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开发的世界正在快速变化,新技术的崛起正悄然改变硬件设计、软件架构以及开发方式。无论你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理解这些趋势不仅能帮助你应对技术变革,还能在职业发展中占据主动。
01RISC-V:开源架构的冲击
过去嵌入式开发几乎离不开ARM架构,而RISC-V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局面。作为开源指令集,它没有授权费,可以根据需求自由裁剪,让企业有了更多选择。
现在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推出基于RISC-V的芯片,例如阿里平头哥的玄铁系列、SiFive的高性能方案等。虽然生态尚未成熟,但Linux、Zephyr等系统已陆续支持RISC-V,甚至一些微控制器也开始转向这个架构。对于开发者而言,这意味着未来可能需要学习如何在RISC-V平台上移植驱动、优化软件,甚至编写低级汇编代码。
02
RTOS的全面渗透
随着嵌入式设备的计算能力提升,越来越多产品不再使用裸机编程,而是引入实时操作系统(RTOS)。FreeRTOS、Zephyr、RT-Thread等RTOS已经在智能家居、工业控制、汽车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
以智能手表为例,过去可能只是运行简单的循环程序,但现在,为了支持消息推送、蓝牙连接、传感器数据处理等多任务操作,RTOS成了最佳选择。对开发者来说,理解任务调度、互斥锁、消息队列等概念,已经成为必备技能。
03
TSN:工业网络的关键
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对数据传输的实时性要求极高,但传统以太网无法满足这种确定性需求。时间敏感网络(TSN)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而生。
比如,在自动驾驶汽车中,摄像头、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需要高可靠的通信链路来传输数据,如果延迟过高或丢包,系统可能会作出错误决策。TSN的精准时间同步机制可以确保这些数据在预定时间内到达,使网络更加可靠。对于从事工业控制或汽车电子的工程师来说,了解TSN协议栈及其相关技术,将是一个值得投入的方向。
04边缘AI:AI走向终端设备
传统上AI计算依赖云端服务器,但边缘AI的兴起让设备能够本地运行智能算法,减少延迟,同时提升隐私保护能力。
在智能摄像头、无人机、医疗设备等领域,已经能看到边缘AI的应用。例如,某些安防摄像头可以在本地识别人脸,而不需要将数据上传到云端。开发者可以尝试使用TensorFlow Lite、ONNX等轻量级AI框架,将AI算法集成到嵌入式设备中,从而提升产品的智能化水平。
05IoT通信的演进物联网(IoT)设备对无线通信的需求日益增长,新一代通信技术正在加速发展,包括BLE 5.3、Matter协议、5G-URLLC等。
Matter协议由苹果、谷歌、亚马逊等公司推动,旨在让不同品牌的智能家居设备实现互联互通。而BLE 5.3则在功耗和带宽上进一步优化,适用于蓝牙耳机、智能穿戴设备等。对于开发者来说,理解这些新标准,并尝试开发兼容它们的产品,将有助于适应市场变化。
06DevSecOps:嵌入式安全的新焦点
过去嵌入式开发的重点是功能实现,而现在,安全性变得越来越重要。物联网设备暴露在网络环境中,安全漏洞可能带来严重后果。因此,DevSecOps(开发-安全-运维一体化)逐步成为行业标准。

许多企业已经开始重视固件的安全性,比如在产品中加入安全启动(Secure Boot)、设备身份验证,甚至使用硬件安全模块(HSM)来存储密钥。对于开发者来说,学习如何进行安全编码、了解TLS加密、熟悉OTA升级的安全机制,已经变得至关重要。
嵌入式行业正迎来开源架构(RISC-V)、智能化(RTOS、AI)、高可靠通信(TSN、5G)、安全开发(DevSecOps)等趋势。这些变化不仅影响着行业方向,也直接决定了开发者的技能需求。无论你是刚入门的新手,还是希望在职业生涯中更进一步的工程师,现在正是学习和适应这些新技术的好时机。
-
嵌入式
+关注
关注
5113文章
19337浏览量
311140 -
工业网络
+关注
关注
0文章
96浏览量
16533 -
RISC-V
+关注
关注
46文章
2417浏览量
4749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广和通亮相2025年德国嵌入式展
米尔闪耀德国纽伦堡Embedded World 2025,展现嵌入式技术无限可能

AI来袭!嵌入式开发者该如何应对转型?

代码+案例+生态:武汉芯源半导体CW32嵌入式开发实战正式出版

代码+案例+生态:武汉芯源半导体CW32嵌入式开发实战正式出版
如何成为嵌入式开发工程师?
嵌入式开发新纪元:AI大模型助力乐鑫芯片高效编程

哪些专业适合学习嵌入式开发?
如何使用 RISC-V 进行嵌入式开发
嵌入式开发常见问题排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