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我们日常生活工作场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人工智能技术在不同场景的普及大大的提高了我们日常生活、工作的高效性和便利性。以我们的日常出行为例,车载语音识别系统便是一种典型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
车载语音识别系统是指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的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载语音识别系统通过辨别声音的语调、语速和音量,将所听到的语音转化成可读取的语言数字,从而达到实现车辆控制、语音导航等多个汽车控制功能的作用。一般来说,车载语音识别系统主要分为前端和后端两个部分,本文将针对前端语音信号数据采集标注进行实例讲解。
前端语音数据采集和标注是车载语音系统的基础,直接决定了识别精度的高低。前端语音数据采集和标注基本原理是参考语音处理技术中的数据采样、重采样、预加重、分帧、加窗、傅里叶变换等内容,确定音频对应的频谱,试图从频谱中提取对语音识别有用的特征进行数据标注。
一、数据采集目标确认
确定车载语音识别系统需要识别的关键词或短语,例如唤醒词(如“嘿,宝马”)、常用命令(导航、调频、调节温度等)。
二、选择采集环境
车内环境:考虑到不同的车型、内饰材料、座位位置等因素,可能会影响声音的传播和接收。
外部环境:包括静止和行驶状态下的道路噪音、发动机噪音、风噪等。
三、采集设备
使用高质量的麦克风或麦克风阵列,它们可以捕捉清晰的声音并有助于后期的噪声抑制。
四、语音数据采集
1、数据多样性
采集不同性别、年龄、口音的说话人的语音样本,以覆盖广泛的语言变体,确保系统能够应对多种语音特征。
2、情景模拟
模拟各种驾驶场景,包括不同速度、天气条件、音乐播放等,以评估系统在各种情况下的性能。 模拟多人对话场景,测试系统在嘈杂环境下的表现。
3、脚本和非脚本采集
脚本采集:参与者根据预设的脚本朗读唤醒词或命令。
非脚本采集:参与者自由交谈或发出自然的语音指令,这有助于收集更真实、多样化的数据。
四、语音数据预处理
采集到的语音数据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预处理,包括数字化、去噪、提取语音特征等。数字化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去噪则可以消除语音信号中的背景噪音。
五、语音数据标注和整理
对采集到的语音数据进行标注,标记出关键词和命令的位置。整理数据,确保格式一致,便于后续的处理和存储。
六、语音数据质检
初步输出的文本可能存在一些错误或不完整的情况,因此需要进行后处理和质检。这个过程可以是人工的,也可以是自动的。人工质检可以通过听录音等方式检查识别结果是否准确,自动质检则可以通过对比原始语音信号和识别结果,以及检查语法、拼写等来发现错误。后处理则包括纠正一些语法错误、补充识别结果等,以提高文本输出的质量。
完整的车载语音识别系统语音数据采集标注的主要工作流程主要为以上六个步骤。这些步骤涵盖了从语音数据采集到最终的语音播放全过程。涉及了语音信号的采集、语音数据预处理、语音数据标注和整理、语音数据质检等多个方面。在实际的系统开发和应用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进行不同的改进和优化,以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智能性。
-
数据采集
+关注
关注
39文章
6180浏览量
113806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2文章
47445浏览量
239060 -
智能驾驶
+关注
关注
3文章
2552浏览量
48815 -
自动驾驶
+关注
关注
784文章
13877浏览量
166638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