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我国科研团队在单光子成像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jf_64961214 来源:jf_64961214 作者:jf_64961214 2025-03-07 06:19 174次阅读

在湖北光谷实验室,研究员丁毅博士在进行光学成像探测实验。

近日,在湖北光谷实验室内,一束微弱到仅含几个光子的激光正在照射生物样本,科研人员紧紧盯着屏幕上得到的计算结果:“成像分辨率像素已达到百万级。”

日常使用的手机摄像头,像素普遍在千万级,甚至过亿,在生活中可以拍下清晰的照片。但在一些特殊场景,比如深海、高空,或在医疗检测上,光信号微弱,空间分辨率低,需要用单光子探测器来捕捉图像。光子是光的基本单位,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光,其实是由无数个光子组成的。单光子探测器,顾名思义,就是能够探测到单个光子的超高灵敏度探测器,在量子通信、天文学、生物医学成像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

“单光子探测器就像黑夜中的眼睛,可以捕捉到微弱的光信号。”湖北光谷实验室研究员丁毅博士说,但单光子探测器受物理结构限制,像素数量通常只能达到数千,限制了其在高分辨率成像等方面的应用。

比如在天文观测中,较低的像素个数,难以捕捉到更暗弱、更遥远天体的细节;在生物医学显微成像中,也无法满足对量子级荧光现象进行高分辨率记录的要求。为突破这一难题,丁毅博士团队将目光投向了计算成像这一领域。计算成像不同于传统成像技术,它能够通过光学调制和信号处理等手段,突破光电探测器在成像分辨率、成像帧率等方面的限制。“我们不再要求每个像素必须对应一个物理探测器,而是让单个探测器在不同时间扮演不同角色,通过编码光场和重构算法,最终恢复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像素的高分辨率图像。”丁毅说,团队的这项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此外,单光子探测器以往输出的是模拟信号,实验室团队通过攻关研究,在芯片层次完成了单光子探测器的数字读出,在获取单光子信号时可以省去光子计数器件,使得成像与探测系统更加小型化、集成化,能够面向更多应用场景。

成果的背后,是科研团队无数个日夜的坚守付出。自2023年底立项开始,为赶进度,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天明。为验证实验光路和计算方法的有效性,团队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积累了海量数据。“每天都感觉时间不够用,就想快些、再快些,让更多高端器件实现国产替代。”丁毅说,目前研究团队正与医疗器械、遥感探测等领域展开应用合作,首台用于医疗领域的工程样机正在研制中。目前,研究团队还在开展免标记纳米颗粒跟踪、时域压缩成像等多个技术难题攻关。“时不我待,早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我们干劲满满。”丁毅说。

审核编辑 黄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激光
    +关注

    关注

    20

    文章

    3382

    浏览量

    65606
  • 光子
    +关注

    关注

    0

    文章

    115

    浏览量

    14638
收藏 人收藏

    相关推荐

    Figure AI宣布终止与OpenAI合作,称已在AI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该公司声称,这一突破完全是在其内部独立开发的,无需依赖外部合作伙伴。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Figure AI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14:08 343次阅读

    我国光子毫米波雷达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

    据新华社报道,日前,自南开大学获悉,南开大学携手香港城市大学,成功研制出薄膜铌酸锂光子毫米波雷达芯片,毫米波雷达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这一创新成果,为未来6G通信、智能驾驶、精准感知等前
    的头像 发表于 02-06 09:42 297次阅读
    <b class='flag-5'>我国光子</b>毫米波雷达<b class='flag-5'>技术</b><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突破</b>性进展

    3D打印技术材料、工艺方面突破

    弧并行打印、大尺寸陶瓷打印等;材料方面,可重复使用光固化树脂以及可直接打印透明牙套的材料都是不得忽视的重要突破;应用方面,用户经过几年的积累开始更大胆的使用这项技术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8:11 712次阅读
    3D打印<b class='flag-5'>技术</b><b class='flag-5'>在</b>材料、工艺<b class='flag-5'>方面</b>的<b class='flag-5'>突破</b>

