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网,是否像电力网一样?算力网,的确具有类似电力网一样的“网”的特征,一边链接智算中心(类似电厂),一边触达使用算力的企业(如使用电力的工厂、大楼、社区等)。但算力网,又不能仅仅是这些。算力网,其系统的复杂度和面对的挑战要远大于电力网。如果仅考虑“网”的特征,仅关注算力调度,那么算力网的竞争力有限,其业务(算力调度)会被产业链上下游吃掉。反过来,要想成为一个业态,成为产业链的一环,甚至成为产业链更重要的一环,算力网需要做到更多。本篇文章,我们来详细剖析算力网的内容和价值。
1、从二元模式到三元模式
(在不考虑IDC业态的情况下,)目前,算力产业,在从二元模式,向三元模式转变:
- 传统通算公有云时代,公有云提供算力,企业使用算力,这是二元模式。
如今,智算中心类公司聚焦于算力建设,而算力运营类公司(算力网)则聚焦于算力的精细化服务,而算力企业的定位和作用保持不变,这为三元模式。
从二元到三元的产业链分工,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 一方面,公有云发展已经接近20年,各类技术和产品服务体系相对成熟。于是,产业链分工的趋势开始显现。
另一方面,智算兴起。智算的整体投入要远大于通算。于是,智算建设和智算运营,开始分化成两个独立的业态,作为企业,则需要二选其一,聚焦于智算算力的建设或运营环节。
2、算力网的基础特征:类似电“网”,算力统筹调度
2.1 算力网的基础:算力调度
算力调度,指的是待计算的软件任务和实施计算的硬件资源的匹配过程。微观上,算力调度是操作系统等系统层软件的任务调度;宏观上,是数以万计的用户的计算任务和数以万计的计算节点资源的,跨不同的算力提供商和位置的,计算匹配。算力调度的目的,是实现软件任务快速处理的同时,实现硬件资源的充分利用。
2.2 算力调度的范围:单服务商还是跨服务商?
算力调度,其调度的范畴通常为单一算力服务商所属。跨不同算力服务商的算力调度,在技术和业务上均存在问题:
技术上,不同算力服务商的算力访问接口不一致,算力调度系统如何适配?算力调度平台如何确保不同算力平台服务和接口的统一性和兼容性?还有算力服务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业务上,算力服务商的算力为什么要被调度系统调度?算力服务商的算力规模足够庞大,客户可以直接对接,是否需要通过调度系统间接对接?
算力调度的本质,是为了更高的算力利用率。通常情况下,一个算力服务提供商的算力规模,足以保证相对极致的算力利用率;再增加一级跨不同服务商的算力调度,并无法进一步提高算力利用率。夸不同服务商的算力调度,其价值有限,又增系统难度,比较鸡肋。
2.3算力调度总结
一个美好的愿望是,有一个统一的算力调度平台,算力客户通过这个平台“入口”来获取算力,就像现在的电网一样。但实际的情况,可能并不是这样。
算力调度,太过单薄,不足以成为一个独立的业态。也因此,为了提高竞争力,算力网,就需要在算力调度的基础上,再增加更多的内容。
3、算力网的高级特征:类似石油化工,算力资源深加工
如同石油、矿产等资源一样,除了“网”的特征之外,算力还具有资源的特征:
- IDC,对外提供的产品是机房和机架,消耗的主要是电力,可以理解为把宝贵的电力资源廉价的卖给别人。
智算中心的设备投入巨大,对外提供裸算力。在和消纳算力的大厂博弈中,通常也处于劣势地位。重金投入的算力,也只能赚取一个微薄的利润。
算力网,类似石油化工一样,需要对算力资源进行深加工。算力网,在裸算力基础之上,主要叠加两层价值:
- 第一层,资源服务层。也即IaaS和CaaS。即把裸算力封装成更便捷好用的算力服务,既可以服务大客户,也可以服务海量的中小客户。
第二层,平台服务层。为了更好的服务业务应用,就需要把许多中间层封装成算力服务。除了常规的PaaS服务之外,在AI大模型时代,MaaS也是必不可少的平台层服务。
4、算力网的关键特征:交钥匙方案,赋能业务场景落地
算力网,提供的算力服务有很多。虽然这些服务,能够帮助客户解决非常多的问题,但距离最终业务落地,还有一定的距离。为了更好的服务企业客户,算力网也需要提供Turn-key方案,也即是提供针对各个行业各个具体场景的解决方案。这些场景的解决方案,通常具有如下一些标签:
- 技术领域。依据不同的技术领域,会有很多解决方案。比如安全领域各类场景解决方案、音视频领域的各类场景解决方案,等等。
- 行业。针对不同的行业的具体场景,形成的专业全面的解决方案。比如金融行业各类场景解决方案、电力行业各类场景解决方案,等等。
- AI+。AI大模型时代,一切皆AI,几乎所有的场景都包含AI。针对具体场景的不同,AI+的程度也不同,依次为:赋能、重构和新创。
- 软硬件+。传统基于PC、手机等通用终端设备的应用场景,因为是标准硬件,因此属于纯软件解决方案。而随着自动驾驶汽车、人形机器人等具身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既要给客户提供软件解决方案,也需要提供硬件解决方案,还需要提供软硬件结合的解决方案。
上述标签是交叉的。所有的解决方案,具有上述一个或多个标签。
最终,算力网,给客户提供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各类解决方案,来帮助客户业务场景落地。反过来,客户业务落地了,才会使用算力网更多的算力服务。
5、算力网总结
算力网的核心是算力调度,但又不仅仅是算力调度:
- 算力网,是一种轻模式。通常情况下,算力网的算力资源,绝大部分来自于外部算力资源接入,可以小部分来自自建智算中心。
- 算力网的算力调度,是在单个服务商内部的算力资源调度。外部的算力接入是实际的购买;买入后,这些资源自然归属到算力网,自然可以被算力网的调度系统调度。
- 算力网,本质是公有云。在接入智算资源并进行调度之外,还需要对算力进行深加工,把算力封装成更高层级的算力服务(IaaS、CaaS、PaaS、MaaS等各层次的算力服务),以及需要开发许多帮助业务落地的各类解决方案服务。
- 算力网,最重要的是赋能千行百业的各类企业业务发展。算力网,是面向公共开放的算力基础设施服务,既服务大企业,也服务海量中小企业。
算力网,是整合算力产业链的重要工具;通过算力网,可以统筹海量算力资源,触达数以万计的各类企业。在“东数西算”国家大战略下,发改委等部门提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各地政府对算力网项目都非常重视,都在积极探索各种模式的政府算力网项目。政府算力网的主要目标是:统筹域内各种算力资源,以及接入外部其他算力资源为我所用,加速当地重点产业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
AI
+关注
关注
87文章
32911浏览量
272549 -
算力
+关注
关注
1文章
1058浏览量
1521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STM32CubeIDE编译设置是否有像keil一样有编译后执行Bat脚本的功能和设置?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