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离子液体添加剂用于高压无负极锂金属电池

清新电源 来源:清新电源 2024-12-10 11:00 次阅读
研究背景

基于双(氟磺酰基)酰亚胺锂(LiFSI)的浓缩电解质已被提出作为无负极锂金属电池(AFLMB)的有效锂兼容电解质。然而在游离溶剂分子较少、FSI阴离子显著增加的浓缩电解质中,醚溶剂氧化受到抑制,铝腐蚀加剧。因此,在使用LiFSI基浓缩电解质时,在不牺牲镀锂/剥离效率的情况下抑制LiFSI基电解质的Al腐蚀至关重要。其中,电解质添加剂已成为抑制Al腐蚀的最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配制含有适当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离子液体添加剂,可以在LiFSI基电解质中同时稳定Li/电解质界面和Al/电解质界面。然而,目前缺乏对含有DFOB-或PO2F2-阴离子的离子液体添加剂的研究,特别是它们对SEI薄膜和Al保护层的影响。

成果简介

近日,湖南大学张世国教授团队联合通用汽车中国科学研究院刘海晶博士、李喆博士设计了一种多功能的离子液体电解液添加剂。离子液体添加剂的加入使得负极端形成坚固的富含LiF、Li3N的固体电解质界面,促进高度可逆的Li镀/剥离和均匀的Li沉积。此外,离子液体改变了Li+的溶剂化结构,导致Li+ 快速脱溶剂动力学。同时,在正极侧,离子液体有助于形成致密的富含LiF和AlF钝化膜,以防止铝腐蚀。该工作以“Ionic Liquid Additive Mitigating Lithium Loss and AluminumCorrosion for High-Voltage Anode-Fre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为题发表在ACSNano上。

图文导读

离子液体由有机阳离子和有机/无机阴离子组成。当离子液体用作电解质添加剂时,它们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可能在调节负极和正极侧的界面稳定性方面发挥不同的作用。在讨论阳离子和阴离子稳定锂电解质和铝电解质界面的机理之前,作者筛选了合适的阳离子和阴离子作为有效的离子液体电解质添加剂。选择可以同时钝化Li金属阳极、Al集流体和LMFP阴极的DFOB-作为IL添加剂的阴离子,同时考虑到双阴离子的协同效应,选择PO2F2-作为第二个阴离子。通过比较1-甲基-1-丁基吡咯烷离子(Pyr14+)、1-丁基-1-甲酯哌啶鎓(Pp14+)和1-丁基-1-甲基咪唑鎓( BMIM+)加入电池后载量和循环性能的差异,选择Pyr14+作为阳离子,最终由0.28 M Pyr14+阳离子,0.2 M DFOB-阴离子和 0.08 M PO2F2-阴离子作为一种有效的添加剂。

图1. IL添加剂的选择。(a) IL添加剂对各种电解质中溶剂化结构和电极/电解质界面层的影响的示意图。Cu||LMFP无负极电池的循环性能(b)添加了0-0.6 M LiDFOB的BSE;(c)添加了 0.2 M LiDFOB+0–0.2 M LiTFSI的BSE;(d)添加了0.2 M LiDFOB+0.08 M Li盐(LiPO2F2、LiTFSI、LiBF4和LiNO3)的BSE;(e) 添加了0.2 M DFOB-、0.08 M PO2F2-和0.28 M阳离子(Li+、Pyr14+、Pp14+和BMIM+)的BSE。BSE:4M LiFSI/DME电解质。

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有效地影响了电池的内阻,从而影响了电池的倍率性能。因此,测量了 BSE(基准电解质) 、 SIE(添加[Pyr14][DFOB]的电解质)和 DIE (添加[Pyr14][DFOB]+[Pyr14][ PO2F2]的电解质)的体电导率的温度依赖性。如图 2a 所示,在LMB 的常见工作温度10–40 °C 的范围内,SIE 和 DIE 的离子电导率都比BSE 低。当温度低于 0 °C 时,BSE 的电导率出现不连续的下降。这种现象归因于低温下的 LiFSI 沉淀。IL 添加剂可以防止这种情况,这使得电解质在低温下更可行。为了分析各种电解质中的 Li 溶剂化结构,采用了拉曼光谱。除了强 Li+-FSI–相互作用,IL 添加剂将导致溶剂化鞘中 Li-DME 相互作用较弱,从而形成动力学上有利的 Li 脱溶剂化过程。

