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总金额超16亿元!大基金联合SMIC、尧芯成立半导体投资基金;
5月2日发布公告宣布,上海尧芯(作为普通合伙人)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中芯晶圆及联力基金(作为有限责任合伙人)就成立及管理基金订立合伙协议。该基金将于中国成立,目的为进行股权投资、投资管理及其他活动,以提高全体合伙人的利润。这一基金的年期将为七年,由普通合伙人发出首份分期付款通知所列的首次出资日期起计。
根据合伙协议,基金的总资本承担为人民币16.1616亿元,其中人民币1616万元由上海尧芯出资(占比1%)、人民币8亿元由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出资(占比49.5%)、人民币1.65亿元由中芯晶圆出资(占比10.21%)及人民币6.35亿元由联力基金出资(占比39.29%)。该基金将由盈富泰克管理。
公告显示,该基金将集中投资于半导体及半导体相关产业的公司,符合可展示于中国的销售、业务营运持续增长。
上海尧芯为盈富泰克的海外并购基金,自二零零一年成立以来,管理资产超过30亿美元。上海尧芯利用其在中国科技投资领域累积的领导地位,以及经验、专门知识、专业团队及资源,成功地协助多个科技企业跻身行业领导地位。
联力资本与浙江省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促进会合作,牵头设立并管理联力基金的系列基金。联力基金是在“浙江制造”总体战略规划下发起设立,是推动浙江制造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品牌的重要载体。联力基金的投资目标是国内外制造业(尤其是高端电子装备行业)的股本权益。
盈富泰克进行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及财政部委托的人民币投资及政府项目,其于半导体相关范畴拥有丰富的投资经验。
2.中芯国际小目标,周子学:10年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2002年在北京建立首条生产线后,中芯国际就踏上了一条争分夺秒、无从喘息的赛道。
以中芯国际为代表,我国芯片产业高端装备和材料正经历从无到有填补产业链空白的跃升,制造工艺与封装集成由弱渐强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在“刀头舔血”的艰难追击中,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从2000年时相差4、5代缩短至相差1到2代。
刻蚀机、离子注入机、化学机械抛光机、快速热退火设备……在这些芯片生产线的关键位置,国产设备占据的席位终于从1%提升到了15%——这是过去七年间,中芯国际国产化设备交出的成绩单。
当中芯北京总经理张昕拿到这份经过严谨统计计算的数据后,他轻吁了一口气,“苦心经营这么些年,总算开花结果了。”
在中芯国际工作多年的老人儿都清晰记得,十多年前中芯国际在京投产时,大到生产线设备,小到螺母、螺丝钉,都是进口的。当时,集成电路生产线上刻蚀机、氧化机、薄膜、光刻、离子注入等关键设备,一直都由欧美日少数公司掌握。
投资一条芯片生产线,动辄要投资几十亿美元,除了厂房、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先进设备是产线投入中的大头。可是,国内厂商不掌握先进生产设备技术也就意味着,“投资10块钱,9.8块钱都花在了国外。”
除了“别人吃肉自己喝汤”,芯片生产核心设备受制于人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进程都要受垄断技术、设备的发达国家牵制。
“想买设备,一等等上一年半载、甚至两年,拿钱也得等着,人家得先给美国、日韩那些巨头供货。”北方华创副董事长耿锦启说。对于技术迅速更新的芯片产业来说,多等两年,就意味着芯片产品的技术要慢至少一代。
重压之下,国产设备的攻坚进展却十分缓慢。“刚接到攻克刻蚀机国产化任务那会,我连刻蚀机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耿锦启回忆。
国产设备进芯片生产线,为何这么难?
