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背景:
阻塞(=)和非阻塞(<=)一直是在我们FPGA中讨论的问题,资深的学者都是讨论的是赋值应该发生在上升下降沿还是在哪里,我们在仿真中看的可能是上升下降是准确的,但是在时间电路中这就是不得而知了,今天我们将学习阻塞和非阻塞的区别,我们不研究他们发生在哪里,之讨论发生的时间和发生的地方。
设计原理:
阻塞:在本语句中“右式计算”和“左式更新”完全完成之后,才开始执行下一条语句;
非阻塞:当前语句的执行不会阻塞下一语句的执行。
我们来看一下下面的阻塞的代码
0modulestudy_4 (clk,rst_n,d,q);
1 //输入输出端口
2 inputclk;
3 inputrst_n;
4 input[1:0]d;
5 outputreg[1:0]q;
6
7 reg[1:0]q1;//定义一个寄存器
8
9 always@(posedgeclk)
10 begin
11 if(!rst_n) //复位时用阻塞给寄存器输出赋初值
12 begin
13 q1 =0;
14 q =0;
15 end
16 else //阻塞语句进行赋值
17 begin
18 q1 =d;
19 q =q1;
20 end
21 end
22
23endmodule
always语句块对Clk的上升沿敏感,当发生Clk 0~1的跳变时,执行该always语句。
在begin...end语句块中所有语句是顺序执行的,而且最关键的是,阻塞赋值是在本语句中“右式计算”和“左式更新”完全完成之后,才开始执行下一条语句的。
在上面的代码中在18行当上升沿来到先执行把d的值给q1,然后下一个上升沿把q1赋值给q。
我们的测试文件如下:
0`timescale1ns/1ps
1
2moduletb;
3
4 regclk;
5 regrst_n;
6 reg[1:0]d;
7 wire[1:0]q;
8
9 initialbegin
10 clk =1;
11 rst_n =0;
12 d =0;
13
14 #200.1rst_n =1;
15
16 #100d =2;
17 #100d =0;
18
19 end
20
21 always#10clk =~clk;
22
23 study_4 dut(
24 .clk(clk),
25 .rst_n(rst_n),
26 .d(d),
27 .q(q)
28 );
29
30endmodule
放真图如下: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第一个上升沿的时候寄存器q为0,第二个上升沿的时候q为2,接下来,再看看非阻塞赋值的情况。
所谓非阻塞赋值,顾名思义,就是指当前语句的执行不会阻塞下一语句的执行。
非阻塞代码如下:
0modulestudy_4 (clk,rst_n,d,q);
1
2 inputclk;
3 inputrst_n;
4 input[1:0]d;
5 outputreg[1:0]q;
6
7 reg[1:0]q1;
8
9 always@(posedgeclk)
10 begin
11 if(!rst_n) //复位时用非阻塞给寄存器输出赋初值
12 begin
13 q1 <=0;
14 q <=0;
15 end
16 else //非阻塞语句进行赋值
17 begin
18 q1 <=d;
19 q <=q1;
20 end
21 end
22
23endmodule
非阻塞在18行以后是这样执行的,18行的时候d的值给q1,但是不是立马给过去,而是等到上升的时候才给,在上升沿同样执行19行,把q1得值给q,大家要明白的这个时候给值是q1的旧值,然后同样在19行也是在上升沿到来后值才给过去的。
我们两个模块用的是一样的仿真文件,我在这里就不给大家展示了,大家可以直接看仿真图,如下:
大家可以清楚的看到,在第一个上升沿的时候d的值为2,执行18行然后不直接赋值,在等到上升沿来的时候值过去,同样的后面的也是这么执行的,那么我们可以看到图中和我们分析的一样。
-
FPGA
+关注
关注
1630文章
21762浏览量
604483 -
非阻塞赋值
+关注
关注
0文章
10浏览量
10016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