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雷钰团队及合作者在二维材料缺陷调控及生物应用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清新电源 来源:清华SIGS材料研究院 2024-12-31 11:36 次阅读

自石墨烯首次被成功剥离之后,二维材料于储能、柔性器件、电子学、光子学、生物医学以及催化等诸多领域均展现出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可规模化合成二维材料方法中,液相剥离法通过削弱块状层状材料中的范德华力,将原子级薄的材料层分散在液体中,是一种常用的二维材料剥离方法。在液相剥离法中,通常会借助超声处理以破坏范德华力,此操作易引发分散所得二维纳米片的厚度出现较大差异。与此同时,为获取高产率的单层或少数层二维纳米片,诸如球磨、表面活性剂添加以及高功率和高温机械剥离等策略常被采用,而额外能量的引入与表面活性剂的添加亦会引发污染问题、产生额外缺陷,且所获二维纳米片的横向尺寸相对较小。

近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雷钰团队联合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Mauricio Terrones教授团队创造性地开发了一种液态金属镓(Ga)辅助剥离二维材料的通用方法,该方法能在接近室温的条件下有效地从块状材料中剥离二维材料,且不会引入额外的缺陷。将熔融态的镓与层状材料粉末通过磁力搅拌器进行温和混合,借助液态金属于二维层间的插层作用,实现层间距的扩大并引发剥离过程。此外,镓的流体特性和三氧化二镓(Ga₂O₃)的黏附特性使得磁力搅拌产生的温和剪切力能够从块状晶体上剥离出二维层。这种双重效应形成了一种通用的方法,可用于剥离多种二维材料(石墨烯、碲化钼(MoTe₂)、硒化钼(MoSe₂)、硒化钨(WSe₂)、硫化钼(MoS₂)、硫化钨(WS₂)、硒化铌(NbSe₂)、六方氮化硼(h-BN)和蛭石)。针对不同的应用,所剥离的二维纳米片的晶体质量可以通过块状晶体的缺陷水平得到很好的控制。通过使用高晶体质量的六方氮化硼,所剥离的六方氮化硼纳米片(BNNS)展现出巨大的磁双折射效应,其Cotton - Mouton系数高达2.9×10⁶ T⁻² m⁻¹,此特性使其适宜用作稳定的基于双折射原理的调制器。还证明了通过在块状硫化钼中采用冷冻球磨引入扩展空位,所剥离的多缺陷硫化钼纳米片作为析氢反应(HER)催化剂时,其催化活性显著提高。

7a13fcb8-c4a7-11ef-9310-92fbcf53809c.png

图2 液态金属辅助剥离过程及普适性

相关成果以“液态金属辅助剥离二维材料”(Two-dimensional Nanosheets by Liquid Metal Exfoliation)为题发表于《Advanced Materials》。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雷钰助理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Mauricio Terrones教授,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3级博士生白一超,合作作者包括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康飞宇教授、刘碧录教授、汪鸿章助理教授等,美国伦斯勒理工学院的Humberto Terrones教授及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的George Bepete助理教授等。

此外在二维材料的生物应用领域,该团队还开发了一种单原子V掺杂MoS₂(V-MoS₂)的电化学传感器。V-MoS₂中的V单原子催化位点(SAC)可以更好地与单胺小分子结合,从而实现高选择性实时检测人工胃/肠液中的血清素(5-HT)。V-SAC 与 MoS₂表面S键的协同效应使得 5-HT 的检测范围极广(从 1 pM 到 100 μM),同时具有优秀的选择性和抗干扰性。结合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的结果,可以得出结论:嵌入 MoS₂的 V-SAC活性位点极大地促进了材料与 5-HT 分子之间的电荷交换。这一结果为肠脑轴GBA 研究中的 5-HT 检测提供了更强有力的工具,而利用缺陷工程材料的可调性则为实现 GBA 中其他单胺类神经递质(如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实时和多组分检测提供了一个通用平台。

7a2a90a4-c4a7-11ef-9310-92fbcf53809c.png

图3 V-MoS₂检测肠脑轴中单胺类神经递质

该研究工作以“V-MoS₂实现pM级肠脑轴神经递质检测”(Vanadium Single Atoms Embedded in MoS₂ Enabled Gut-Brain Axis Neurotransmitter Detection at pM Levels)为题发表于《Small》。论文通讯作者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康飞宇教授、雷钰助理教授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Mauricio Terrones教授,第一作者为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2024级博士生孙蔺萱。这些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科技部、广东省科技厅、深圳市科创委等部门的支持。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416375
https://doi.org/10.1002/small.202307410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石墨烯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1587

    浏览量

    80283
  • 二维材料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6

    浏览量

    5582

原文标题:科研动态 | 雷钰团队及合作者在二维材料缺陷调控及生物应用等领域取得新进展

文章出处:【微信号:清新电源,微信公众号:清新电源】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浙江大学陈红胜/钱超团队探讨智能超材料与超材料智能的重大进展

