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前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正式入职紫光集团,担任联席总裁一职,直接向董事长赵伟国汇报,主要协助董事长管理集团芯片产业的业务规划与发展。除此之外,业界传出刁石京将会陆续出任长江存储、紫光国芯、紫光展锐董事长或联席董事长职务,成为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最佳左右手,协助打造“中国芯”。
刁石京是中国ICT领域的灵魂人物之一,在ICT领域拥有超过30年经验,除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身份以外,他还兼任核高基重大专项实施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全国信息技术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音频视频及多媒体系统与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工信部电子科技委副主任委员、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委员等职务。
业界认为,刁石京的加入意味着未来的紫光集团也将跟着转型,将逐渐成为国家专注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投资平台,从3D NAND存储器、移动通讯芯片、自有品牌的存储产品,以及云服务领域。刁石京未来会接手紫光集团旗下所有芯片相关业务,包括长江存储、紫光国芯、紫光展锐等,出任这些子公司的董事长或是联席董事长职务,为赵伟国分担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责大任。
在此之前,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彭红兵已经出任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兼长江存储监事会主席。
至此,在紫光集团内部,向董事长赵伟国直接汇报的联席总裁已有4人,分别是:
刁石京,主管芯片板块。
于英涛,主管云网板块,曾任中国联通销售部总经理,现任紫光集团联席总裁、新华三集团总裁兼CEO、紫光股份董事长。
王慧轩,主管金融板块,曾任人保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现任紫光集团董事、联席总裁。
李明,管政府关系、行政和品牌,曾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中心副主任、信息办主任,现任紫光集团联席总裁。
这也意味着,紫光集团新的顶层管理架构已经基本搭建完成。
当然,作为中国在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国家队,紫光集团及其旗下各家公司,都还会不断有新的大将入盟。比如,前中兴通讯执行副总裁曾学忠出任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紫光展锐CEO,前联通运营公司副总裁韩志刚出任新华三联席总裁等重磅人事动作,都曾在业内引发轰动。
此外,紫光控股(00365.HK)以增资方式出售紫光芯云51%股权,增资2.11亿元。增资交易完成后,紫光芯云的注册资本将增至4.05亿元(以最后工商变更情况为准)。其中,UnisplendourInvestment及芯鑫融资租赁分别持有紫光芯云49%及51%的股权。(来源:搜狐科技)
2. 中芯国际与大基金等投资成立半导体产业基金
为了制造中国“芯”,各方在持续发力。5月3日,中芯国际发布公告称,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上海尧芯等企业共同出资成立半导体产业基金,基金总额达16.16亿元。基金成立后,将主要用于支持半导体及相关企业发展。
业内认为,中芯国际联合国家集成电路基金成立半导体产业基金将有示范作用,继而撬动更多的资本投入到相关的行业中,助力我国半导体行业的加速发展。
公告显示,5月2日,上海尧芯作为普通合伙人与国家集成电路基金、中芯国际全资子公司中芯晶圆及作为有限责任合伙人的联力基金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出资16.16亿元成立中国半导体产业基金,其中上海尧芯出资1616万元、国家集成电路基金出资8亿元、中芯晶圆出资1.65亿元、联力基金出资6.35亿元,上海尧芯旗下盈富泰克负责基金的日常管理。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此次成立的半导体产业基金的四个主体,仅中芯晶圆为实体高端制造业企业,而上海尧芯、国家集成电路基金、联力基金均为基金机构,这就意味着中芯国际将从基金成立中获益,并撬动更多的资本。
据了解,中芯国际总部位于中国上海,在国内的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以及意大利拥有晶圆厂,还在美国、欧洲、日本和中国***地区设立行销办事处,已经形成完备晶圆制造产业链。(来源:北京商报)
3. 大基金二期接近完成、化合物半导体成三大重心之一
