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过孔的设计孔径是真的很重要,但高速先生也是真的不关心

edadoc 来源:高速先生成员--黄刚 作者:高速先生成员--黄 2025-01-21 15:30 次阅读

高速先生成员--黄刚

这不马上就要过年了嘛,高速先生就不打算给大家上难度了,整一篇简单但很实用的文章给大伙瞧瞧好了。相信这个标题一出来,尤其对于PCB设计工程师来说,心就立马凉了半截。他们辛辛苦苦进行PCB的过孔设计,高速先生居然说设计多大的过孔他们不关心!另外估计这时候就跳出很多“挑刺”的粉丝了哈,因为翻看很多以往的文章,高速先生都表达了过孔孔径对高速性能的影响是很大的哦!咋滴,今天居然说孔径不关心了?别,别急哈,听高速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娓娓道来。首先还是要对各位设计工程师的设计表示肯定,毕竟像我们公司有非常非常多资深的设计工程师,在现在行业内动不动就二三十层的高速项目板盛行的年代,我们工程师每块都完成的非常出色。正如上篇文章《链接文章不是!让高速先生给个过孔优化方案咋就那么难吗?》所言,过孔的很多参数都影响了高速的性能。但是只要是多层板就肯定会有过孔嘛,说明工程师们对于高速过孔的设计还是非常的到位的,必须要先点个赞!

设计孔径、完成孔径和钻孔孔径这三个孔径到底一样不一样嘛?那我们先说说设计工程师接触最多的设计孔径呗。我们以一个测试板上的差分过孔的设计和仿真包括加工来给大家理清这三个名字哈!

首先对于设计工程师来说,在layout版图上打的过孔的直径就称为设计孔径,就像下面这对差分设计例子一样,设计工程师打了一对差分过孔,然后去show过孔的属性,看到过孔的孔径是8mil,这个8mil就是设计孔径了。

wKgZPGePTSeAVjS9AACG6_Uw8Po192.jpg

设计孔径估计大家都知道,那么完成孔径呢?啥叫完成孔径啊,到底完成了啥?我们知道过孔用钻刀钻完之后,其实在Z方向上还不是导通的,需要在电镀这个环节把过孔孔壁镀上铜,这样就是导通的过孔。钻刀长啥样?其实就和你们平时看到的螺丝刀也大差不差,就是这样子的。

wKgZO2ePTSeAFgBDAAAXdGWejDA900.jpg

IPC的标准会告诉我们过孔电镀的厚度在0.7mil左右。所以完成孔径就是过孔电镀后的孔径了。我们也可以在设计文件输出的钻孔表上看到对完成孔径的描述。

wKgZPGePTSeAWOt8AACVSHlFEIk365.jpg

咦,这不和设计孔径一个概念嘛!的确,对于设计工程师来说,会把设计孔径和完成孔径等同起来。就像上面那对差分过孔,设计孔径是8mil,在这个钻孔表上显示的完成孔径也是8mil。事实上,设计孔径和完成孔径其实也不是一定一样哈,加工上还是要看看电镀之后的情况,只不过我们可以认为大体一致而已。

好,那最后就是钻到孔径了哈。其实上面已经说到了,那就是一开始用上面的那把钻刀钻的那一下的孔径,再说白一点,就是这把钻刀的直径了。由于钻刀钻完后要进行过孔电镀,电镀后的孔径是完成孔径,然后设计工程师又把设计孔径和完成孔径等同起来。所以孔径大小来排序的话,那就是钻刀孔径>完成孔径≈设计孔径了。下面是一张切片的过孔图,能清晰的看到钻刀孔径和完成孔径的区别。

wKgZO2ePTSiAavXDAACsPdNa-ss655.jpg

妈呀,说了那么多都没进入SI的正题啊!粉丝都不耐烦啦,纷纷等着高速先生怎么解释自己说过的设计孔径不关心这个说法啦!马上安排哈,我们把上面的这对差分过孔提取到3D模型里去,就是下面这个了。

wKgZPGePTSiAcVt4AADRdAfqZUA337.jpg

按照常规板厂的流程,如果设计工程师在版图上约束完成孔径是8mil的话,那么大部分一线的板厂会用10mil的钻刀进行钻孔,然后把电镀后的过孔做到我们要求的8mil。所以我们从俯视图就能看到钻刀孔径比完成孔径大2mil的直径。下图大家可以放大来仔细看看标注的位置哈!

wKgZO2ePTSmAGR0_AABHMs5dXoY667.jpg

为什么我们说不关心设计孔径也就是上图红色标注的直径是多大呢?我们首先对上面这个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不急着看过孔的阻抗,先看看电磁场在过孔的分布情况。为了让大家有更直观的感受,我们把电磁场在过孔的分布结果做成一个动图,就是下面这个。

wKgZPGePTSqAXWRvAFqP-sNiUGA366.jpg

哪里是重点呢?我们可以看看蓝色的位置,也就是没有电磁场能量分布的地方。然后大家就会惊奇的发现,在过孔的内壁居然是没有能量分布的!