图2. Li+的输运性质和电解质的溶剂化结构。(a) 电解质在-20至50°C温度范围内的电导率。(b)BSE和(c)DIE中极化前后Li||Li计时安培曲线和奈奎斯特图。位移范围为(d)680–780 cm-1和(e)810–900 cm-1的电解质拉曼光谱。(f) 电解质的7LiNMR光谱。

通过密度泛函理论 (DFT) 模拟了溶剂、锂阴离子和 Li-DME 团簇的轨道能量(图 3a),确认DFOB- 和PO2F2-在 Li 表面的第一溶剂化鞘中比其他组分更容易获得电子。Li 带负电的表面可以吸收Pyr14+阳离子,甚至可以优先在阴离子之前被还原。减少阴离子和Pyr14+阳离子导致形成富含无机物的 SEI,通常被认为可以提高 LMB 和AFLIMB 的性能。为了深入了解在各种电解质中形成的 SEI 薄膜的组成,通过XPS光谱结果证实,IL 添加剂通过优先还原Pyr14+阳离子、DFOB-和PO2F2-阴离子,在负极侧形成富含无机物的SEI。

图 3. 在电解质中的 Cu 箔上形成的SEI 层的组成。(a) 计算电解质中溶剂、Li-阴离子和 Li-DME 簇的分子轨道能量。BSE/DIE 的 SEI 层的XPS光谱(b) C 1s、(c) N 1s 和(d) F 1s 。

进一步研究了IL添加剂对SEI薄膜的机械性能和离子电导率的影响。首先,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评估SEI薄膜的机械强度(图 4a、b)。在 BSE 中形成的 SEI 薄膜的平均杨氏模量仅为 3.43 GPa,而 SIE 和DIE 中形成的 SEI 薄膜的平均杨氏模量分别达到 5.85和 12.07 GPa。从FSI- 、DFOB- 和PO2F2-产生的无机物质(Li2O, LiF, Li2S, and LiBO2)赋予SEI薄膜高机械强度。图4c、d显示了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镀锂/剥离过程中,具有BSE和DIE的Li||Cu电池的DRT光谱。除了第一次镀锂的初始阶段外,两种电解质中峰值的演变显示出类似的趋势。与BSE电池相比,DIE电池在首次镀锂期间每个工艺的电阻更稳定,这意味着初始CE更高。

图4. 电解质中铜箔上形成的SEI层的机械性能和离子电导率。(a)BSE形成的SEI层和(b)DIE形成的SEI层的表面形态、横截面形态和杨氏模量图。Li||Cu电池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镀锂过程中不同镀锂时间的测试图(c)BSE和(d)DIE。

坚固且导电的SEI被认为在负极侧具有良好的Li沉积行为。为了验证这一点,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在各种电解质中140次镀锂/剥离循环后镀在裸铜上的锂金属的形态(图5a,b)。沉积在模具中的锂致密、块状且无枝晶。相比之下,对于BSE,观察到一些裂纹和多孔锂沉积物。在BSE中镀锂5分钟后,Li沉积物表面出现树枝状晶体,而镀锂在30分钟后变得更加不均匀。但在镀锂 5或30分钟后,模具中Li沉积物的表面总是均匀的。紧凑的Li沉积物形态和抑制的Li枝晶生长减少了Li/电解质界面的面积和“死锂”的数量,这进一步促进了高Li CE。然后通过Li-Cu电池研究了离子液体对镀锂/剥离CE的影响。采用DIE时,采用Aurbach方法可获得99.6%的CE,700个循环的平均CE为99.1%。相比之下使用BSE的电池的Aurbach CE和平均循环CE分别为99.1%和98.3%。此外,在不同的电流密度和面积容量下,具有DIE的Li||Li电池的过电势总是低于具有BSE的电池(图5e)。特别是在3.0mA cm-2的高电流密度和3.0 mA h cm-2的面积容量下,具有BSE的对称电池在循环的早期立即显示出较大的电压振动。然而,在具有DIE的电池中,500小时内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电压波动,平均过电位《160 mV。因此,[Pyr14][DFOB]和[Pyr14][PO2F2]添加剂可以通过调节SEI薄膜的成分来有效控制Li沉积形态,抑制Li枝晶生长,提高CE。