    作者。   研究亮点 超材料及其二维形式—超表面是一类将亚波长微结构单元按照特定宏观排列方式组合而成的人工复合材料,通过改变人工功能基元的结构和空间排列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09:37 69次阅读
    浙江大学陈红胜/钱超<b class='flag-5'>团队</b>探讨智能超<b class='flag-5'>材料</b>与超<b class='flag-5'>材料</b>智能的重大<b class='flag-5'>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激光烧蚀波纹的调制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图1 多物理场耦合模型示意图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研究团队在在激光烧蚀波纹的调制机理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揭示了激光烧蚀波纹对光学元件损伤阈值的影响。相关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06:22 69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激光烧蚀波纹的调制机理研究中<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北航&amp;北大《Nature》:连续化制备高性能纳米复合薄膜材料的新突破

    二维纳米材料航空航天、柔性电子、生物医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连续化组装工艺成为了制约发展的“绊脚石”。 近日,北航在这一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0:40 118次阅读
    北航&amp;北大《Nature》:连续化制备高性能纳米复合薄膜<b class='flag-5'>材料</b>的新突破

    王欣然教授团队提出基于二维材料的高效稀疏神经网络硬件方案

    two-dimensional semiconductor ferroelectric field-effect transistors”为题发表最新研究进展,报道了基于二维材料的高效稀疏神经网络硬件解决方案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0:41 205次阅读
    王欣然教授<b class='flag-5'>团队</b>提出基于<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材料</b>的高效稀疏神经网络硬件方案

    上海光机所在激光模式调控技术领域取得进展

    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人员激光模式调控技术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通过一种创新的方法——选择性模式结构破缺(mode structure bre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06:27 186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激光模式<b class='flag-5'>调控</b>技术<b class='flag-5'>领域</b><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进展</b>

    上海光机所在二维材料偏振光电探测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图1.平行和交叉偏振拉曼配置下测量ReS2 Ag-like模式的峰值强度与偏振角度的关系。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空天激光技术与系统部王俊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作
    的头像 发表于 12-11 06:31 285次阅读
    上海光机所在<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材料</b>偏振光电探测器研究方面<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进展</b>

    中国科大实现耦合高度可调的二维硅基量子点阵列

    进展。该团队郭国平教授、王保传特任副研究员等人与本源量子计算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高度耦合可调的二维硅基量子点阵列,首次硅量子点
    的头像 发表于 12-03 06:24 300次阅读
    中国科大实现耦合高度可调的<b class='flag-5'>二维</b>硅基量子点阵列

    工业视觉条码/二维码识别领域的应用

    工业视觉技术条码和二维码识别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它通过高精度的图像处理和识别算法,实现了对条码和二维码的快速、准确识别。这项技术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错误的可能性,确保了产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6:28 350次阅读
    工业视觉<b class='flag-5'>在</b>条码/<b class='flag-5'>二维</b>码识别<b class='flag-5'>领域</b>的应用

    Qorvo射频和电源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

    了半导体行业的重大变革,还成功引领Qorvo成为射频技术的领导者。本次专访中,Philip将为大家分享Qorvo射频和电源管理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探讨HPA事业部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应对
    的头像 发表于 11-17 10:57 596次阅读

    AFM | 二维材料MXene的光电转换与储能进展

    研究背景随着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对石墨烯二维材料光电性质的发现,人们对除石墨烯之外的其他二维平面材料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关注。这些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01:01 873次阅读
    AFM | <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材料</b>MXene的光电转换与储能<b class='flag-5'>进展</b>

    5G新通话技术取得新进展

    探讨5G新通话这一话题时,我们需首先明确其背景与重要性。自2022年4月国内运营商正式推出以来,5G新通话作为传统语音通话的升级版,迅速吸引了公众的目光,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它基于5G网络,代表了通信技术的新进展
    的头像 发表于 10-12 16:02 773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智能光学显微成像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智能光学显微成像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光电进展》(Opto-Electronic Advances,IF:
    的头像 发表于 09-29 06:20 479次阅读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智能光学显微成像研究<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新进展</b>

    二维材料 ALD 的晶圆级集成变化

    来源:《半导体芯科技》杂志文章 晶圆级集成 ALD 生长的二维材料,需要克服先进工艺开发的挑战。 作者:Friedrich Witek,德国森泰科仪器(SENTECH Instrum
    的头像 发表于 06-24 14:36 393次阅读
    <b class='flag-5'>二维</b><b class='flag-5'>材料</b> ALD 的晶圆级集成变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取得量子计算研究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取得量子计算研究新进展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关键设备,利用“自底而上”的量子模拟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光子的反常分数量子霍尔态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16:40 832次阅读

    天府锦城实验室在生物传感与蛋白质测序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3月10日,记者从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获悉,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临床检验医学研究中心与生物治疗全国重点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未来医学城)耿佳教授和华西第医院陈路教授联合团队生物
    的头像 发表于 03-17 09:10 1067次阅读
    天府锦城实验室在<b class='flag-5'>生物</b>传感与蛋白质测序<b class='flag-5'>领域</b><b class='flag-5'>取得</b>重要<b class='flag-5'>进展</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