    重大突破!优刻得×脑虎科技脑机接口临床试验取得新进展

    华山医院先后开展了高精度实时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临床试验研究,并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使得“脑控”智能设备和“意念对话”成为现实。高通量植入式柔性脑机接口临床试验
    的头像 发表于 01-03 16:57 1368次阅读
    <b class='flag-5'>重大突破</b>!优刻得×脑虎科技脑机接口临床试验<b class='flag-5'>取得</b>新进展

    国外科研团队X射线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据《自然·光子学》报道,欧洲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XFEL)和德国电子同步加速器研究中心团队X射线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他们成功
    的头像 发表于 12-20 09:11 333次阅读

    半导体研究所在量子点异质外延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材料的制备和以其为基础的新型信息器件是信息科技前沿研究的热点。 近期,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王占国院士的指导下,刘峰奇研究员团队量子点异质外延的研究方面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09:31 593次阅读
    半导体研究所在量子点异质外延<b class='flag-5'>技术</b>上<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重大突破</b>

    使用光子探测技术设计的数字混沌激光雷达系统

    混沌激光雷达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和隐蔽性强的优点,然而受限于混沌光源的功率、线性探测器的灵敏度以及硬件带宽,其远距离探测方面存在瓶颈。另外,光子探测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09:11 1386次阅读
    使用<b class='flag-5'>单</b><b class='flag-5'>光子</b>探测<b class='flag-5'>技术</b>设计的数字混沌激光雷达系统

    新华社报道:我国科学家在这一核心传感器件获突破

    日前,新华社以《我国科研团队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为题,报道了我国
    的头像 发表于 11-11 13:47 496次阅读
    新华社报道:<b class='flag-5'>我国</b>科学家在这一核心传感器件获<b class='flag-5'>突破</b>

    Anthropic人工智能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10月23日消息,美国当地时间周二,人工智能初创企业Anthropic宣布了一项重大进展。这家由前OpenAI高管创立并获得亚马逊支持的公司,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其研发的A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4:56 798次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仪器学院先进光电成像技术研究室(IPIC)李浩宇教授团队在生物医学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领域
    的头像 发表于 09-27 06:33 430次阅读
    哈尔滨工业大学<b class='flag-5'>在</b>超分辨显微<b class='flag-5'>成像</b><b class='flag-5'>技术</b>领域<b class='flag-5'>取得</b><b class='flag-5'>突破</b>性进展

    中国芯片制造关键技术取得重大突破,预计一年内实现应用落地

    瓶颈。这一壮举不仅标志着我国该领域的首次重大突破,更是有效突破了平面型碳化硅MOSFET芯片性能的上限。
    的头像 发表于 09-03 15:35 2381次阅读

    我国科学家实现激光雷达系统研制重大突破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相干测风激光雷达方面实现重大突破,首次实现3 m和0.1 s的全球最高时空分辨率的高速风场观测。该成果日前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08:40 315次阅读
    <b class='flag-5'>我国</b>科学家实现激光雷达系统研制<b class='flag-5'>重大突破</b>

    台铭光电808nm高功率激光芯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台铭光电宣布其808nm高功率半导体激光芯片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技术突破。经过研发团队的持续努力与科研攻关,公司成功研制出25W高功率
    的头像 发表于 05-31 11:16 974次阅读

    据新华社等多家媒体报道!畅能达科技实现散热技术重大突破

    射频和功率半导体产业。 近日,我国散热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由 **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自主研发的高热流密度散热相变封装基板,其散热性能远远超过现有的金刚石铝和金刚石铜。该技术
    发表于 05-29 14:39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取得量子计算研究新进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取得量子计算研究新进展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研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关键设备,利用“自底而上”的量子模拟方
    的头像 发表于 05-08 16:40 93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