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是企业信息化中经久不衰的话题,它可以聚焦到某一个点,例如两个系统之间的接口;也可以扩散到整体IT架构的设计,涵盖标准化、总线、微服务等一系列的内容。这么多年来,随着SAP解决方案的不断增加,与之相关的集成场景范围也在不断的扩大。
SAP的技术顾问们也要快速刷新自己的知识库,虽然二十年前的IDoc、RFC等技术仍然存在,思路和架构仍然经典,但是我们要以另外一种视野和角度去表达。话不多说,先上一张总图:
这张总图有着非常清晰的定义,无论是否有SAP的解决方案,它都适用于现代IT集成体系的建设,一些名词解释如下:
OP2OP
传统集成领域最熟悉的,本地预置应用之间的集成
OnPremise2Cloud
本地应用和云端应用之间的集成
Cloud2Cloud
云端应用之间的集成
B2B
同外部业务伙伴之间的集成
User2OP
到本地应用的用户访问集成
User2Cloud
到云端应用的用户访问集成
Thing2OP
本地物联网集成
Thing2Cloud
云端物联网集成
咱们先从最熟悉的OP2OP谈起,怀旧一下,贴一张当年《BIT100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教材的目录:
通过图中的RFC,可以实现ABAP与Java、ABAP与.net之间的互通(教材《BIT526 Dev. BAPI-Enabled Web Apps with Java》、《BIT528 SAP .NET Connector Programming》),在当时来讲,解决了绝大多数的集成需求。
随着Web Service的发展,SOA兴起,SAP顺势推出了NetWeaver平台,沿用至今,现在仍然是S/4 HANA重要的底层技术平台。在NetWeaver框架体系下,系统集成由点对点向总线式发展,后面就出现了大家熟悉的NetWeaver Exchange Infrastructure(XI) à Process Integration(PI)à Process Orchestration(PO),产品演化的过程中, 融合了BPM、B2B、微服务等理念,将业务流和数据流实现在统一平台中。
SAP Process Orchestration是本地部署解决方案中解决集成问题的重要工具,但是就像上文所说,OP2OP在今天只是众多场景中的一个,我们还需要考虑OP2Cloud,甚至Cloud2Cloud。这样,我们在云端就需要一个类似Process Orchestration的工具,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集成场景选择,这就是SAP Cloud Platform Integration(CPI)。
从系统截图可以看出,SAP Cloud Platform Integration的技术实现思路基本与Process Orchestration一致,我们也可以初步简单的把CPI理解成一个「云端的PI」。
对于不同集成工具的选择,有借鉴的思路可以参考。比如OP2OP场景,Process Orchestration更合适一些;Cloud2Cloud场景,就应该选择Cloud Platform Integration。但是两者之间也有重叠的使用场景,例如OnPremise2Cloud。应该说,我们根据系统的整体环境、技术路线、总体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来选择用哪一个更合适,又或者是两者共同使用。
我们在很多场合中,经常会听到「无缝集成」这一说法,例如「XX解决方案和ERP无缝集成」。这个说法本身带有了很多修饰的意味,从技术本身来讲,同构和异构系统都是通过API的方式,或许有private API和public API,但是都不会造成技术上的太大区别。所谓的「无缝集成」,SAP实现的方式是通过开箱即用的「集成内容包」,把常用的场景一个个提炼出来,提前预置在「集成内容包」当中随软件一起发布,这样我们在使用的时候就可以进行快速的复制或者参考,减少工作量。早在NetWeaver XI时代,与之配套的就有XI Content,解决针对于ECC的快速集成;同样在Cloud Platform Integration中,也提供了Cloud Integration Content,面向S/4 HANA以及SAP SaaS应用的快速集成。
下图以on-premise S/4HANA和SAP SuccessFactors为例,我们可以看到通过Cloud Platform Integration快速实现的集成场景。
前面讲的很多内容都是从企业内部信息化的角度出发,那么,对外的应用该如何考虑集成呢?我们是否会搭建一些B2C、B2B、或者是IoT的对外应用?从技术栈来看,企业应用和互联网个人应用的侧重点仍然会保持差异化,但是很多方面二者又在相互渗透,比如在集成领域,我们不去纠结SOA与微服务的矛盾点,而是应该去找到各自适合的场景,一起发挥效果。
在对外集成的场景下,早期实现的方式是通过EDI,SAP也很早就把EDI包含在了PI的功能组件当中。今天我们谈的场景是API经济,例如企业把内部的制造工厂、产品等物理资产数字化,把企业拥有的数据、服务和业务能力以API的形式开放给生态系统各参与方,实现业务能力的互联互通,各参与方共赢的新的价值网络。实现API经济的技术基础之一,就是需要有一套统一的API管理平台,SAP的解决方案就是Cloud Platform API Management。
API Management把所有企业内部的应用都当做是API Sources,无论是本地应用还是云端。它提供了例如API开发、注册、版本管理、转换、API交通流量管理、安全、监控、分析等等一系列的能力,然后统一在云端以REST API的方式对外发布,提供给生态系统的各参与方去消费使用。下图中列举了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就是API的交通流量管理,以限流限频的方式把内部的API发布出去,根据特定的条件限制它的使用次数和频率。
-
SAP
+关注
关注
1文章
385浏览量
21678 -
集成技术
+关注
关注
0文章
24浏览量
10958 -
RFC
+关注
关注
0文章
16浏览量
10119
原文标题:SAP集成技术发展之路(上)
文章出处:【微信号:sapdaily,微信公众号:SAP天天事】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