当然大家会惊讶是因为可能不知道一个SI的基本理论,那就是趋肤效应。用通俗易懂的话翻译就是,当传输的信号达到了一定频率之后,能量就不会像直流一样均匀分布在过孔的每个角落了,而是会慢慢集中到过孔的外表面去。哪个面算外表面呢?就是靠近回流地过孔方向的那一面。然后一定频率是多少呢?真的低到大家不信,基本上从几百MHz的低频开始,就有比较强的趋肤效应了。

既然能量都不会在过孔的内表面走,没有能量到的地方就意味着这个地方不影响过孔的性能。内表面是哪里呢?说的就是过孔的完成孔径,也就是工程师说的设计孔径的位置了。

那既然能量都集中到了外表面,就不难得出结论,到底是哪个孔径对过孔的影响最大了吧。必须就是钻孔孔径了。刚刚也说了,对于8mil的设计孔径而言,大多数一线板厂会用10mil的钻刀去钻孔,如果是二线的板厂用更大的钻刀就对过孔的影响可就大了。我们再建一个模型,模拟用12mil的选钻刀去钻孔,但是同样也能电镀成8mil的完成孔径,也就是它这样搞其实也没违反我们的约束的case。

wKgZO2ePTSqAdiPYAAA5lvnW5c0330.jpg

我们仿真10mil钻刀和12mil钻刀去钻孔,然后都电镀成8mil的两个过孔模型的性能。从TDR阻抗的角度上,12mil的钻孔阻抗差不多比10mil钻孔低10个欧姆!对,你没看错,有接近10个欧姆的差异!

wKgZPGePTSqALqMJAABPQ7YPV20357.jpg

这就是高速先生所说的我们不关心高速过孔的设计孔径的来龙去脉了。其实这个案例一方面是设计工程师不了解钻孔孔径才是对过孔产生最大影响的因素这个问题点,另一方面,对过孔的加工过程也不够了解。对于板厂来说,如果能用更大的钻刀进行钻孔,就相当于放松了加工厚径比的要求,降低了加工难度。但是从信号质量角度说,明显我们看到钻孔孔径的加大对过孔性能的影响是巨大的,因此问题就变成了板厂能不能用我们预期的更小钻刀去钻孔的问题了。所以友情提示一下,假设你们设计8mil的过孔,板厂的EQ回来写着用12mil的钻刀去钻,最后电镀成8mil,大家千万别随便同意哦!最后再加上一句哈,对于厚径比的加工要求,我们板厂是非常有信心的,有需求的粉丝可以咨询下我们板厂的加工能力哈,绝对不会让大家失望!

问题:大家知道上面说的厚径比是什么意思吗,另外有了解常规板厂的通孔厚径比大概做到什么水平吗?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过孔
    +关注

    关注

    2

    文章

    203

    浏览量

    21977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过孔的设计孔径真的很重要高速先生也是真的不关心

    进行PCB的过孔设计,高速先生居然说设计多大的过孔他们不关心!另外估计这时候就跳出很多“挑刺”的粉丝了哈,因为翻看很多以往的文章,
    发表于 02-11 14:04

    当DeepSeek被问到:如何优化112Gbps信号过孔阻抗?

    高速先生问DeepSeek如何优化112Gbps信号过孔阻抗时,得到的答案是这样的……
    的头像 发表于 02-11 14:03 49次阅读
    当DeepSeek被问到:如何优化112Gbps信号<b class='flag-5'>过孔</b>阻抗?

    过孔的设计孔径真的很重要高速先生也是真的不关心

    进行PCB的过孔设计,高速先生居然说设计多大的过孔他们不关心!另外估计这时候就跳出很多“挑刺”的粉丝了哈,因为翻看很多以往的文章,
    发表于 01-21 15:36

    不是!让高速先生给个过孔优化方案就那么难吗?

