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大庆国资委的账面上多了30亿元,这笔长达五年半的借款完璧归赵。
这30亿元借款,是大庆市多年前押下的赌注。2009年前后,中国汽车工业扶摇直上,而大庆石油产业已经走过峰值。大庆市希望帮助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完成对瑞典沃尔沃轿车的收购,从而实现沃尔沃工厂落地大庆。
这是大庆产业转型的惊险一跃。十年后,这次冒险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如今沃尔沃项目不但带来了可观的税收收入、撑起了大庆市的出口,而且令大庆看到了向高端制造业转型的曙光。
赌上30个亿
2009年前后,在广袤的中国大地,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着大发展,呈现出星火燎原之态。
当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300万辆,刷新历史纪录,首次跃居世界第一;菲亚特联手广汽、北汽收购萨博部分业务、PSA牵手长安、戴姆勒与北汽福田深化合作……中国与世界汽车工业齐头并进。
吉利控股集团(下称“吉利”)董事长李书福和他的吉利便是在这个时候寻求收购全球知名汽车品牌沃尔沃轿车的。
不过,2009年的吉利囊中羞涩,融资始终是吉利竞购沃尔沃项目的最大阻力。李书福团队发现通过银行贷款来筹集资金的道路晦涩难通,他们转而将希望放到了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上。
李书福团队先后与全国60多个城市的地方政府进行了洽谈。这样的过程并不顺利,在接连与北京、广州等城市的洽谈碰壁之后,留给李书福的空间越来越少。
与李书福接洽的大庆,同样面临两难。
2009年的大庆,原油产量勉强达4000万吨关口,自1997年以来,连续多年下滑;地方财政收入仅为145.5亿元。在金融危机、原油价格下跌等带来的巨大压力和不利影响下,大庆正在小心翼翼地寻找着产业机构调整的机会。
李书福需要的30亿元,超过了当年大庆财政收入的1/5。
刘忠旭是大庆决策过程的亲历者。一路陪伴大庆沃尔沃项目走到现在的他,如今成为了大庆国家高新区汽车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主任,是大庆市汽车产业的负责人之一。
刘忠旭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投资方案一下来,大庆市政府就紧急开会进行讨论。“我们请了北京多家调研机构的一批专家对这个项目进行了充分的论证。最后的结论是,无论是影响力、科技含量还是未来的市场发展,对大庆而言都是一个非常值得一试的项目。”
由此,大庆政府正式拍板,接下沃尔沃项目。
2009年末,大庆市国资平台以入股的形式提供了30亿的资金。12月22日,吉利万源注册资本做了变更,由原来的2000万元增至71亿元——收购的第一轮注资完成。
大庆和吉利签署过一份《股权质押协议》,该协议称,吉利集团全资子公司吉利凯盛自愿向大庆国资提供等值于30亿元人民币的北京吉利万源股权质押。大庆国资作为质权人将收取质押股权的全部股息、红利及其他所有利益;另外一份《投资合作协议》则详细阐述了大庆与沃尔沃之间的合作方式。两份协议的期限均为5年加上180天的宽限期。
正是有了大庆的30亿,李书福的收购沃尔沃计划才得以最终实现。
“对于大庆而言,拿出的这30亿股权合作收购,实际上就是对产业进行前期的扶持。当时我们也设立了股权退出的机制,合作收购—收购完成—在大庆建厂—股权退出。”刘忠旭进一步解释称。
如今的这30亿已经收回,大庆和吉利于2016年就完成了股权的退出程序。记者查阅工商信息发现,吉利万源的股东信息也于2016年从北京吉利凯盛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和大庆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变为前者100%持股。
2010年8月2日,吉利和沃尔沃的交割完成,大庆工厂的建设也被正式提上日程。2011年2月25日,沃尔沃方面宣布了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大庆与成都建立两个整车生产基地。
在吉利当年的融资过程中,上海与大庆是通过国资平台入股方式进入和退出的,而成都和张家口并没有入股权,只是通过政府担保贷款的方式为吉利筹得部分资金。而在筹建沃尔沃国内生产基地时,上海市嘉定国资委与大庆国资委通过入股吉利融资平台的方式,间接投资了大庆沃尔沃和张家口沃尔沃公司,还提供了政府担保贷款等其他支持。目前两家国资委都已退出。
2013年的8月,沃尔沃方面宣布,国产项目已经通过了各级政府的审批,此时距2010年8月吉利与沃尔沃的交割时间,已过去整整三年。
沃尔沃工厂敲定,大庆方面心头的一块石头也落地了。但大庆造车,作为一个几乎没有任何技术积累与市场资源的后来者,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一家零部件公司都没有”
