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梁浩斌)今年红外热成像技术开始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车上,仰望U8、昊铂GT、东风猛士917、翼真L380等车型都开始搭载红外夜视系统。
红外热成像传感器在汽车上的应用其实已经有一段时间,最早是在一些豪华汽车上作为夜视辅助的功能,将红外热成像画面显示在仪表盘上,为驾驶员提供大灯范围以外的信息。以保时捷帕拉梅拉上选配的夜视辅助系统为例,这套系统除了在仪表盘上显示热成像画面外,还会以不同颜色来突出显示行人和大型野生动物,系统还会通过视觉和声音等向驾驶员发出警告。
经常夜间开车的人可能会遇到过一些场景:比如在乡村小道上,尽管开着大灯,但从路边草丛中突然跑出来的小动物总是让人猝不及防,而热成像就可以提前在黑暗中发现这些小动物,让辅助驾驶系统或驾驶员提前发现及时作出预判。
以往红外热成像一般是作为单独的驾驶辅助应用,但如今融合感知算法越来越成熟,红外热成像在车载应用上也能够融入到智驾系统中。
红外热成像优势
与常见的CIS类似,红外热成像也是一种被动传感器,不需要像激光雷达一样增加激光发射模组,甚至不依赖可见光成像,成像不会受到光线强度影响。因为红外辐射是无处不在的,只要是高于绝对零度的物体,都会持续不断向外辐射红外线。
而红外热成像探测器就是通过感知波段为8-14微米的红外光,不会受到空气中雨、雪、雾霾、灰尘等颗粒影响。红外热成像探测器一般采用MEMS技术制造,通过吸收红外辐射引起温度变化,造成热敏材料电阻产生改变,再通过ASIC进行处理后转换为视频信号。
红外热成像探测器有几个核心指标,包括分辨率,目前市场主流分辨率是384×288 、640×512等,更高的有1280×1024等;另外还有一个被称为NETD(噪声等效温差)的重要参数,它表示了当目标与背景之间的温度差异等于系统本身的噪声水平时的温度差值,即探测器能够探测到的最小温度差异,比如NETD为50mK时,代表探测器可以在目标和背景之间只有 0.05 摄氏度的温差时仍然能够清晰地区分它们。
算法迭代,实现真彩算法、可见光融合等效果
过去的热成像画面往往是呈现黑白灰的颜色,最近睿创微纳就分享了几种红外热成像画面的进阶技术。包括Foresight采用红外热成像与可见光的CIS成像画面融合,在传统CIS的一些劣势场景,比如暗光或者是进出隧道的场景,结合红外热成像画面来对画面进行补充。
除了融合的方案之外,目前睿创微纳也推出了真彩转换算法,将黑白灰的红外热成像画面转换成彩色画面,更符合人眼直觉。据介绍,这种方案是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将画面颜色补充上去。
利用红外热成像感知,还可以实现一些辅助驾驶安全的功能,比如识别各种类型的车和行人、动物等识别,除了识别物体之外,还可以提供红外深度信息,结合辅助安全的算法来实现识别预警系统。
目前国内两大红外热成像芯片厂商高德红外和睿创微纳都推出了一些车载的产品,高德红外旗下的轩辕智驾也针对车载应用推出了基于红外感知的智能驾驶系统解决方案,包括传感器和算法平台/硬件等。
小结:
虽然红外热成像有诸多优点,但目前智驾领域普遍趋于低成本方向的发展路径下,采用更少传感器实现更好功能才是主流。而在更加高阶或是高端车型上,包括激光雷达、红外热成像等技术作为系统安全的感知冗余,还将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53文章
51520浏览量
75731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飒特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创新应用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B/B6/wKgaomaOXQeAAI39AANT85r5IO0403.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0/27/wKgaomZwDyqAKko5AAlMdVYe5FU990.jpg)
红外热成像及时预警疾病信号
![<b class='flag-5'>红外</b><b class='flag-5'>热</b><b class='flag-5'>成像</b>及时预警疾病信号](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6A/F8/poYBAGMpVfyAIPS3AAANdu-x7L8587.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C1/wKgZomYeRqGAYrlVAAUhUt3Sm18866.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1/94/wKgaomXXL-iAHld_ABrDdYunwJE505.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