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与不可更改性是公共区块链网络(如比特币与以太坊)与生俱来的两项特质。在区块链技术的帮助下,各级政府机构能够在一个牢靠、透明的平台上处理大量敏感信息,为电子政务建设开辟全新的方向。
区块链技术究竟在电子政务领域中有着怎样的应用前景,又有着哪些局限呢?针对这一问题,记者专门采访了电子身份认证系统eID+ 的开发公司——瑞士Procivis公司创始人丹尼尔·加斯泰格(Daniel Gasteiger),以及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助理帕特里克·麦科里(Patrick McCorry),试图找到答案。
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前景
过去两年来,巴西与格鲁吉亚等国家政府已经率先开展了尝试,将区块链技术用于选票统计、土地登记以及数字化身份认证等工作中。其他国家同样也不甘落后,美国、日本、韩国等国政府纷纷宣布将进一步深挖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领域中的价值。
作为一种数据处理技术,区块链可以被广泛地应用于政府的各项职能与服务当中。加斯泰格认为,区块链技术可以取代许多现有的政府设施,开创全新的工作流程,在电子计票、身份认证等工作中大放异彩。
加斯泰格表示,“通过区块链技术,政府不仅可以进一步推动注册登记工作(如土地登记,商业登记和婚姻登记)的网络化,也可以让社会福利的分配流程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公平。相关应用的普及能够极大地加强民众的参与感,增进他们对政府的信任。”
一旦区块链技术正式在电子政务领域中得到应用,各大政府机构每天将在公共区块链网络中新增数百万条财产登记与电子投票记录,这反过来将进一步促进区块链行业在商业层面上的繁荣兴旺。
此外,加斯泰格还重申了不可更改与去中心化的重要性——正是这两项特质让区块链成为了一个随时可供查阅的透明化“大账本”,使从其现有的其他技术中脱颖而出:政府与民众双方可以随时核实记录在其中的信息是否遭到篡改,就连黑客对它也无可奈何。
“不可更改与去中心化的特性为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两个至关重要的优势:首先,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任何官方文件可以说是万无一失,大众随时可以对其进行核实。第二,区块链的去中心化特性使政府在实现服务网络化的同时,无需专门为敏感数据准备储存空间——此类数据库通常被称为‘蜜罐’(honeypot),对黑客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加斯泰格补充道。
不过,区块链技术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去中心化与不可更改两项特性不仅带来了高昂的运行成本,也使整个系统的可扩展性(scalability,指区块链网络应对大规模需求的能力)变得十分低下。
传统意义上的公共区块链往往是分布式运行的,其中单独某个环节出现故障不会影响到整个系统。为了在区块链网络上发送和接收数据,网络中的每个节点都必须进行同步,以验证每条信息的准确性。这在极大地增强系统安全性、杜绝安全漏洞威胁的同时,也使区块链网络在快速处理大规模数据方面变得捉襟见肘。
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没有中心记账节点,所以全网用户需要对“账本”的执行机制达成共识,才能让整个区块链网络顺利运转。
“工作证明”(proof-of-work. PoW)是目前最为主流的一种共识机制。在这一机制中,区块链用户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电力以及计算机算力进行“挖矿”工作,才能维持账本运作,并获得虚拟货币奖励。PoW机制势必会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为解决这一问题,全新的“股权证明”(proof-of-stake,PoS)机制应运而生。PoS机制消灭了矿工的角色,用户无需付出电力与算力即可处理区块链中的数据,网络中各个节点以及用户的压力得以大大减轻。
PoS机制的理念类似于将财产储存在银行,会根据用户持有数字货币的量和时间相应地发放“利息”,在这种条件下,数字货币的拥有者不会故意对区块链网络造成破坏。加斯泰格指出,将PoS机制推广到以太坊这类公共区块链网络中可以有效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
“目前,业界的技术水平还不足以发挥区块链技术的全部价值,从PoW机制向PoS机制迁移能够提高区块链网络的运行效率与可扩展性,但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差得很远。除此之外,我认为业界还需要在区块链的‘完全去中心化’与‘更加集中化’两种发展模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区块链技术真的适用于电子政务吗?
