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站在台风口上,猪也能飞起来”,这是创始人雷军总结小米成功的名言。几年过去了,“跟风”的互联网手机战场一片哀嚎,而小米却敲开了港交所的大门,外界风传估值千亿美元。
这似乎是一个完美的故事,但质疑也随之而来。关于小米到底是一家硬件公司还是一家互联网公司?5%的硬件综合净利润率到底在手机圈甚至是硬件圈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这些问题这几天也成为行业中热议的话题。
“小米不是单纯的硬件公司,而是创新驱动的互联网公司。”雷军在招股书中的公开信里写道:小米是一家以手机、智能硬件和 IoT 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公司,永远坚持硬件综合净利率不超过5%,一旦超出部分,都会回馈给用户。
对此,一些国产手机的相关负责人低调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OPPO的一名内部人员对记者表示,从业务收入构成来说,小米的主营业务依然是硬件,没有硬件的支撑,互联网的故事很难说得起来。仅以手机行业来说,大家如果更多的在关注市值,而不是一家企业的产品和服务,这本身是有问题的。
“OPPO不会过多地关注财务报表,以防止动作变形。”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OPPO副总裁吴强对记者说。
荣耀的总裁赵明甚至在公开场合表示,如果荣耀能够做到这个(5%)的净利润水平,就很开心了。在大多数时候,国产手机厂商依旧在利润水平线附近浮动。荣耀是华为内部用以“狙击”小米而独立的品牌。
“事实上,在国产智能手机份额不断攀升的今天,能够达到5%水平线的手机厂商依然凤毛麟角。”研究机构Canalys研究分析师贾沫对记者表示,虽然采用互联网模式营销,产品类别中IoT与生活消费产品增速也非常亮眼,但目前小米的主要收入依旧是手机业务。从某种意义上,小米这么说的用意是想表明它的商业模式,不是单纯靠硬件挣钱。
争议“5%硬件综合净利润率”
硬件企业的净利润率到底有多少?这个问题在行业中几乎有一个公开的答案。
以几个纯硬件企业的净利润率为例,都在5%以下。拿家电行业对比,记者查阅财报信息时发现,海信电器2017年净利润为9.4亿元,净利润率为2.85%。TCL净利润35.34亿元,净利润率3.17%。青岛海尔一季度营收为205.86亿元,净利润8.5亿元,净利润率为4.05%。创维数码一季度净利润6745万元,净利润率为3.68%。
而在竞争白热化的手机行业更是如此,根据市场调研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在2017年公布的2016年全球智能手机利润情况来看,在2016年里,华为、OPPO和vivo占全球智能手机行业利润的1.6%、1.5%和1.3%,被视为利润微薄;以该数据报告中的华为9.29亿美元营业利润计算,其营业利润率约为3.2%。
“我们的毛利率12点左右,净利率是3个多点,手机行业并不是一个利润高的行业。”闻泰科技的一名内部人士对记者如是说。闻泰科技(600745.SH)是国内最大的ODM厂商,其客户主要为国内外的手机品牌商,包括小米的红米系列。
对于小米在上市前夕“划下硬件利润红线”,有不愿意具名的国产手机厂商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这更像是对资本市场的喊话,以证明小米不是依靠硬件获利的传统硬件厂商,但是言辞不够谨慎,有些过了。
那么小米到底赚不赚钱?作为“横跨”硬件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商业公司,小米的盈利能力无疑外界最为关心的话题。
从招股书来看,小米的营收业务板块有4个,分别是智能手机、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互联网服务及其他。而在2017年,小米来自智能手机行业的收入为805.63亿元,占总收入的比例为70.3%。来自IoT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营收为234.47亿元,占比为20.5%;来自互联网服务的营收为98.96亿元,占比为8.6%。
虽然小米智能手机业务占营收的比重在逐年下降, 截至2015年、2016年及2017年12月 31日止年度,智能手机部分分别贡献小米总收入的80.4%、71.3%及70.3%,但小米的大部分收入目前依然来自智能手机的销售。
而小米2017年的智能手机均价为881.3元每台,2016年为879.9元每台,毛利率却在一年内从72亿元增长109%至2017年的152亿元,智能手机部分的毛利率从3.4%提升至8.8%。对于原因,小米在招股书中解释是由于产品组合变动。
存疑的是,从财务角度看,小米手机的销售从5540万台手机增长到9140万台,销售手机数量增幅是65%,但成本增幅是26.7%
贾沫对记者表示,小米需要确保其核心业务,即手机产品业务保持稳健增长,同时继续对互联网业务进行扩张,但总体来看,随着研发投入的加大,小米的利润率依然会承受较大的压力。
加剧的智能手机竞争
近日,IDC刚刚发布了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全球销量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第一季度智能手机出货量自2013年第一季度以来首次低于1亿,而全球智能手机厂商第一季度出货量3.361亿台,下降2.4%。
而小米,依靠在海外尤其是印度市场复制低价模式,也取得较大增长。但在国内市场上,小米这两年的销量并没有明显变化,互联网手机第一的位置让位荣耀。在竞争白热化的中国市场,头部企业之间的“攻城拔寨”也没有给它留下更多的空间。
对于未来增长能否持续,小米在招股书中也做了“风险预警”,“我们无法保证我们日后能赚取利润。此外,我们预计日后成本及开支金额会增加,原因是之一是业务、用户群及分销网络持续扩张;其二持续投资技术基础设施及网络;第三是持续扩大用户群使得销售及推广开支增加;及推出其他新产品及服务可能产生前期成本,改变现有收入及成本结构,押后我们实现盈利的时间。倘我们不能维持或提高经营利润率,日后可能持续亏损。”
同时,根据招股书中小米现金流量表显示,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逼近负10亿元,同时,小米原材料及制成品去年分别增加22亿元和51亿元。对此,小米的解释为“预期需求强劲,我们为此增加存货,使得存货应付款项及许可费增加。”
从现实的角度来说,主业手机上的竞争在短期内依然是小米生态面临最大的挑战。
“由于手机的技术发展已非常成熟,因此未来手机的发展将不会局限于硬件,而是靠周边产品的绑定或是应用软件的创新来吸引人气。”集邦咨询行动式记忆体研究经理黄郁琁对记者如是说。
西南电子泛半导体研究员陈杭也认为,小米最大的看点不在于已经红利殆尽的移动互联,而是拿到了下一个时代IoT的船票。包括运动手环和电饭煲等众多互联网连接设备正在带动小米的互联网业务收入持续增长。
但硬件与软件之间的联动效应目前仍没有已经成功的案例。作为互联网手机曾经的“拥护者”,360创始人周鸿祎曾表示,很多公司做硬件,过于希望按照互联网公司来做估值,去追求“市场规律”,“但硬件产品迭代速度,以及用户的积累速度都很难和软件相提并论。就算是再简单的小硬件,如果卖出去100万个,对你的供应链、铺货、物流都是巨大考验。我原来鼓吹过硬件应该免费,现在再说这话就打脸了。”
“这似乎又回到了那句话,互联网服务的增长还是脱离不了硬件本身,硬件的销量决定了互联网产品的想象空间。”上述OPPO内部人员对记者说。
-
OPPO
+关注
关注
20文章
5219浏览量
78665 -
小米
+关注
关注
69文章
14306浏览量
143685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