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智咨询全球手机产业链资深分析师王健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此事涉及范围非常广,不止是芯片,还包括软件和技术。以消费电子产品来说,芯片类,手机的SoC,高通和MTK,但是高通的占比很高,尤其高端领域;电脑的CPU垄断性最高,intel和AMD都是美国的,处于垄断地位;面板的IC,新思的份额也很高;柔性OLED面板和量子点技术用的发光材料里面的陶氏化学和UDC的部分,其他供应商很难替代。
总体来说,中国在芯片、面板和半导体的制造设备方面对美国的依赖度比较高。如果未来禁运范围扩大的话,影响范围也会随之扩大,政府和企业都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做好防范。
没有掌握核心技术,产业被遏制的情况不止中兴一例。自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存储芯片价格暴涨也让国内终端厂商苦不堪言。虽然紫光旗下的长江存储正试图实现中国存储芯片的突破,但离真正的规模量产仍需时间。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占全球份额一半以上,也是全球最大的存储器市场,但在万亿规模的芯片领域,中国目前主要依赖进口。长江存储一位员工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存储器芯片约占芯片市场的三分之一,主要分为易失存储器和非易失存储器,前者包括DRAM和SRAM,后者主要包括NAND Flash和 NOR Flash。
DRAM和NAND Flash是存储器的两大支柱产业,中国严重依赖进口。其中,NAND Flash产品几乎全部来自国外,主要用在手机、固态硬盘和服务器。NOR Flash主要用于物联网,技术门槛较低,中国企业基本已经掌握,但应用领域和市场规模不如DRAM和NAND Flash。
目前,长江存储作为中国首个进入NAND 存储芯片的企业要在2018年才能实现小规模量产。到2019年其64层128Gb 3D NAND 存储芯片将会进入规模研发阶段。上述长江存储的员工对记者表示,今年将出的第一代产品技术相对落后,“我们主要为了技术积累,不是一个真正面向市场的量产产品。可能到明年我们第二代产品出来后,会根据市场需求量产。”
为何中国芯片产业发展缓慢?此前,在第六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2018)上,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归结为三大原因:资本不足、人才断层和机制缺乏。他认为,发展芯片产业必须要有国家战略推动、政府支持,并进行企业市场化的运作。现在中国凭借市场、资本和人才即企业家精神的三大因素共同发力,有可能把芯片产业发展起来。
赵伟国称,芯片产业六个环节分别是软件(EDA工具)、设计、制造、封测、材料、设备。目前,我国芯片设计尚可,但是制造偏弱。而芯片制造的特点是资本密集、人才密集、技术密集和全球竞争。以英特尔、三星、台积电三巨头看,每年都要投入上百亿美元。
不仅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储备芯片、柔性AMOLED面板,在飞机发动机等大型装备领域,中国也同样受制于人。
作为飞机的“心脏”,每年中国从空客和波音公司引进的商用飞机上,都需要装载更多数量的发动机,而这些发动机,基本由世界三大发动机供应商GE、罗·罗和普惠供应,即由这三家英美企业垄断。
民用飞机的发动机研制难度很大,研制时间长,从研制到生产需要15年。而且发达国家大多严禁向国外转让航空发动机核心技术,甚至在西方国家之间也不例外。
尽管中国的军用飞机已经配备了国产发动机,但国产客机新舟60、ARJ21却仍要使用国外的发动机。
曾经参与过多款国产飞机研制的飞机制造专家周济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与国外的发动机相比,国产发动机的差距主要在工艺、冶金、设计、制造等多方面,而与军用发动机相比,民用发动机在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就更高了,加工制造业也更加复杂。
在这背后,中国的很多制造设备依赖进口,尤其是超精密加工机床,而发达国家是不会将尖端技术轻易示人的。像美国哈勃太空望远镜,1990年就上天了,用于加工哈勃太空望远镜镜面的超精密机床那时已经制造出来,而这种机床对于加工航空发动机叶面卓卓有余,然而20年后的今天,中国还在苦苦探索。
面板、芯片领域也一样。虽然中国总体的液晶面板产能将超过韩国,但是液晶面板很多关键的生产设备都由美国企业提供。半导体制造也一样,就算中国拥有相关技术,外国公司不卖生产设备也做不了,即使卖给中国的也是落后好几代的设备。所以,中国真正需要的是在超精密机械装备上实现自主研发、创新突破。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2文章
50190浏览量
420693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375文章
11299浏览量
360287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6840浏览量
214076
原文标题:中国还有什么受制于人?芯片、柔性面板、飞机发动机和超精密机床
文章出处:【微信号:pcbinfonet,微信公众号:pcbinfonet】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