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夜里看了印度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才知道工程师在印度的地位简直比兲朝的恭物猿还高。上网一搜真是这样。这让我对传说中的阿三刮目相看,人家那才是真正的崛起,咱们早晚玩完。
有七成人口是文盲的印度,却是全球软件人才的培育重镇。美国有1/3的软件工程师是印度人,25万印度人深入硅谷也已经不是新闻。美国的高科技人才工作签证,将近一半是发给印度人,剩下一半才由其他数十个国家瓜分。贫穷的印度,凭什么培养出素质这样高的软件人才?答案是教育。独特的教育方式,让印度成为软件人才的摇篮。
“我们数学好”
你要是问印度工程师为什么他们的软件强,第一个答案一定是:“我们数学好。”“从小我们就有好多好多数学功课,”年轻的工程师木塔卡笑着说:“老师曾教我们不要抱怨,谁叫数学是印度人发明的呢?”数学是印度人逻辑思考的原动力,和印度的宗教哲思同等珍贵。
观察印度的教育,他们对逻辑思考的培养,有一套独特的理念。“我们从中学开始,考试就很少选择题。”从小习惯写申论题的札西格勒,来***念政大企管系时,最不能适应的,就是选择题。“大学还考选择题?”他诧异地问
那怎么考?譬如,考甘地的不合作运动,“请分析这个运动的原因、过程、影响及对印度的意义,”札西格勒有些得意地说,“你必须把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搞得清清楚楚,才写得出来。”老师评分,是看学生如何运用史实,分析、推论是否合理,“没有标准答案的,”札西格勒补充。“我们不要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选一个答案,”海得拉巴信息科技学院行政长拉曼解释: “我们希望学生多做完整的思考。”
会说话
印度软件工程师,分析能力不单用在“写”,还用在“说”。华人工程师多半沉默寡言、多做少说,印度工程师却可以侃侃而谈一个小时,依然神采焕发、眼珠发亮。而且不得不承认,他们言之有物,条理分明。这竟然也是软件教育的一部分。
印度工程学院多半有一门课:沟通技巧。“我们要不断上台演讲,”海得拉巴信息科技学院大三学生普拉卡西笑着说,“刚开始紧张得发抖,现在已经习惯了。”
透过一次次公开演讲,学生渐渐学会如何清楚表达意见,如何快速切入重点,更重要的是,态度要落落大方。
“这是维系客户的关键能力之一,”软件公司Snowbit助理执行长阿加渥指出,“你要能沟通,才能厘清客户的需求;你要有信心,客户才会对你有信心。”
换言之,学生不但要培养竞争力,还要学会“把竞争力秀出来”,让别人一目了然。
周末的苦读
美国《商业周刊》曾报道印度最顶尖的孟买科技学院“最恐怖的教授”。他给全班最高分者A,第二高分者B,剩下的全部是C、O、E。教授告诉学生: “今日我用这样的方式磨练你们,就是要你们未来遇到竞争者,绝不可以被比下去。”
高度竞争压力下,学生们个个想脱颖而出,夜夜挑灯苦读。“一个礼拜读七天,我们没有周末的。”他们异口同声。
有没有时间约会?答案是:“如果今天要约会,明天就得念两倍书补回来。”
为什么愿意长期在高压下苦读? “为了钱。”一个学生直截了当地说。在印度,一个软件工程师的薪水,是一般国民所得的十倍以上。功课好的,可以进知名大公司,薪水更翻升三四倍。“这是改善生活的快捷方式。”木塔卡说。他自从考进信息系后,经济状况并不好的父母逢人就炫耀,还有人来说媒。
学生不死啃课本
印度软件教育还有一项特色,就是与产业互动非常密切,这也是硅谷特别偏爱印度工程师的原因之一。
雷地是海得拉巴信息科技学院的大三学生。系里27位老师中,有16位是业界老师(在业界工作的博士),比正规教授还多。这学期修的课程中,有三门是业界老师开的:IBM开的“电子商务最新应用”,甲骨文开的“数据库软件” 及摩托罗拉开的“通讯软件”。这些课程全都是各公司的拿手领域,教的也是最新的技术发展。学生也可以在暑期到美国著名的通讯公司实习。
印度政府在扶持这些“产业导向” 的信息科技学院方面,是不惜血本的,土地、资金、协助募款,无一不是倾力支持。资金撒下,一所所信息科技学院正大兴土木,要为软件人才打造最好的设备环境。例如邦加洛信息科技学院的学生,每人配一台笔记型计算机,还可以无线上网。
但同时,印度却有70%的文盲完全活在另一个世界。就像林阴幽深、一栋栋新式大楼耸立的孟买大学,几步之遥却是孟买最大的贫民窟,同样讽刺且令人触目惊心。
印度政府知道,要在短期之内翻转印度,从贫变富,由文盲变文明,是不可能的。他们希望借金字塔顶端2%人口的力量,带动下面98%的平民。
可不可行,就待时间验证。
-
工程师
+关注
关注
59文章
1566浏览量
6843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