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芯国际目标10年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国产设备进芯片生产线却举步艰难

dKBf_eetop_1 来源:未知 作者:steve 2018-05-09 17:49 次阅读

2002年在北京建立首条生产线后,中芯国际就踏上了一条争分夺秒、无从喘息的赛道。

以中芯国际为代表,我国芯片产业高端装备和材料正经历从无到有填补产业链空白的跃升,制造工艺与封装集成由弱渐强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在“刀头舔血”的艰难追击中,我国集成电路制造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从2000年时相差4、5代缩短至相差1到2代。

刻蚀机、离子注入机、化学机械抛光机、快速热退火设备……在这些芯片生产线的关键位置,国产设备占据的席位终于从1%提升到了15%——这是过去七年间,中芯国际国产化设备交出的成绩单。

当中芯北京总经理张昕拿到这份经过严谨统计计算的数据后,他轻吁了一口气,“苦心经营这么些年,总算开花结果了。”

在中芯国际工作多年的老人儿都清晰记得,十多年前中芯国际在京投产时,大到生产线设备,小到螺母、螺丝钉,都是进口的。当时,集成电路生产线上刻蚀机、氧化机、薄膜、光刻、离子注入等关键设备,一直都由欧美日少数公司掌握。

投资一条芯片生产线,动辄要投资几十亿美元,除了厂房、基础设施建设,购买先进设备是产线投入中的大头。可是,国内厂商不掌握先进生产设备技术也就意味着, “投资10块钱,9.8块钱都花在了国外。”

除了“别人吃肉自己喝汤”,芯片生产核心设备受制于人更为严重的后果是,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的发展进程都要受垄断技术、设备的发达国家牵制。

“想买设备,一等等上一年半载、甚至两年,拿钱也得等着,人家得先给美国、日韩那些巨头供货。”北方华创副董事长耿锦启说。对于技术迅速更新的芯片产业来说,多等两年,就意味着芯片产品的技术要慢至少一代。

重压之下,国产设备的攻坚进展却十分缓慢。“刚接到攻克刻蚀机国产化任务那会,我连刻蚀机长什么样都没见过。”耿锦启回忆。

国产设备进芯片生产线,为何这么难?

有同行拿芯片制造装备中的刻蚀机打了个比方:人们在米粒上刻字,能刻200个已是极限,而等离子刻蚀机的加工工艺,相当于要在米粒上刻10亿个字。而另一款更难做的光刻机,全球90%以上这种设备都由一家荷兰公司垄断。光刻机对精密化等技术的严苛要求,从一个侧面细节就能了解:该公司所有的光刻机在交付给客户时,都由公司机组人员护送空运上门,并手把手完成安装调试,中途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影响设备使用。

2008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2专项成立,组织“产学研”联合开发,由行业龙头企业中芯国际等牵头,向世界先进的28纳米等芯片技术节点攻关,并推动装备国产化。北京市作为组织牵头单位,对项目承担单位予以资金扶持。中芯国际、北方微电子、七星华创(北方微电子、七星华创后重组为“北方华创”)、中科信公司等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站在了一起,开始了联盟式的集体攻关。

“有一千个理由做国产化,也有一千个理由不做国产化。”对张昕来说,推动国产化进程,难度远非“啃硬骨头”所能形容,简直是“刀口舔血”,必须冒着良品率上不来的巨大经营风险展开工艺磨合和改进。

今年,中芯北京二期的另一块新厂房还将有大批设备进厂,并在明年逐渐实现满产。满产后,中芯位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全部生产线将具备12万片产能,成为整个中国大陆12英寸晶圆生产水平最高、技术最先进、规模最大的芯片生产基地。

另据了解,中芯国际14纳米芯片计划2019年上半年将在上海投产。14纳米,正是目前全球领军企业如今已实现量产的先进技术节点。

“我们和国外最先进水平的差距是一到两代技术节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投促局副局长李冬明说。“力争用10年时间进入全球第一梯队”——在近日举行的一场内部会议上,中芯国际董事长周子学也披露了中芯未来发展的“小目标”。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中芯国际
    +关注

    关注

    27

    文章

    1417

    浏览量

    65267

原文标题:中芯国际小目标:10年进入全球第一梯队,但设备基本靠进口!国产设备进芯片生产线,为何这么难?