“2011年,我们刚过来的时候,这里不光是一片空地,还是一片湿地,远处看就是一个湖。地表的水还会渗出来,所以我们必须要把水先吸干,然后再填充,这样的过程需要反反复复,才能把工厂建起来。”吕乐扬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回忆。
作为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吕乐扬是跟随沃尔沃来到大庆的第一批人,从前期考察到落地建厂再到顺利投产,一件事儿他都没有落下。
大庆平均每100平方公里就有一个湖泊,总计有200余个湖泊,有各类湿地680余万公亩,占全市幅员面积的1/5。
沃尔沃想要建厂投产,只能立足在湿地之上。
即便工厂的建设问题解决了,但汽车制造是从螺丝、铝板、座椅到发动机、变速器等零部件,逐个装配起来的。这些供应链不完备给了大庆沃尔沃工厂出了一个世纪性的难题。
“令人吃惊的是,这里竟然没有零部件公司,一家也没有。我们唯一看到的只有一家拖拉机厂。”前来大庆考察的吕乐扬头皮发麻,“都2011年了,怎么着也得有个几家吧。”
这样的现状给大庆工厂的顺利运营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也探讨过怎么直接和这里的产业进行合作,但是真的太遥远了。”吕乐扬表示。
在汽车行业中,有一个词“green field(绿地工厂)”,意思就是什么也没有,筚路蓝缕。而大庆沃尔沃工厂正是这么一个绿地工厂——工厂0个,体系供应商0个,零部件企业0个……对于大庆政府和沃尔沃集团而言,它们需要建立的不仅是一个汽车制造厂,而且需要把汽车产业完完整整地从零搭建出来。
硬着头皮生产,是大庆沃尔沃当时的真实写照。
大庆当地的产业基本以原材料为主,而中间的环节,比如加工、炼化,都需要一一解决。由于北方的加工业、制造业相对迟滞于南方,所以当时大庆沃尔沃仍需要前往南方进行供应链采购。
“汽车产业是一个量化的产业,刚起步的时候量比较低,没有达到零部件企业扭亏平衡点的时候,它就很难下决心在你这个地方建厂生根。而相反,等到可以达到平衡点了,或者是多一家主机厂,零部件企业就更容易进来,各方面的条件就逐渐开始具备了。” 吕乐扬说。
2014年下半年,大庆沃尔沃正式投产,生产的是老款XC90,当时称之为XC经典。
两年之后,沃尔沃供应链逐渐跟上了。大庆市引入的第一家汽车供应商来了。2016年8月24日,与沃尔沃工厂仅一路之隔,大庆延锋江森汽车部件系统有限公司年产20万套汽车座椅项目建成并正式投入生产。
与此同时,2016年11月,基于沃尔沃新平台SPA可拓展模块架构的S90正式开始投产。至此,大庆工厂直接放弃了此前产品的生产,专注于S90。工厂的产量开始大幅度增加。官方数据显示,大庆沃尔沃工厂2017年生产S90约5.3万辆。
2017年初,规划产能20万辆的福特哈尔滨工厂开工投产。两个相距不到200公里的整车厂之间的联动作用令吕乐扬更为期待。“我们希望跟哈尔滨的福特有一个协同效应,这样物流成本就可以降低了。”
吕乐扬告诉记者,目前大庆沃尔沃工厂的供应商中,在大庆当地的也仅有两三家,“比例非常低”。他坦承,虽然有一定的进步,但是物流仍然是个大问题,无论是零部件运进来,还是整车运出去,成本还是相对较高。“对于不同零件供应商,一般八万辆到十万辆是一个平衡点。在达到这个产能之前,想要吸引更多的供应商仍然是个问题。”
这一点也获得了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施戴维的认同,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大庆的地理位置,相比起成都或者路桥,整体运输费用非常高,运输战线拉得非常得长。“我们需要更多的供应商落户本地,以支持生产速度的需求。”
大庆留人
最让吕乐扬感到焦虑的是,怎样才能把所需要的各种职能部门人才拉到大庆来?
大庆市此前没有汽车产业,即便整个黑龙江省也没有太好的产业基础,当地高端汽车产业人才十分稀缺。另一方面,南北方的生活、工作、教育等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谁愿意北上大庆呢?用吕乐扬的话说,大庆的冬天就让一些南方人望而却步了,“老婆不同意、父母不同意,这样的情况时有发生”。
吕乐扬只能“一个个去劝,就说要去做一番事业,追求挑战”。针对一些关键的技术岗位,实在没有人的,就去别的工厂找一些有技术有经验人才的来支援大庆,“签一个短期合同,比如一年两年的,来这里服务”。
为了在短时间内找到合适的汽车产业人才,吕乐扬的团队在2012年的时候制定了一个“回家计划”,号召分散在全国汽车行业中的大庆人、黑龙江人甚至东北人回家工作。“以前家里没有条件,现在我们有主机厂了,产能也够,回家来更稳定。”
据悉,如今沃尔沃工厂中8%~10%的管理层是通过“回家计划”找到的,大庆沃尔沃方面也表示,随着产能的继续提升,该计划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强。
在吕乐扬团队的努力下,大庆沃尔沃最终还是聚集了一批有能力的人才,确保了工厂的顺利建设和稳定投产。于是,吕乐扬团队得以翻开下一页,面对下一个问题:人要走,怎么留?
