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Deepseek等AI巨头趋势下,光收发模块年增长率高达56.5%

扬兴科技 2025-02-20 18:34 次阅读

科技热点观察
近期,中国AI初创公司DeepSeek凭借其DeepSeek-R1、V3等系列开源模型,以极低的成本实现了与ChatGPT相媲美甚至超越的性能,这一消息在业界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传统的“算力为王”和“scaling law”观念提出了挑战。

与此同时,马斯克旗下的Grok 3大模型也即将发布,他声称这是地球上最聪明的人工智能,具有极强的推理能力。而马斯克的“死对头”、OpenAI公司CEO萨姆·奥尔特曼也不甘示弱,宣布GPT 4o的智力水平将大幅提升。

这些AI巨头的竞争不仅推动了AI技术的快速发展,还加速了全球数据中心的建设,因为低成本的AI模型将扩大应用场景,需要更多的数据中心来支撑。随着AI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扩大,数据中心之间的数据传输需求也在急剧增加。光收发模块作为数据中心互连的关键组件,其需求量也随之激增。

TrendForce指出,未来AI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传输将依赖于大量的高速光收发模块,这些模块负责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进行传输,再将光信号转换回电信号进行接收。据统计,2023年400Gbps以上的光收发模块全球出货量已达到640万个,预计到2025年将超过3190万个,年增长率高达56.5%。

01 晶振在光模块中的应用

晶振,即石英晶体振荡器,是电子设备中用于产生稳定振荡信号的元件。在光模块中,晶振的主要作用是提供高精度时钟信号和频率控制,确保光模块在高速传输时保持稳定性和可靠性。晶振的性能直接影响光模块的传输速率、传输距离、功耗和体积等关键参数。

为满足高速数据传输与处理场景日益严格的时序信号需求,YXC推出一系列低抖动、高精度、高频率、微型化、耐高温的差分晶振产品,为相关应用场景提供高度可靠的时钟解决方案。

高速率与低抖动

随着5G物联网的普及,对光模块传输速率的要求越来越高。为满足这一需求,光模块内部采用的晶振必须具备高速率和低抖动的特性。如156.25MHz的差分晶振因其低抖动和高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高速光模块中,以确保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的稳定运行。

小封装与集成化

随着电子产品的微型化趋势,光模块的封装类型也越来越小,设计越来越精巧。为节约PCB空间,晶振选型方面优先采用3225/2520等小尺寸封装,不仅满足高速率、低抖动的要求,还提供多种封装尺寸,以适应不同光模块的设计需求。

工业级温度稳定性

光模块的工作环境复杂多变,对晶振的温度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工业级晶振通常能在-40℃至+85℃甚至更高温度范围内稳定工作,确保光模块在各种极端环境下都能正常运行。如YXC差分有源晶振,不仅具有低相位抖动,还满足工业级温度需求,广泛应用于高速光模块中。

02 推荐选型—YXC差分晶振

高频率丨高稳定性丨低抖动丨低功耗丨小尺寸

推荐YXC晶振型号

YSO210PR

YSO230LR

YSO231LJ

光模块应用常用频点

156.25MHz/155.52MHz

差分晶振产品特点

· 高频范围:10 MHz ~2100 MHz

· 卓越的相位抖动:最高可达50 fs(@12 KHz to 20 MHz,156.25MHz)

· 多种输出方式:LVDS, LVPECL, HCSL

· 高精度、高稳定性:提供FS±25ppm的超高精度差分晶振

· 宽广的工作温度范围:-40℃ ~ 85℃、105℃ 或 125℃

· 齐全的封装尺寸:提供从7.0 * 5.0mm到2.5 * 2.0mm之间的封装尺寸,满足PCB设计的灵活性和小型化需求

三款产品规格书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有源晶振
    +关注

    关注

    1

    文章

    911

    浏览量

    20988
  • 晶振
    +关注

    关注

    34

    文章

    3066

    浏览量

    68886
  • 光模块
    +关注

    关注

    79

    文章

    1317

    浏览量

    59602
  • 差分晶振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04

    浏览量

    289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DeepSeek推动AI算力需求:800G光模块的关键作用

    的100G光模块已无法满足高效能AI训练和推理所需的大规模数据传输。为了应对这一挑战,400G、800G乃至1.6T光模块的出现成为行业必然趋势。特别是随着
    发表于 03-25 12:00

    HarmonyOS NEXT开发实战:DevEco Studio中DeepSeek的使用

    随着HarmonyOS Next的持续发布,鸿蒙系统对AI能力的支持显著增强。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在鸿蒙应用中集成AI模型,结合接入DeepSeek,一起来探索开发鸿蒙原生应用的更多可能吧! 第一步
    发表于 03-07 14:56

    FPGA+AI王炸组合如何重塑未来世界:看看DeepSeek东方神秘力量如何预测......