有同行拿芯片制造装备中的刻蚀机打了个比方:人们在米粒上刻字,能刻200个已是极限,而等离子刻蚀机的加工工艺,相当于要在米粒上刻10亿个字。而另一款更难做的***,全球90%以上这种设备都由一家荷兰公司垄断。***对精密化等技术的严苛要求,从一个侧面细节就能了解:该公司所有的***在交付给客户时,都由公司机组人员护送空运上门,并手把手完成安装调试,中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设备使用。
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成立,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发,由行业龙头企业中芯国际等牵头,向世界先进的28纳米等芯片技术节点攻关,并推动装备国产化。北京市作为组织牵头单位,对项目承担单位予以资金扶持。中芯国际、北方微电子、七星华创(北方微电子、七星华创后重组为“北方华创”)、中科信公司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站在了一起,开始了联盟式的集体攻关。
“有一千个理由做国产化,也有一千个理由不做国产化。”对张昕来说,推动国产化进程,难度远非“啃硬骨头”所能形容,简直是“刀口舔血”,必须冒着良品率上不来的巨大经营风险展开工艺磨合和改进。
今年,中芯北京二期的另一块新厂房还将有大批设备进厂,并在明年逐渐实现满产。满产后,中芯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部生产线将具备12万片产能,成为整个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生产水平最高、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
另据了解,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计划2019年上半年将在上海投产。14纳米,正是目前全球领军企业如今已实现量产的先进技术节点。
“我们和国外最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一到两代技术节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局副局长李冬明说。“力争用10年时间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在近日举行的一场内部会议上,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也披露了中芯未来发展的“小目标”。北京日报
3.工信部:2018年Q1生产集成电路399.9亿块,手机4.2亿台;
根据证券时报网的报道,工信部5月2日发布1-3月电子信息制造业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Q1,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增速同比回落2.4个百分点,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6.7个百分点,在制造业细分行业中增速排名居前列。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8%,增速同比回落3.3个百分点。
以下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的具体产量:
生产集成电路399.9亿块,同比增长15.2%;
电子元件11276.3亿只,同比增长22.7%;锂离子电池25.4亿只,同比增长16.0%;
生产手机4.2亿台,同比增长0.5%;
微型计算机6627.1万台,增长1.3%。IT之家
4.上海市长应勇调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国之重器要有大思路
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应勇今天(3日)下午调研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时指出,集成电路是国之重器,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事关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的重要指示要求,更加主动地服务国家战略,把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作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支撑点,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全力打造国内最完备、技术最先进、最具竞争力的集成电路产业体系。
下午,应勇一行来到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详细了解企业的发展现状、人才团队培养和激励等情况,听取企业对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市领导随后走进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听取了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市领导还来到上海兆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的产品陈列室,察看兆芯芯片以及使用该芯片的电脑产品,勉励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在座谈会上,市经信委、中科院上海分院、集成电路产业相关企业和产业投资基金负责人先后发言。应勇与大家一同分析面临的问题,探讨推进产业发展的措施。
应勇指出,上海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有责任、有机遇、有基础。有责任,就是上海在突破集成电路核心技术、为国家填补技术空白方面责无旁贷、义不容辞。有机遇,就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有基础,就是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上海科创中心建设的重要布局,同时上海也是国内集成电路产业起步最早、产业链最完整、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地区。
应勇强调,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是百年大计,既要有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也要重视科学规律,脚踏实地,务实推进。要有大思路、大规划、大举措,找到符合国家战略、符合上海城市定位、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思路,制定整合资源力量、汇聚一流人才的规划和举措。要实现自主创新和开放合作相结合,避免“关门搞产业”。要实现全面发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努力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应勇指出,推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要攻克核心技术,围绕关键领域的核心技术,推进一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特点的大项目,探索建立集成电路产业联盟。要强化创新平台,围绕根本性、基础性、共同性的先进技术联合攻关,打造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创新平台。要加大资金投入,打通多渠道投入障碍,强化研发投入和资本投入的“双轮”驱动。要集聚关键人才,把上海打造成国际一流的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高地。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6文章
50968浏览量
425040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4文章
27537浏览量
220109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