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今天聊一个事情,与之前的I-Pace的充电速度有关。随着大容量电池的纯电动汽车成为2018年的标杆,充电绝对功率和相应的电池C-rate充电速度也是一个很大的探讨话题。这不仅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习惯、电池系统的散热设计还有基础设施有关系。
大容量纯电动汽车的充电趋势主要由“私人交流充电桩日常慢充”与“公共快充补电”两种方式相结合。对单台电动车车主而言,主要的充电模式以夜间慢充为主,日间快充为辅。像I-Pace的这个充电,特别是快充,有时候呢有些老,特别是前期规划以50KW的标准为主,后面进行改型
1)慢充
90kWh用7kW来充电,确实要很久。
2)快充
早期以50kW作为蓝本,需要2个小时快充
由于现有 的充电功率在持续上升,这个数字上升到了150KW
我们对比一下BMW的快充、慢充的选项
在充电系统上BMW有着不同的充电单元
现有的PHEV采取3.6&7.4KW两种规格
开发独立的11KW的充电机
在上面开发11~22KW的充电机
开发3.7~11KW的无线充电机
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11KW会是接下来大容量EV的标准配置,在无线充电的EMC技术成熟以后再切换。
随着电池容量的不断增加,开发150kw以上的大功率直流充电方案
这两种场景的分布也是根据各自的场景来考虑的:
快充场景集中在城市公共快充站、高速路快充站和出租车专营场站;随车车的续航里程提高,长途出行则会以高速公路集中快充为主;在这样的需求下,长途超级快充类似Ultra Charging (High Power Charging)的需求比较明显。慢充我们都知道,就是在家里、在单位还有一些公共停车场临时去充电。
如下图所示,确实是40~60Kwh需求120KW的功率
大于80Kwh的车辆,需要150kW左右的
特别高性能的跑车由于设计的一体化的充放电散热系统,可以往上再高到300kW
这里的细分还是比较适合当前的情况的
德国汽车企业之间通过建立合资的公司IONITY来逐步推进在欧洲的350KW快充的尝试,在欧洲从去年的20个充电桩开始逐步提升数量,到2020年初要布局400个充电桩,通过与壳牌公司等传统加油站的网络进行联合,形成围绕高速公路的充电网络。
左半边在欧洲右半边在美国
我们重点来看看这个350kW的充电桩,之前好像一直仅仅是在保时捷相关区域
现在在已经开始扑出去了,开始从设计图纸慢慢在各地进行建站和试运行了。
对于充电桩下面埋设的这些电气和冷却回路其实非常感兴趣的
类似这种堆的方案,接下来再更新和维护中还是非常重要的
是我们现在国内主导的大堆的方案,还是可以柜体并联的,这个两个还是略有差异的
但是整体共同布置还是挺一致的
我接下来问一下陈兄液冷连接器和线路的实际情况,德国这边好像三家以上的供应商在开发
小结:前阵子倪总也开了博客,我梳理一下他的笔记,看看当前的HPC标准和产品开发在国内的落地情况。
-
纯电动汽车
+关注
关注
5文章
464浏览量
25686
原文标题:2018年纯电动汽车慢充与快充
文章出处:【微信号:QCDZSJ,微信公众号:汽车电子设计】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