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美科学家在原子层面“无缝缝制”两种晶体

wg7H_MooreNEWS 来源:未知 作者:龚婷 2018-03-12 10:41 次阅读

美国一个科学家团队在最新出版的《科学》杂志上介绍了一种能在原子层面“无缝缝制”两种超薄晶体的新技术。这将为制造高质量新型电子产品提供可能。

电子学领域,两种不同的半导体接触形成的界面区域“异质结”是太阳能电池、LED(发光二极管)或计算机芯片的重要构件。两种材料的接触界面越平坦,电子流动越容易,产品性能越优越。

异质结由原子规则排列形成的晶体构成,但不同晶体中原子排列间隙千差万别,给制备带来很大挑战。论文第一作者、康奈尔大学的谢塞恩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如果异质结缝合不整齐,电子在界面处会被散射,导致发热,这还限制了高性能晶体管的制备。此外,以前的异质结不能作为LED发光,因为发光需要完美整齐的界面。”

异质结通常的制备方法,先让其中一种材料生长,改变条件后再让另一种材料生长。康奈尔大学和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找到一个完美的生长环境,让只有3个原子厚度的两种不同晶体同时被高质量地合成出来。

结果显示,两种材料的晶格缝合紧致,没有缺陷,在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观察,间隙较大的材料有所“卷曲”,从而与较小的材料实现精准“对位”。

研究人员在最常用的电子器件二极管上测试了这种材料,结果发现二极管被点亮了。谢塞恩说:“只有3个原子厚度的LED被点亮,这是我们见过的这种材料最出色的表现。”

这种材料将有助于开发出柔性LED、几个原子厚度的二维电路以及拉伸后可以变色的纤维等。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led
    led
    +关注

    关注

    242

    文章

    23398

    浏览量

    664086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

    文章

    27826

    浏览量

    223882
  • 异质结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3

    浏览量

    7638

原文标题:美科学家在原子层面“无缝缝制”两种晶体

文章出处:【微信号:MooreNEWS,微信公众号:摩尔芯闻】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利用超快成像技术观测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全息图案

    由浦项科技大学的 Dong Eon Kim 教授和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的 X. Lai 教授领导的科学家团队超快成像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分别清晰地观测到了蜘蛛腿和鱼骨状两种
    的头像 发表于 02-07 06:37 59次阅读
    利用超快成像技术观测到<b class='flag-5'>两种</b>截然不同的全息图案

    深开鸿亮相“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为在青少年中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1月14日,由市委组织部、市委教育工委、团市委共同主办的“小小科学家”品牌发布暨科学探索研
    的头像 发表于 01-15 21:17 219次阅读
    深开鸿亮相“小小<b class='flag-5'>科学家</b>”品牌发布暨<b class='flag-5'>科学</b>探索研学营开营活动

    AI 推动未来科学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科学大奖周

    深圳2024年12月17日 /通社/ -- 近日,为期五天的未来科学大奖周中国香港举办。未来科学大奖周旨在弘扬科学精神,礼赞
    的头像 发表于 12-18 09:58 178次阅读
    AI 推动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 晶泰科技共襄未来<b class='flag-5'>科学</b>大奖周

    西湖大学:科学家+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研究,创新科研新范式。这一点西湖大学的科研项目中已得到体现。 成立于2018年的西湖大学是由施一公院士领衔创办的、聚焦前沿科学研究的研究型大学,该校鼓励科学家们探索AI与各学科交叉融合,为科研创新提速。为此,西湖大学
    的头像 发表于 12-12 15:59 275次阅读
    西湖大学:<b class='flag-5'>科学家</b>+AI,科研新范式的样本

    噪声传导的两种模式

    噪声传导有两种模式,一为差模传导,一为共模传导。
    的头像 发表于 10-15 11:33 404次阅读
    噪声传导的<b class='flag-5'>两种</b>模式

    AI for Science:人工智能驱动科学创新》第4章-AI与生命科学读后感

    了传统学科界限,使得科学家们能够从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角度理解生命的奥秘。同时,AI技术的引入也催生了一全新的科学研究范式,即数据驱动的研究范式,这种范式强调从大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推动
    发表于 10-14 09:21

    上海科学家精准操控原子“人造”蓝宝石 为低功耗芯片研制开辟新路

    当芯片中的晶体管随着摩尔定律向纳米级不断缩小时,发挥绝缘作用的介质材料却因为厚度缩小而性能快速降低。如何为更小的晶体管匹配更佳的介质材料,成为集成电路领域科学家们的苦苦追寻的目标。 如今,中国
    的头像 发表于 08-09 15:38 434次阅读

    受人眼启发!科学家开发出新型改良相机

    新型事件相机系统与标准事件相机系统对比图。 马里兰大学计算机科学家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发明了一照相机装置,可以改善机器人观察周围世界并做出反应的方式。受人眼工作原理的启发,他们的创新型照相机系统模仿
    的头像 发表于 07-22 06:24 376次阅读
    受人眼启发!<b class='flag-5'>科学家</b>开发出新型改良相机

    从“盖房子”到“顶竹笋”:我国科学家首创晶体制备新方法

    来源:新华社 晶体是计算机、通讯、航空、激光技术等领域的关键材料。传统制备大尺寸晶体的方法,通常是晶体小颗粒表面“自下而上”层层堆砌原子
    的头像 发表于 07-09 14:24 246次阅读
    从“盖房子”到“顶竹笋”:我国<b class='flag-5'>科学家</b>首创<b class='flag-5'>晶体</b>制备新方法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成功研发这一传感器!

    6月25日,新华社以《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科学家》为标题,报道了由我国科学家研发的传感器成果。 我国科学家研发高通道神经探针实现猕猴全脑尺度神经活动监测 神经探针是一用来记录神经活动
    的头像 发表于 06-27 18:03 564次阅读
    新华社:突破性成果!祝贺我国<b class='flag-5'>科学家</b>成功研发这一传感器!

    前OpenAI首席科学家创办新的AI公司

    消息在业界引起了广泛关注,因为苏茨克维曾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及首席科学家,并在去年在OpenAI董事会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的头像 发表于 06-21 10:42 585次阅读

    科学家开发电驱动有机半导体激光器

    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科学家们经过长达数十年的努力,紧凑型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激光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于通信、医学、测量、制造和测量等领域。它们用于互联网上传输信息,用于医疗,甚至在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06:30 308次阅读
    <b class='flag-5'>科学家</b>开发电驱动有机半导体激光器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4年4月23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先进计算与新兴软件”重点专项“面向复杂物理系统求解的量子科学计算算法、软件、应用与验证”青年科学家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合肥顺利召开。该项目由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人工智能研究院(安
    的头像 发表于 05-11 08:22 867次阅读
    本源量子参与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b class='flag-5'>科学家</b>项目启动会顺利召开

    浅析多晶硅锭中位错存在的两种来源

    根据晶体凝固生长与位错形成、运动与增殖的理论,多晶硅锭中位错存在两种来源:原生和增殖。
    的头像 发表于 03-27 11:09 635次阅读
    浅析多晶硅锭中位错存在的<b class='flag-5'>两种</b>来源

    NVIDIA首席科学家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

    Bill Dally于2009年1月加入NVIDIA担任首席科学家,此前斯坦福大学任职12年,担任计算机科学系主任。Dally及其斯坦福团队开发了系统架构、网络架构、信号传输、路由和同步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25 16:16 1334次阅读
    NVIDIA首席<b class='flag-5'>科学家</b>Bill Dally:深度学习硬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