文章出处:【微信号:eetop-1,微信公众号:EETOP】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商汤日日新·商量大模型位列国内大模型第一梯队

    刚刚,中文大模型测评基准SuperCLUE发布《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评202410月报告》。
    的头像 发表于 11-08 15:38 241次阅读

    友达光电的Micro LED生产线预计2025启动量产

    友达光电正全力打造全球顶尖的4.5代Micro LED生产线,预计今年10月竣工,旨在引领Micro LED市场潮流。该生产线计划于2025
    的头像 发表于 10-28 14:50 620次阅读

    云知声山海大模型位居全球大模型第一梯队

    SuperCLUE发布《中文大模型基准测评2024上半年报告》,报告选取国内外有代表性的33个大模型在6月份的版本,通过多维度综合性测评,对国内外大模型发展现状进行观察与思考。
    的头像 发表于 09-12 14:41 549次阅读

    焊接生产线由哪些部分组成

    焊接生产线是现代工业制造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其高效、精准的特点使其在汽车制造、船舶建造、重型机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今天跟随创想智控焊缝跟踪系统小编起了解焊接生产线由哪些部分组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8-01 16:39 281次阅读

    GenAI IaaS增速惊人,商汤科技跻身第一梯队

    ,与火山引擎、阿里巴巴共同跻身2023下半年中国GenAI IaaS服务厂商TOP 3,以显著的市场份额优势位居GenAI IaaS领域的第一梯队
    的头像 发表于 07-30 11:00 716次阅读
    GenAI IaaS增速惊人,商汤科技跻身<b class='flag-5'>第一梯队</b>

    国产大模型第一梯队玩家,为什么pick了CPU?

    AI从“烧钱游戏”变为“普惠科技”,正是AIGC产业应对算力门槛,推动规模化应用落地的关键招。未来,随着技术创新和生态完善,这模式还将为更多企业创造价值,为产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的头像 发表于 07-10 20:13 309次阅读
    <b class='flag-5'>国产</b>大模型<b class='flag-5'>第一梯队</b>玩家,为什么pick了CPU?

    小米国际业务副总裁辞职!全球第一目标尚未实现

    2021底,小米对国际业务部实行改革,合并多个部门,组成国际“销售部”,由向征主管,同时向国际业务部总裁卢伟冰报告工作。向征在执掌期间,小米在海外市场的地位较为稳固,虽未能实现雷军提
    的头像 发表于 05-18 14:49 687次阅读

    曝华为Mate 70将迎重大突破,性能重回第一梯队!

    会很明显,将重回第一梯队,而最快9月份发布。 此外,华为Mate 70系列的备货量相比Mate 60系列将有显著提升,预计增长幅度在40%至50%之间。 这意味着相较于Mate 60系列的供应紧张情况,Mate 70系列的市场供应压力将大为缓解。 在这之前,就已经有消息称,华为的新麒麟CPU已调试很好,
    的头像 发表于 05-17 09:22 344次阅读

    第三代“香山”RISC-V 开源高性能处理器核性能进入全球第一梯队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开源芯片研究院共同创新,成功推出第三代“香山”开源高性能RISC-V处理器核,这也是首个基于开源模式、采用敏捷开发方法、多方协作开发的处理器核,其性能表现跻身全球前列
    的头像 发表于 04-25 15:37 1395次阅读

    2024全球与中国自动方向电压转换器行业总体规模、主要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竞争程度分析 2.9.1 自动方向电压转换器行业集中度分析:2023全球Top 5生产商市场份额 2.9.2 全球自动方向电压转换器第一梯队
    发表于 03-29 16:25

    2024全球与中国7nm智能座舱芯片行业总体规模、主要企业国内外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类型及应用 2.9 7nm智能座舱芯片行业集中度、竞争程度分析 2.9.1 7nm智能座舱芯片行业集中度分析:2023全球Top 5生产
    发表于 03-16 14:52

    三星显示斥资打造全球首条8.6代IT OLED生产线

    生产线由三星显示通过对原有L8生产线进行升级改造而来,是全球规模最大的OLED生产线。这也是三星第六条OLED生产线,投产后将打造出
    的头像 发表于 03-10 14:54 1906次阅读

    辉能科技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正式投入运营

    近日,辉能科技宣布全球首条固态电池生产线已正式投产。
    发表于 02-27 09:39 1426次阅读

    英发睿能N型TOPCon电池测试效率达26.61%,行业第一梯队

    报告。此次报告结果显示,英发睿能N型TOPCon双面电池测试效率达到了26.61%,再次刷新历史记录,跻身行业效率第一阶梯。   01 乘风破浪 距上次英发睿能电池效率升级仅过了短短个月时间,N型TOPCon电池效率便再次突
    的头像 发表于 01-18 15:13 674次阅读
    英发睿能N型TOPCon电池测试效率达26.61%,行业<b class='flag-5'>第一梯队</b>

    动联科介绍陀螺仪发展之路,阐述MEMS陀螺仪优势

    动联科MEMS传感器芯片已达到导航级精度,是目前国产最优性能的硅基MEMS惯性传感器,主要技术指标与国际主流厂商处于同一梯队,在高性能硅基
    的头像 发表于 01-16 16:00 113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