    。更何况的参数更多的差分过孔了。 但是高速先生也是有苦衷的啊,平时严谨的方式都推荐大家去做个仿真,真的不是故意体现我们的存在感哈!而是每个
    发表于 01-21 08:50

    不是!让高速先生给个过孔优化方案就那么难吗?

    有很多粉丝几乎逮到高速先生都会问,能不能有一些关于高速差分过孔的设计指导给出来,大家猜猜高速先生
    的头像 发表于 01-21 08:50 126次阅读
    不是!让<b class='flag-5'>高速</b><b class='flag-5'>先生</b>给个<b class='flag-5'>过孔</b>优化方案就那么难吗?

    PCB上压接孔和过孔孔径和公差要求相同,制造时有何影响

    公差(特殊情况除外),如果过孔和压接孔都按同一公差管控,会导致在钻孔加工时,更换钻咀的频率增加,从而增加成本和交期。 听完小马的话,小凯如醍醐灌顶,感叹老婆知识渊博,讲解到位。 小马说还有更到位的马上来了,这个周三高速先生来天津
    发表于 11-19 15:39

    找到精通大功率PCB设计的工程师真的很难吗

    这样的人才。那么,找到一个精通大功率PCB设计的工程师真的很难吗?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个问题。 大功率PCB设计: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大功率PCB设计不仅仅是连接电子元件那么简单,它是一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工程师必须在有限的空间内
    的头像 发表于 11-18 10:52 465次阅读

    PCB板生产时对过孔大小的要求

    ,PCB过孔的最小尺寸通常为0.3mm左右。 使用激光钻孔技术,最小过孔尺寸可以达到0.1mm以下。 机械钻孔的最小孔径通常为0.2mm。 最大尺寸 最大孔径不受限制,
    的头像 发表于 11-01 15:14 3282次阅读

    欧姆定律我是很熟,只是没想到电流不按套路出牌!

    本来我真的觉得板级电源通流的PCB设计很简单,多铺平面多打过孔就搞掂。自从读到高速先生这篇文章后,我立马就把以前的设计项目又翻出来看看……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7:40 310次阅读
    欧姆定律我是很熟,只是没想到电流不按套路出牌!

    设计的放大电路做出实物以后,放大倍数比原理图仿真的时候偏小是为什么?

    如题,设计的放大电路倍数为10,做出实物以后,放大倍数却只有7,倍数从几十K到几十兆比较稳定,都偏小。仔细检查过,元件没有焊错。原理图仿真的时候,也是正常的,好好的。
    发表于 09-02 07:48

    AMI参数扫描与仿真的实际应用和实现方法

    为了确保信号在高速传输中的质量,先进的建模接口(Advanced Modeling Interface, AMI),已被广泛应用于SerDes(Serializer/Deserializer)系统的设计和验证中。本文将详细介绍AMI参数扫描与仿真的基本原理、实现方法以及其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11:21 692次阅读
    AMI参数扫描与仿<b class='flag-5'>真的</b>实际应用和实现方法

    ESP-idfv4.1的example中,很多例程中的uint32_t/size_t/NULL等等在导入eclipse后,显示未找到,为什么?

    ,是有一个stdint.h文件对这些类型进行定义的,想咨询一下关于这些类型的定义,官方是改了文件的位置,还是改了这些类型的表示方式。萌新求教! 此外想知道如何构建一个project-template(这个真的很重要!) 平台:安信可的eclipse IDE SDK:ESP-idfv4.1
    发表于 06-24 06:01

    没开玩笑!高速信号不能参考电源网络这条规则,其实很难做到

    不仅仅只有走线,还有其他结构! 没错,高速先生想给大家说的是过孔结构!还是那句话,不让走线参考电源平面,在层数充裕的情况下一般都能做到。但是高速信号的
    发表于 05-28 14:56

    钻刀无忌,过孔莫愁

    高速先生成员--姜杰 钻刀是冷的,单板是冷的,眼见着过孔阻抗居高不下,雷豹的心也越来越冷…… 雷豹最近在研究过孔,少不了先学习相关的理论:过孔
    发表于 04-22 14:43

    高速PCB设计时:仿真分析揭示保护地线的重要

    这个地网络真的就可以保护信号网络了吗?尤其是上图所示的这类地网络(没有加地过孔)。本文和大家一起来讨论下这个地网络是否真的一定需要增加。
    发表于 03-12 09:22 802次阅读
    <b class='flag-5'>高速</b>PCB设计时:仿真分析揭示保护地线的<b class='flag-5'>重要</b>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