面对这个问题,吕乐扬并没有直接回答,他告诉记者,现在无论是沃尔沃的内部会议,还是参加市里、省里的会议,都是在讨论这个话题。很显然,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标准答案,从企业到政府乃至社会,都在小心翼翼地探索着。
不过他也给出了自己的想法:政企联动是必需也是必要的步骤,更是留住人才的关键。“企业方面,比如我们沃尔沃会给任何一个员工做一个职业规划,想做技术还是管理,要区分开。让他感受到,我到这里来并不是一个填饱肚子的事情,而是一个有未来的工作。”
刘忠旭告诉记者,对于汽车产业的高端人才,政府也并不吝啬,帮助他们解决在大庆生存的后顾之忧,比如提供住房、人才津贴、安排就学。“我们前期拿出130套住房,90平方米~180平方米,只要在大庆沃尔沃工作五年以上,我们就白送一套。”
此外,沃尔沃与大庆市政府也在寻求与学校的合作,开通相关的专业,逐步建立稳定的人才培训制度与可持续的人才培训计划。
在如今的沃尔沃工厂中,随着人才招聘与培训体系的逐渐建立,来自全国各地约2800人工作于此。据吕乐扬透露,其中,基础岗位有91%是黑龙江户口;而对于面向全国招聘与积累的管理岗位,目前还只有10%是本地人。
0到2800人,吕乐扬团队终于可以松口气了,从2011年至今,七年艰辛换来山林渐启。除去2800人的直接就业,周边配套,如江森、安详等零部件企业,在汽车产业就业的人数与日俱增,刘忠旭给出的数据是5000~6000人。不过,按照吕乐扬描述的主机厂带动1:7的就业比例而言,未来的空间仍然值得期待。
撑起大庆出口
大庆市汽车产业从2010年前后一步一步走到现在,刘忠旭是从始至终都看在眼里的。他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10年的时候,我们成立了‘汽车产业项目推进组’,也就是现在汽车产业发展促进中心的前身。我们这个推进组有十多个人,和沃尔沃共同办公,吃喝住行都在一块儿。”
“如果没有沃尔沃,就没有今天我给你的那张名片,就没有我这个汽车产业中心的主任坐在这里和你说话。”刘忠旭唏嘘不已。
他向记者透露,当年,一些政府的文件,沃尔沃方面是完全不懂的,申请的流程又比较复杂,所以当时的推进组就开通绿色通道,提供贴身性的服务,甚至帮助他们申请、批复一些文件。目的就是加快工厂的落地、产业的落地。
如今的大庆沃尔沃工厂已经是年产汽车5万多辆、带动直接就业2800人、产值250亿元、创造14多亿税收的“庞然大物了”。一位接近大庆市税务工作的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在大庆,缴税能过亿就已经是很大的重点税源了,这14亿绝对不是个小数目。
大庆在完全没有人才、物流和产业基础的情况下,硬生生趟出了一条路来。
“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我们必须要创造优势,比如说物流运输补贴、人才引进政策等等,要让大庆能够有与其他地方拉齐的机会。”刘忠旭说。
刘忠旭举了一个例子,“黑龙江省有个去欧洲的物流专线,我们借这个物流专线的开通,沃尔沃就实现了产品直接辐射整个欧洲,原先海运2个月左右能到,走铁路只需要20天。大庆政府通过给铁路补贴来获取这个铁路运输的优势,这就是我们创造出来的优势。”
2017年,大庆市整车出口近2.5万辆,出口额达8.97亿美元,同比增长8424.45%,占全市出口总额的74%,几乎撑起了整个大庆的出口。在这2.5万辆汽车中,有近乎一半是通过铁路运往欧洲的。
刘忠旭透露,政府为沃尔沃现在整个系统的运行,包括水电气暖、服务配套等,大概有五六个亿的投入。不过他也认为,对于任何地方的产业发展,这些钱是必要的,而且相比起工厂对大庆的贡献,那是“微乎其微的”。
在采访中,恰身处沃尔沃工厂。回想多年前那30亿的“赌注”,刘忠旭颇感兴奋,“这一试证明我们成功了。”
-
汽车工业
+关注
关注
2文章
117浏览量
29887 -
汽车制造
+关注
关注
0文章
240浏览量
15989
原文标题:大庆造车之路:30亿开局,10年逆袭
文章出处:【微信号:CINNO_CreateMore,微信公众号:CINNO】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