    降低。这种趋势使得更多AI开发者能够利用FPGA进行硬件加速。 4.市场与产业的推动• 市场规模增长:随着5G、AI和物联网新兴技术的快速
    发表于 03-03 11:21

    DeepSeek大模型受行业热捧,加速AI应用迭代

    趋势反映出DeepSeek大模型在AI领域的强大影响力。通过接入DeepSeek,这些机构能够获取更先进的AI技术支持,从而提升其产品的智能
    的头像 发表于 02-14 14:14 385次阅读

    了解DeepSeek-V3 和 DeepSeek-R1两个大模型的不同定位和应用选择

    功能对比: 1. 核心定位差异 维度 DeepSeek-V3 DeepSeek-R1 目标场景 通用型任务(文本生成、多轮对话) 复杂推理与数学能力优先(如STEM领域) 优化方向 平衡性能与成本,覆盖广泛
    发表于 02-14 02:08

    deepseek国产芯片加速 DeepSeek的国产AI芯片天团

    遥想两年前,ChatGPT给了世界一记AI冲击,而DeepSeek无疑是第二记冲击。我们不仅对DeepSeek强劲的性能所震撼,也让远在大洋彼岸的OpenAI、谷歌、META一众玩家
    的头像 发表于 02-10 15:07 1893次阅读
    <b class='flag-5'>deepseek</b>国产芯片加速 <b class='flag-5'>DeepSeek</b>的国产<b class='flag-5'>AI</b>芯片天团

    将两片TLK3101之间用光收发模块通过光纤互联,TLK3101和光收发模块之间的接口匹配不存在问题,为什么?

    我们将两片 TLK 3101之间用光收发模块通过光纤互联,TLK 3101和光收发模块之间的接口匹配不存在问题,光功率都在正常的范围之内 ,但在实验室测试中经常出现TLK 3101
    发表于 02-05 07:22

    大摩预测CPO市场年增长率高达172%

    的172%年复合增长率扩张,并有望在2030年达到93亿美元的市场规模。 在产业链布局方面,FOCI已经锁定了首阶段唯一的FAU(可能是指某种关键组件或技术的供应商)地位,预示着其在CPO市场中将占据重要位置。同时,AllRing也有望在2026年开始供应CPO所需的关键光耦合设备,进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1-20 14:46 478次阅读

    2024年OLED监视器出货量预计激增至144万台,年增长率将达181%

    ,预计到2024年,OLED监视器的出货量将达到144万台,年增长率高达181%。未来几年,该市场的出货量有望维持高增长态势。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5:16 740次阅读

    IDC报告:2023年中国CAD市场年增长率达12.8%,展现强劲增长动力

    根据IDC最新于9月2日发布的权威报告,2023年中国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市场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全年总规模达到5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高达12.8%,显示出行业蓬勃发展的活力。尤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9-02 17:24 1057次阅读
    IDC报告:2023年中国CAD市场<b class='flag-5'>年增长率</b>达12.8%,展现强劲<b class='flag-5'>增长</b>动力

    光收发器的接口类型及安装和维护

    据中心、企业网络、电信运营商网络。 一、光收发器的工作原理 光收发器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光发射器(Optical Transmitter)和光接收器(Optical Receiver)。光发射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光纤传输
    的头像 发表于 08-23 10:16 908次阅读

    全球人型机器人复合年增长率将达83%

    至惊人的38,000台,标志着该市场在短短数年间实现了质的飞跃。这一迅猛的增长态势,其背后的驱动力正是高达83%的复合年增长率,预示着人型机器人技术即将在全球范围内迎来广泛应用的新纪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8-05 14:34 780次阅读

    模块市场受益于AI热潮同比增长45%,行业前景看好

    AI驱动的光模块市场将出现同比45%的增长。预计至2024年,数据通信领域的人工智能光收发器市场将实现高达45%的同比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11:45 649次阅读
    光<b class='flag-5'>模块</b>市场受益于<b class='flag-5'>AI</b>热潮同比<b class='flag-5'>增长</b>45%,行业前景看好

    亚太地区AI发展趋势及未来预测

    IDC报告指出,亚太区AI技术及应用发展迅猛,预计至2027年,该地区AI支出将达907亿美元,2022年至2027年的复合年均增长率高达28.9%。
    的头像 发表于 05-15 16:47 826次阅读

    中软国际数字化顶层规划咨询助推航天巨头转型腾飞

    据预测,到2026年,全球数字化转型支出有望达到3.4万亿美元,未来几年内,其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6.3%,这充分展现了数字技术引领未来增长的巨大潜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09:31 507次阅读
    中软国际数字化顶层规划咨询助推航天<b class='flag-5'>巨头</b>转型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