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北京车展上,爱驰汽车携两款量产车亮相。包括基于MAS平台打造的首款车型U5 ION。U5 ION是一款智能化电动SUV,采用上钢下铝的轻量化车身,将配以新一代的集成电驱系统,电机、减速器,电控系统高度集成化和小型化,并配备AI-Power续航能量包、自动无线充电等黑科技。通过毫秒级的掌脉技术、生物识别技术为用户形成唯一的生物ID,自动驾驶水平可达到L2。
另一款首次露面的电动跑车—RG Nathalie,其主要由德国子公司负责研发,产品本身大量运用碳纤维等轻量化材质,采用四驱电机技术,续航里程将达到1200公里,在2.5秒内达到100公里/小时,最高时速为300公里/小时。
爱驰汽车的诞生也是在行业大背景下充分思考的结果,我们是如何思考的?爱驰汽车将在两大核心技术领域实现领先与突破,其中之一便是代表未来智能网联趋势的人工智能科技。
5月4日-5日,在上海举办的高工智能汽车开发者大会上,爱驰汽车前瞻技术副总裁丁华杰阐述了AIWAYS,AI ON THE WAY的企业理念。
首先智能驾驶带来的社会效益,我们看到前段时间包括UBER的车出了事故,前天谷歌的一辆车又被追尾了,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在质疑,智能驾驶是不是不安全,这个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们看到目前全世界每年大概因为交通事故死亡的人口大概120万,94%的交通事故是驾驶失误造成的。自动驾驶是通过机器降低人为失误的产生,这是对行业来说是一个改善驾驶安全的趋势。
再看看出行方式的变化,我们过去是选择出租车,后来就是找代驾,现在最明显的交通方式是通过滴滴、美团等等共享出行平台去打快车、专车、出租车,这几年发生的变化非常巨大。
从2015到2019年,滴滴等私家车共享模式开始兴起,整个车辆的拥有变成了共享,使得传统黑车市场开始规范化,同时去提升用户的乘坐体验变成一种趋势。目前来看,2025年之前共享出行仍然是主要趋势,包括车企、移动出行公司都在快速推进共享车辆运营。2025到2027年,这个时间点随着智能汽车技术的发展,开始变成了车找人,包括即需即乘、自动驾驶、智能泊车以及与智能交通的深度融合。
在2027年之后,智能驾驶+共享出行就是最大的趋势,并逐步演变为“车辆即服务”的模式,这对传统汽车行业带来了非常大的影响。
爱驰汽车作为新势力造车公司来讲,我们的初心还是让出行生活更美好。
这背后,首先是政策支持。比如,率先开始自动驾驶路测的美国。2017年9月12日,美国交通部 (DoT) 发布了一份名为《自动驾驶系统 2.0:安全愿景》的自动汽车开发指南。旨在鼓励自动驾驶汽车技术的安全开发、测试与部署,而非制造阻碍,不断发展并最终实现安全的交通移动出行未来。
中国政府在年初的时候发布了中国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到2020年智能汽车(L2及以上)新车要占到50%,中高级智能汽车(L3及以上)市场化应用;2025年高级别智能汽车(L4及以上)规模化应用。
此前,行业之前都在争论L3还要不要上,L4还要不要做?什么时候做比较合适?其实,距离L3开始市场化应用,还有两年半不到的时间。
整个人工智能产业链,初创企业百花齐放,每年都会有新的企业加入。从美国到中国非常多的企业在做,包括技术层面、硬件、软件都在快速的发展,去争取在未来万亿级的市场中有自己的一块领地。
传统供应商巨头也非常发力,不管是博世、大陆、德尔福等等,大家都在布局。这其中,我们特别要关注车规级和成本可控的要求,不管是低功耗的计算平台、激光雷达和毫米波雷达结合视觉的深度学些算法、与地图、位置信息的完善融合。
再看资本层面,它是一个催化剂,加速行业变化,加速技术的创新和产品的落地。我们看到另外一个层面就是生态平台,比如在中国,百度牵头的Apollo平台。
那么在百家争鸣的智能驾驶时代,我们应该如何找到适合自己的定位?爱驰汽车的定位就是高阶储备、降维应用、专有平台。
爱驰汽车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个是在技术积累上我们是高阶储备,在储备的过程中考虑如何去应用(这是每家OEM厂商要思考的问题),很多自动驾驶技术不一定要等到2025年,在这七年的时间里,我们会在量产车上降维应用。同时,市场不仅仅是传统的私人市场,还有B端客户,是不是都用同一个技术方案?这里面一定是基于不同的平台方案。
同时,在技术架构上爱驰汽车把智能驾驶定义为三横两纵。两纵是车载平台和基础设置,三横是基础支撑技术,包括高精度地图与高精定位、标准法规和测试评价;信息交互关键技术,包括V2X通信技术、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信息安全技术;车辆/设施关键技术,包括环境感知、智能决策和控制执行技术。
在具体的智能驾驶技术路线上,丁华杰认为,各传感器各有优势,但依赖单一传感器难以保证安全。“比如,Waymo自动驾驶系统包含冗余的备用计算系统,备用制动、转向系统,备用电源系统,备用碰撞检测、碰撞规避系统,冗余惯性测量系统。”
同时,在场景方面,全社会无人驾驶的商业普及有待时日,自动驾驶技术将在限定场景率先应用,如测试示范园区、固定线路、自动泊车、特种车辆等,逐渐拓展,分层递进。
丁华杰介绍,爱驰汽车的智能驾驶有一个称为“大小策略”。
大,就是明确的行业发展大趋势:汽车将成为智能终端设备,智能网联产业链日臻成熟。所以,整体的大环境一定是产业投资先行,车厂积极跟进。在具体的落地层面,OEM厂商一定是打造自己的核心技术架构,同时进行高阶智能驾驶功能技术储备,开拓平台化技术应用。
小,就是先从小场景开始验证自动驾驶,包括限定特定的服务场景,如旅游点接驳,停车场泊车、高速等。在用户方面,从种子用户推广到大众市场,把愿意科技尝鲜的车主人群作为种子用户积极培养。
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爱驰汽车完成了MAS、GES两个产品平台的搭建,基于这两个平台研发的产品也在北京车展亮相。
而在智能驾驶定位上,GES平台定位于高端需求、超级跑车,需要智能驾驶功能定制开发。MAS平台方面,已经发布的首款车型U5 ION,基于家用车型智能驾驶适配开发;同时还有一个平台则是针对最后一公里网约车、共享出行等特定场景高阶应用。
-
智能驾驶
+关注
关注
3文章
2521浏览量
48764
原文标题:高阶储备、降维应用、专有平台,爱驰汽车的智能驾驶思维 | GGAI视角
文章出处:【微信号:ilove-ev,微信公众号:高工智能汽车】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