图5. Li沉积形态和电解质中镀锂/剥离的可逆性。Li||Cu电池循环140次铜箔上镀Li的SEM图像(a)DIE和(b)BSE。(c)Aurbach效率图。(d) 不同电解质的Li-Cu电池中的CE。(e)不同电解质中Li||Li电池循环性能。

为了评估 DIE 的实际可行性,使用Cu||LiMn0.7Fe0.3PO4 电池测试各种电解质。采用 DIE 的电池表现出最佳的循环稳定性,120 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 67.5%,平均 CE 较高,为 98.8%,极化电位间隙较低。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带有 BSE 的电池容量在仅 60 次循环后就迅速下降到初始容量的 18.4%,平均 CE 为 93.8%。当高截止电压扩展到 4.5 V 时,使用 BSE、SIE 和 DIE 的电池的循环稳定性和初始 CE 的差异变得更大(图 6d-f),带有 DIE 的电池显示初始CE 为 84.4%,并在 60 次循环后保留其 77.6% 的初始容量。然而,使用 BSE 的电池容量衰减得非常快,仅经过 20 次循环后就研究了可以忽略不计的容量,初始 CE 低至 51.7%。这些结果表明,尽管具有 SEI 特性,但电解质和 Al 集流体之间的兼容性对 AFLMB 的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图6. 不同电解质的Cu||LMFP和Cu||NCM613无负极电池的性能。Cu||LMFP电池充电/放电曲线测试(a)DIE和(b)BSE。(c)Cu||LMFP电池的循环性能。Cu||LMFP电池的充电/放电曲线(d)DIE和(e)BSE。(f) Cu||LMFP电池的循环性能。Cu||NCM613电池的充电/放电曲线(g)DIE和(h)BSE。(i)Cu-NCM613电池循环性能。

总结和展望

作者设计了一种由Pyr14+、DFOB-和PO2F2-组成的离子液体添加剂,以协同解决AFLMB的LiFSI/DME浓缩电解质中活性Li损失和Al腐蚀的问题。IL添加剂的引入增强了Li+-阴离子相互作用,削弱了Li+溶剂化结构中Li+-溶剂相互作用。在负极侧IL添加剂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都有助于形成富含Li3N和LiF的SEI膜,具有高Li+电导率和机械强度,能够以99.6%的Aurbach效率均匀稳定地镀/剥离Li。同时,在正极侧,Al集流体被源自IL添加剂优先氧化的保护层有效钝化。因此,与4 M LiFSI/DME BSE相比,采用IL添加电解质的高压Cu||LFMP电池(4.5 V)和高负载Cu||NCM613电池(4.0 mA h cm–2)表现出显著提高的循环稳定性和更高的平均库仑效率。该工作不仅为实现高压AFLMB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而且除了目前强调的阴离子SEI层关系外,还促进了对阳离子和阴离子对金属电池电解质行为影响的理解,包括本体溶液和阳极/电解质以及阴极/电解质界面。

文献链接

Zhou M, LiuW, Su Q, et al. Ionic Liquid Additive Mitigating Lithium Loss and AluminumCorrosion for High-Voltage Anode-Fre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J]。 ACSNano, 2024.

DOI: 10.1021/acsnano.4c13203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4c13203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电解质
    +关注

    关注

    6

    文章

    810

    浏览量

    20040
  • 锂金属电池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35

    浏览量

    4307

原文标题:湖南大学张世国教授ACS Nano:离子液体添加剂用于高压无负极锂金属电池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高能金属电池中的宏观均匀界面层与锂离子传导通道

    (共同通讯作者)等人报道了一种锂离子选择性传输层,以实现高效且枝晶的金属负极。逐层组装的质子化氮化碳(PCN)纳米片具有均匀的宏观结构、
    的头像 发表于 12-04 09:13 234次阅读
    高能<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中的宏观均匀界面层与锂<b class='flag-5'>离子</b>传导通道

