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2月19日电 18日,第十五届新华网教育论坛“新质生产力”人才创新培养分论坛在京举办。首场圆桌对话环节,由天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讲席教授、卓越工程师学院执行院长胡清华作为主持人,对话深开鸿CEO王成录;微众银行人工智能首席科学家范力欣;知学云(北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范喆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协会职业本科大学高质量发展与就业工作委员会常务理事长兼秘书长蔺琪等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浪潮对就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展开讨论。
近年来,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生成式人工智能引领下,全球对新一代人工智能的关注度再次攀升。
王成录认为,人工智能发展势不可挡,将对各行各业产生深远影响,但人工智能至少在未来二三十年不太可能完全替代人。王成录认为,“应该理性看待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技术本身只是工具,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来解决问题。”
王成录用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举例,他表示,开源鸿蒙操作系统是一个颇具革新性的技术成果。开源鸿蒙操作系统与传统操作系统相比,有着两大显著区别:首先,开源鸿蒙系统几乎能够装载在所有类型的设备上,这打破了设备间沟通与协调的壁垒。在数字化、信息化进程中,“烟囱”问题一直困扰着各领域,即不同系统、设备之间难以实现互通互联。而开源鸿蒙系统的这一特性,为设备间的无缝协同提供了可能,从而大大提高整体效率;其次,开源鸿蒙系统在设备协同工作时,能够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为未来所有的AI应用提供高质量的数据。“我们构建的开源鸿蒙系统,能够赋能各种设备,将它们场景化地连接成一张感知网络。这张网络能够实时、准确、完备地将物理世界的所有变化以统一的数据格式表征出来,与AI模型实现自洽,从而进一步提升AI的智能化水平。”
此外,王成录表示,自己还在致力于推动AI与操作系统深度融合。“我相信,未来AI对人类影响最大的领域之一,将是改变我们与物理世界、数字世界的交互方式。这种改变将使人工智能真正普及到每个人、每个单位、每个组织。通过AI与操作系统的充分融合,我们在使用设备的过程中,AI的能力将自然而然地发挥作用,而不再仅仅是操作系统上的一个应用。这种深度融合将为我们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体验。”
“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伴随着替代前进的过程,例如汽车替代马车,农业机械替代传统农耕。”对于技术的发展,王成录认为人们过度强调了AI替代人类的可能性,“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而不是盲目追求各种概念。”他建议,当新技术出现时,如果发现它不能解决行业问题,可以忽略它;但如果能解决问题,就应该积极采纳,既不要忽视,也不要神化。“我们应实事求是地对待新技术,既看到其优点,也承认其局限性。”
尽管AI大模型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高质量模型仍然相对稀缺。王成录表示,高质量模型稀缺,源于缺乏优质数据。他用炒菜来比喻,“就如同炒菜需要好的原料,数据质量决定技术成果。”他认为,产业界和学界应冷静看待技术,重实际应用。“技术应解决过去难题或简化复杂问题。”
围绕产学研融合,王成录认为,大学生是宝贵的高质量生产力,他建议学生参与实际项目,释放潜力。王成录认为,要通过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教材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等措施,为产业乃至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载自:新华网)
-
操作系统
+关注
关注
37文章
6850浏览量
123429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1133浏览量
269455 -
深开鸿
+关注
关注
1文章
335浏览量
2210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