据外媒报道,中国“大基金”接近完成190亿美元二期募资。由于贸易紧张局势加剧,目前计划增加该行业的整体投资。大基金已接近宣布成立一个新基金,专注于扶持本土芯片生产及技术。其中,化合物半导体是这支新基金重点关注的三大领域之一。业内表示,化合物半导体主要包括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等一系列非硅半导体材料。从2016年的统计数据来看,砷化镓是全球化合物半导体应用领域最主流的产品,占据半导体应用领域最主流的产品,约占据79%的份额。5G、3D感测和汽车电动化是行业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机构预测化合物半导体行业规模到2025年将达到673亿美元。有研新材作为国内靶材等半导体材料的领袖企业之一,同时也是国内水平砷化镓最大的供应商。云南锗业子公司云南鑫耀半导体成功投产2-6英寸半导体级以及半绝缘体砷化镓晶体和衬底,目前砷化镓单晶片产能为80万片/年。(来源:银河证券)
4. 厦门将设立500亿元投资基金
《厦门市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于日前出台,涵盖了厦门市发展集成电路的投融资政策、支持领域、人才补助和科研扶持等各类标准。
产业发展,资金先行。厦门市将设立规模不低于500亿元的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通过母基金引导社会资本、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等跟进。
《细则》对产业高端人才、核心高管、紧缺专业毕业生等都制定了不同的补助标准。经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简称IC领导小组)认定符合《厦门市集成电路产业高端人才评定标准》A类、B类、C类集成电路高端人才分别享有一次性安家补助100万元、50万元、30万元。
对于集成电路产业相关紧缺专业毕业生,也给予一定的安家(租房)补助。《细则》明确,各类毕业生来厦集成电路企业就业安家(租房)补助标准为:本科生800元/月(400元/月),硕士生1200元/月(600元/月),博士生2000元/月(1000元/月)。
《细则》明确,重点支持集成电路企业(单位)与国内外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在厦门共建微电子领域人才培养基地。经认定为市级产业技工培养基地的,给予每个基地不少于50万元补助。经市里认定为示范性公共实训基地的,按照基地购置设备及装修费用的30%给予补助,单个基地最高补助500万元。
配套补助方面,由IC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推荐申报并获得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等资金支持的集成电路类项目,给予50%的配套支持,额度超过1000万元的,按1000万元予以补助。获批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的,给予补足1000万元的奖励。
经IC领导小组认定、在厦设立研发总部(研发中心)或分中心,经市科技局备案、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集成电路企业(单位),按照其来厦后,非市财政资金购入研发设备等实际投入的30%予以补助,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2000万元。(来源:厦门日报)
5. 安徽出台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明确5项重点任务
为培育和促进半导体新兴产业发展,安徽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安徽省半导体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1年)》。
《规划》的出台,对于培育壮大半导体产业骨干企业,构建具有安徽特色的半导体产业链,推动重点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带动安徽省汽车电子、新型显示和家电等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和壮大经济增长新动能。
《规划》提出,到2021年,全省半导体产业规模力争达到1000亿元,产业链相关企业达到300家,打造以合肥为核心,以蚌埠、滁州、芜湖、铜陵、池州等城市为主体的产业发展弧,构建“一核一弧”的半导体产业空间分布格局。
《规划》明确了未来3年安徽省半导体产业发展的5项重点任务:
一是壮大芯片设计业规模。大力发展面板显示及触控驱动芯片、汽车电子芯片、家电芯片、微机电系统传感器、高端电力电子功率器件等专用芯片设计,引导芯片设计企业与整机制造企业协同开发。
二是增强芯片制造业能力。立足当前,加快推进存储芯片先进技术研发和产品规模化生产。瞄准国际集成电路龙头企业,积极引进下一代先进工艺、大尺寸晶圆生产线,推动高端制造。
三是提升封装测试业层次。大力发展凸块、倒装、晶片级封装、硅通孔等先进封装技术,支持建设先进封装测试产线和封装测试技术研发中心。
四是大力发展相关配套产业。吸引聚集一批靶材、基材、专用液体和专用气体等电子化工配套企业。进一步扩大半导体硅材料、引线框架、溅射靶材等基础材料的优势地位。