    全固态金属电池阳极夹层设计

    全固态金属电池(ASSLB)由于其高能量密度和高安全性而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兴趣,金属被认为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0-31 13:45 186次阅读
    全固态<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的<b class='flag-5'>锂</b>阳极夹层设计

    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机制

    近日,清华大学张强教授团队总结并展望了石墨负极界面的调控方法及其对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机制,重点介绍了石墨负极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发展与储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1:28 752次阅读
    石墨<b class='flag-5'>负极</b>在锂<b class='flag-5'>离子电池</b>中的发展与储<b class='flag-5'>锂</b>机制

    关于立柱机器人在内蒙古饲料添加剂码垛现场的应用

           随着内蒙地区饲料添加剂产业的不断发展,生产效率、成本控制以及产品质量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人工码垛方式不只效率低下,而且容易出错,同时还会增加人工成本和全安风险。因此,越来越多
    的头像 发表于 08-16 10:32 210次阅读

    真空蒸发电镀可用于金属电池的≤10μm超薄

    (Li)金属由于其特殊的能量密度,在未来的电池技术中被广泛认为是负极材料的可行候选材料。
    的头像 发表于 05-28 09:13 1w次阅读
    真空蒸发电镀可<b class='flag-5'>用于</b><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的≤10μm超薄<b class='flag-5'>锂</b>箔

    用于延长高压高Ni三元金属电池寿命的无氟醚基电解液

    采用富镍(Ni)层状氧化物正极搭配金属(Li)负极金属电池(LMBs)的能量密度有望达到传
    的头像 发表于 04-30 09:08 1138次阅读
    <b class='flag-5'>用于</b>延长<b class='flag-5'>高压</b>高Ni三元<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寿命的无氟醚基电解液

    探索带电锂离子通道对金属负极枝晶生长的抑制作用

    离子电导率是人工SEI层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影响着锂离子的快速传输和的均匀沉积。如图1g所示,在室温下通过EIS对组装SS|PHL|SS电池进行了
    发表于 04-25 09:48 587次阅读
    探索带电锂<b class='flag-5'>离子</b>通道对<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负极</b>枝晶生长的抑制作用

    聚焦枝晶生长的负极设计

    下一代高能量密度电池有望以金属作为负极,然而金属内在问题,尤其是枝晶生长,一直是其实际应用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3-18 09:10 645次阅读

    全固态金属电池负极界面设计

    全固态金属电池有望应用于电动汽车上。相比于传统液态电解液,固态电解质不易燃,高机械强度等优点。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0:14 777次阅读
    全固态<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b class='flag-5'>负极</b>界面设计

    电池的优缺点有哪些

    ,li-SOcl2,开路电压3.6V,终止电压2.0V。 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充电过程中,锂离子从正极材料中脱出,通过电解质迁移到负极材料中;在放电过程中,锂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0:11 3286次阅读

    金属电池重大突破:10分钟完成充电

    金属电池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1月10日 15:29:27

    金属电池重大突破:10分钟完成充电,可循环至少6000次

    金属电池
    北京中科同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1月10日 09:19:17

    通过金属负极/LPSCl界面调控实现超稳定全固态金属电池

    为解决传统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不足、安全性低等问题,部分研究者将目光投向全固态金属电池
    的头像 发表于 01-09 09:19 1943次阅读
    通过<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负极</b>/LPSCl界面调控实现超稳定全固态<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

    人工界面修饰助力高性能金属电池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展望!

    金属负极的能量密度很高,当与高电压正极结合时,金属电池可以实现接近 500 Wh kg−1
    的头像 发表于 01-02 09:08 1372次阅读
    人工界面修饰助力高性能<b class='flag-5'>锂</b><b class='flag-5'>金属</b><b class='flag-5'>电池</b>的最新研究进展与展望!

    揭示谷氨酰胺添加剂对高可逆锌金属阳极的多功能调节作用

    水系电解液中的锌金属负极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枝晶生长、析氢反应和表面钝化等问题,严重影响了电极的电化学行为,阻碍了水系锌离子电池在储能系统中的进一步应用。
    的头像 发表于 12-22 09:59 759次阅读
    揭示谷氨酰胺<b class='flag-5'>添加剂</b>对高可逆锌<b class='flag-5'>金属</b>阳极的多功能调节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