实际线宽无法大幅缩小的前提下,通过改变晶体管结构的方式缩小晶体管实际尺寸来达到等效线宽的效果那么新的问题来了:平面晶体管结构(Pla
    的头像 发表于 12-19 16:29 667次阅读
    <b class='flag-5'>晶体管</b>是怎么做得越来越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