五是推动重点领域应用。在新型显示、汽车电子、计算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推动产学研用结合,逐步形成芯片设计制造和应用的联动发展,实施家电核心芯片国产化工程。(来源:科技日报)
6. 小米正式递交港股IPO申请
5月3日,小米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IPO申请,这将是今年全球最大规模IPO。招股书显示,中信里昂证券、高盛、摩根士丹利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兼联席牵头经办人。
小米近三年的财务数据体现了业务的飞速增长。招股书披露,小米2015年至2017年收入分别为668.11亿元、684.34亿元和1146.2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67.5%;经营利润为13.73亿元、37.85亿元和122.15亿元,2017年同比增长222.7%。
招股书披露,小米计划将IPO募集资金30%用于研发及开发智能手机、电视等核心产品;30%用于扩大投资及强化生活消费品与移动互联网产业链;30%用于全球扩展;10%用作一般营运用途。
小米董事长兼CEO雷军在招股书的公开信中向所有现有和潜在的用户承诺:“从2018年开始,每年小米整体硬件业务(包括智能手机、IoT及生活消费产品)的综合净利率不会超过5%。如有超出部分,我们都将回馈给用户。”公开信息显示,2017年苹果整体业务净利率为21.1%,华为整体业务净利率为7.9%。即便是公认净利率较低的家电行业,海尔为6.6%,美的为7.7%,都高于5%。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在股权结构上,执行董事、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雷军持股比例为31.4%,如计入总股本ESOP员工持股计划的期权池,则雷军的持股比例为28%。
具体数据上,雷军持有31.4124%的股份、林斌持有13.3286%、黎万强持3.2375%、黄江吉持3.2375%、洪锋持3.2207%、许达来持2.9312%、刘德持1.5494%、周光平持1.4317%、王川持1.1149%、晨兴集团持股17.1931%,其他投资者持有21.3430%。(来源:集微网)
7. ARM中国合资公司正式运营中方占股51%
新浪科技讯北京时间5月1日晚间消息,《日经亚洲评论》网站今日援引多位知情人士的消息称,ARM中国合资公司已于4月底投入运营,并接管ARM在中国市场的业务。
这些知情人士还称,该合资公司还计划在中国A股上市。报道称,该合资公司名为“Arm mini China”,总部设在深圳,中方投资者占股51%,而ARM拥有剩余49%的股权。该合资公司将接管ARM在中国市场的所有业务,包括授权和版税业务。
目前尚不清楚该合资公司的定价结构是否与母公司ARM有所差别,以及有多少员工被转移到合资公司。
另外,该合资公司还计划在中国进行IPO(首次公开招股)。4月初曾有报道称,ARM中国合资公司最快将在年内登陆A股市场。(来源:新浪科技)
8. 台积电两岸布局不受中美贸易战影响,南京厂近期提前量产
中美贸易大战甚嚣尘上,但台积电仍照公司既有布局蓝图,同步加快两岸布局。台积电预计,未来五年每年资本支出都会超过百亿美元,且先进制程集中在***,除加速7纳米量产,5纳米试产脚步也会加快。
台积电表示,目前美国提出的观察名单,并没有半导体领域,甚至相关电子产品都不在名单上,因此影响很小,若真的效应范围扩大,由于台积电是全球芯片厂重要代工厂,市占率也是全球最高,预期对台积电影响将会很小,但台积电会密切关注后续发展。
台积电两岸布局未受中美贸易大战而改变,南京厂提前在近期量产出货,正式启动在大陆第一座16纳米制程12英寸晶圆生产。(来源:集微网)
9. 日月光控股正式挂牌上市,日矽并购完成
2018年4月30日,日月光在发迹的高雄K1厂,举办日月光投资控股公司揭牌典礼。同日,日月光投控(3711)正式挂牌,日月光(2311)与矽品(2325)两家于同日下市。日矽并购案一波三折,总算结成硕果。
以日月光最后收盘价新台币44.5元计算,根据日月光以普通股1股換0.5股的换股比例,日月光投控挂牌参考价为新台币89元。日月光投控以每股新台币51.2元收购矽品普通股。
日月光投控董事长、副董事长分别由日月光董事长张虔生、副董事长张洪本担任。股本为新台币431.84亿元。
日月光和矽品及将以平行兄弟公司架构,维持公司存续、名称及现有独立经营及运作模式,并留任各自经营团队及员工,组织架构、薪酬、相关福利及人事规章制度不变。
张虔生表示,未来日月光与矽品将以控股公司作为平台,不仅可有效整合集团内部资源,也有利于组织决策,达到后端整合、前端专业分工的效益,将可同时提升两家公司之竞争力,让日月光可以继续稳坐全球半导体封测龙头的宝座。日矽在宣布将联合后不仅没掉单,且目前产能均满载,因此联合后的首件大事便是扩产,并于高雄动土兴建K25厂。张虔生认为,半导体产业已是成熟产业,未来10年将大者恒大,强化竞争力是唯一发展之道。日月光与矽品结合后合计将取得封测业高达9成利润,在强强联手下,将取得更高市占率。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374文章
11290浏览量
360202 -
台积电
+关注
关注
43文章
5594浏览量
165947
原文标题:一周"芯"闻集锦
文章出处:【微信号:cjssia,微信公众号:集成电路园地】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