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中国联通正式宣布在上海、天津、广州、深圳、郑州、长沙6座城市率先启动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的办理。联通表示, eSIM“一号双终端”业务是中国联通面向消费物联网时代的创新型通信产品。中国联通率先商用eSIM卡,一下抢占了各大通信媒体的头条,究竟eSIM卡是个什么鬼呢? 它的出现会直接取代传统的SIM卡吗?
一、什么是eSIM卡
eSIM卡又称嵌入式SIM卡,简单的说就是将传统SIM卡直接嵌入到设备芯片上,而不是作为独立的可移除零部件,用户无需像现在一样插入物理SIM卡。传统的SIM卡把用户锁定在一个服务网络中,而内嵌的eSIM卡可以使得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不用再限制在一家运营商的服务中,可以实现即时切换其他服务网络,且无需更换SIM卡。
二、eSIM优点
1、不占空间:因其在制造过程中被嵌入到设备中,相比实体卡eSIM卡片能够节省更多的空间;
2、能适应异常恶劣的环境:与设备集成的方式相比较插拔式的传统SIM卡,能够耐高温、防尘、抗震,具备适用面更广的电气特性;
3、灵活性:灵活的选择运营商网络、OTA空中下载方式动态写入用户签约信息,可以实现产品销售后的用户自主激活;
4、安全性:eSIM基于安全域的体系架构及PKI安全基础设施的引入,提供了更高的安全性。
三、背后的博弈
eSIM的使用意味着,只能使用手机进行上网、语音通话的时代即将终结。将会有更多的可穿戴智能设备实现功能独立,上网及电话语音将不再是手机终端的专属。eSIM卡优势众多,为何却迟迟不能推广呢?其实一颗小小的SIM卡,却在一贯和谐的终端厂商与运营商之间掀起波澜。而波澜背后,则是对手机号码控制权的博弈。
1、终端商的期待:
自从苹果公司在2011年发明了eSIM卡并申请专利后,一直致力推广这项技术。在国际市场上,苹果于2014年发布的IPAD Air 2就将eSIM卡的概念带到现实中,紧接着开发的第三代智能手表产品Apple Watch 3也是使用了eSIM卡技术。2015年7月,苹果和三星与电信行业中的其他公司展开计划联手推出eSIM卡。在eSIM卡推广上,苹果与三星始终选择统一战线推动技术标准,一改双方此前在全球专利大战中的针锋相对的局面。
而在国内市场,全球最大SIM卡厂商金雅拓联合中兴通讯,在后者的智能手机中展示了这一技术。一位SIM卡厂商高层透露过:“在与我们接触的手机厂商里,华为、小十分渴望这一技术。” 目前的小米 “小米漫游”、华为“天际通”等 “国际流量”业务,都是基于eSIM卡技术号码写入的认证技术。
由此可见海内外的终端厂商都希望能通过在eSIM卡的推广上获得主动权。
2、运营商的奶酪:
目前运营商全部的新增业务,均通过发行SIM卡完成。如果所有设备更新到eSIM来,倒下的不仅仅是运营商苦心经营的营业厅,而是整个由传统SIM卡组建起来的生态链。主动权现在还在运营商手里,如果真的全面支持eSIM卡了,就会让终端商牵着鼻子走。这是运营商也不愿意看到的。
而eSIM卡的大范围使用,意味用户可以自由切换运营商,但手机号码一直以来都是运营商与用户联系的纽带,也是运营商互联网业务的唯一入口,运营商的家庭影院、游戏、音乐、阅读、短信计费、移动支付等等业务,均依赖手机号码的支撑。如果失去了对号码控制力,运营商的互联网业务将再难有立足之地。为了防止传统的得益链被侵蚀,各大运营商纷纷高喊:狼来了!运营商在公开场合均表示eSIM卡只支持物联网设备,不支持个人手机!也许传统的SIM卡短期内并不会消失。
四、借物联网兴起的势头
随着物联网的兴趣,硬件设备的智能程度的提升,汽车、家电、智能设备、甚至是公共设施都将高度依赖网络,当前单一的WiFi显然是无法满足万物互联的需求的,尤其像汽车和公共设施这类需要高速移动业务,局部的WiFi覆盖满足不了需求,数据网络将成为最佳的选择。
国内的运营商已经利用eSIM卡积极部署自己的物联网平台。因为对于运营商来说,物联网对成本敏感,安全性、稳定性要求更高,传统的SIM难以满足物联网设备要求,而eSIM卡则方便许多。特别是eSIM卡 “一号多终端”的特性,无需多开卡,一号就可以搞定多个设备,将在家庭物联、企业智能办公都会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正所谓东边不亮西边亮,具备众多优势的eSIM技术势必会在物联网市场上大有作为。
-
物联网
+关注
关注
2910文章
44778浏览量
374750 -
SIM卡
+关注
关注
6文章
284浏览量
28810 -
中国联通
+关注
关注
12文章
3648浏览量
61711 -
eSIM卡
+关注
关注
2文章
13浏览量
5621
原文标题:联通独家领跑eSIM,传统SIM消失!运营商喊狼来了......
文章出处:【微信号:tongxinquan_168,微信公众号:通信圈】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