尽管区块链技术有着广阔的应用范围,但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员帕特里克·麦科里认为,可扩展性仍然是所有公共区块链平台面临的头号难题。
迄今为止,以太坊是全球加密货币市场中最为灵活、可扩展性最强的区块链网络。根据智能合同平台Etherscan的统计,以太坊平均每天都会处理超过130万笔交易,这一数字超过了市面上所有加密货币(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总和。
现有的公共区块链平台每日处理交易量的极限在100万笔左右,即便是以太坊这般灵活的区块链网络,对以“亿”为单位计数的选票统计工作也无能为力。此前,巴西政府曾计划使用以太坊平台管理民众请愿与投票活动,如果该项计划最终得到实施,那么巴西政府每天仅能处理约50万张选票。
针对这一显而易见的缺陷,各国政府找出了解决之道:在主区块链之外对大量数据进行处理,再将处理结果进行汇总,发布到区块链中。
在最近一次的以太坊计票系统测试中,巴西政府利用哈希(Hash)算法将一天之内的所有投票整合为单独的一笔交易,随后再将其发布到区块链网络中。此类系统允许区块链对大量数据集中进行处理,最终帮助整个系统以更低的成本实现高效运转。
不过,麦科里研究员坚持认为,巴西政府采用的方案只能解决区块链中与"时间戳"(time-stamping,在区块链中指每一笔数据独有的、无法篡改的时间标记)相关的具体问题,无法从整体上提高区块链的可扩展性。
“在为每一组选票数据打上‘时间戳’之后,巴西政府就无法通过暗中增加或移除投票的方式左右选举结果。我认为,巴西政府利用以太坊区块链来维护选举制度的做法是值得鼓励的。但是这样做的意义十分有限,无法解决伪造选票以及选民身份认证的问题。巴西政府需要对选举制度做出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麦科里说。
麦科里研究员坦言,他并不看好区块链技术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前景。相比于传统的数据库复制技术(database replication techniques),区块链在统计选票、土地注册以及数字身份认证等工作中并不具备优势。
“通过为添加‘时间戳’等手段,区块链能够向公众证明储存在其中的数据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遭到篡改,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我还是对政府采集公共信息,并将其储存到区块链中的行为持谨慎态度。我既没有看到将此类数据具有储存在区块链中的必要性,也没有找到其相比于传统数据库复制技术的优势所在。”
不过,巴西利亚大学法学教授恩里克科·科斯塔(Henrique Costa)对此拥有截然不同的观点。里克科·科斯塔教授目前在巴西政府以太坊区块链计票项目中担任顾问,他认为,对于巴西这样一个腐败问题严重的国家来说,区块链技术可以让信息的处理过程更加透明,给国家的选举制度增添保障。
科斯塔还补充说,在巴西的政治制度中,民众请愿是选举的一种形式,任何获得巴西投票人口1%(大约145万人)签名的请愿书都将被提交给国会审阅。但是,政府至今尚未掌握一种安全收集民众投票与签名的方式。一旦采纳了区块链技术,巴西政府便获得了有效管理民众请愿的途径,并随时可以将其推广到国家选举系统的其他方面中。
麦科里研究员承认,电子政务是区块链技术十分出色的一个应用领域。但是他始终认为,就目前而言,区块链相比于现有技术只有“十分微弱”的优势。
“这的确取决于具体的应用场景。要想让区块链技术在某个行业中派上用场,从业人员需要拥有极为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以及丰富的经验,”麦科里解释说。“如果市场中存在两个或多个相互不信任的当事人希望共同进行某种运算,智能合约(以及区块链技术)能够在这种情况下发挥最大作用(例如资产交易与外汇交易等金融应用领域)。而对于电子投票和电子政务而言,区块链技术似乎只能用来证明数据没有遭到篡改(使用时间戳),或者向所有选民公布一致的投票结果。
总而言之,市面上目前还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实用案例,证明区块链技术比与传统技术更加出色、更加高效。不过,随着相关系统可扩展性的提高,未来的政府机构可以将新一代区块链技术投入到电子政务中,届时,区块链技术的前景想必会变得更加光明。
-
区块链
+关注
关注
110文章
15559浏览量
105752
原文标题:在电子政务领域,区块链技术会成为下一个“杀手级”应用吗?
文章出处:【微信号:drc_iite,微信公众号:全球技术地图】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