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拒博通千亿收购的背后原因的分析
从高通在月初公布的2017年Q4财报来看,该公司在第四季度营收59亿美元,同比下滑5%。净利润仅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下滑89%。尽管高通没有公布利润下滑的具体原因,但是可以推测与苹果之间的专利纠纷是主因。2016年第三季度苹果支付给高通的专利费用为7亿美元。但是自2017年1月份以来,苹果已经拒绝支付这一费用。目前这笔专利费已经累计超过数十亿美元。
就在上周,高通随美国总统特朗普方法,并且与小米、OPPO、vivo签署谅解备忘录,约定中国的三家手机厂商会在接下来的三年中采购总计不低于120亿美元的部件。这一消息对于正处于低谷中的高通公司来说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从这两年的销量来看,小米、vivo、OPPO的手机年出货量都在1亿台左右,其中大部分手机都使用了高通的芯片。三大中国手机厂商为高通带来的利润基本可以和苹果持平。此外三星每年生产的手机产品中,也有一部分仍然在使用高通芯片。
可见,即使高通完全放弃苹果,但是在中国手机厂商的支持下,仍然可以保证每年的利润。另外随着4G网络技术已经发展成熟,全球各个国家都在研发和部署5G网络,而高通又已经提前在5G技术领域布局,并占据了一定的优势。随着未来5G技术的广泛应用,高通的前景还是十分看好的。
众所周知,尽管高通因为其 “专利授权费”近些年遭到了业内一定的质疑,但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高通每年把财年收入的20%拿出来做研发,累计研发投资470亿美元,过去是3G、4G,现在则在5G关键核心技术方面依然领先。
对于很多移动行业的核心基础技术,高通均是提前7—10多年就开始前瞻性地投入和布局,也就是说高通能够有今天在通信产业举足轻重的地位完全是靠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所驱动的。
相比之下,现在的博通虽然也不乏创新,但从发展的路径看基本上是靠并购的资本层面的运作,尤其是其在被安华高科技(AvagoTech)并购之后,博通更像是一家主打短线的公司,忙于利用收购和短期研发活动实现每季度的财务目标,这使得博通研发策略通常专注于低风险市场,即在价格和需求方面有竞争力的市场。这一策略与高通大相径庭。
一来鉴于博通的短期盈利的资本运作模式可能会迟滞5G的进程;二来是基于博通“抓大放小”的策略很可能让苹果等这些大厂占据技术、成本和时间的先机。届时中国智能手机产业可能会与弯道超车失之交臂。
此外,从推动中国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角度看,高通与国家发改委达成整改意见一致后,这几年与中国政府的合作力度相当大,先后与贵州合资成立华芯通半导体公司,做高精尖的数据中心服务器芯片。
支持国内最大的半导体制造企业中芯国际做28纳米制程的芯片(高通也是中芯国际的大客户),与中芯国际合作进行14纳米制程的研发,支持中芯长电进入14纳米制程凸块阵营、并协助其进行10纳米制程凸块技术的认证等。
此外,高通还在重庆、南京等地建立物联网联合创新中心,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欢迎。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博通并购高通对于双方最为关心的股东利益而言因为其发展和商业模式的不同而存有相当的变数。对于产业,尤其是中国目前和即将带来的5G通信和智能手机产业更是弊大于利,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就是这个道理。
-
高通
+关注
关注
76文章
7470浏览量
190675 -
博通
+关注
关注
35文章
4325浏览量
106924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