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国企业只重视利润而轻视研发的短视,这之间的利润落入企业个人腰包。而造成的严重后果,却是全民买单。中国电子工程师究竟应该何处寻找出路?
出路一:产业创新
产业创新主要是指,产业内标杆性企业在相关领域做出突出的创新成就。例如,我们期待有一天中兴发布消息表示所用芯片均系自主研发。
而这样的产业创新的背后,是及具智慧的商业眼光和战略思维,是巨额的人力物力支持,是甘于沉默若干年的该领域深耕,是能抗住压力,忍受由于巨大财力投入,而不再那么漂亮的净利润增长。
01
产业龙头企业增加研发预算投资
国内大部分企业在研发部分的投入很少。即使采购国内的技术或者诸如芯片之内,也能保证客观的利润。而自己研发,专业的仪器设备、研发人员的薪资都增加了成本,而最令人敬而远之的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笔投入的回报。
与之相比,如果将这笔投资直接用于采购,那么能产生的利润增幅也是可以预见的。抵挡住利润的诱惑,耐住暂时看不到成果的寂寞,这无疑需要管理者极强的决策力合抗压能力。
02
战略层面并购投资
成长型创新企业缺乏资金和市场,产业巨头缺乏真正创新的刺激,尤其是快速的刺激。那么并购或者投资无疑是,解决双方痛点的通道。产业大佬可以通过资本手段完成创新战略布局,再一次激活市场。产业资本投资并购时,除了商业利益之外,也会考虑更多战略创新层面,这意味着他们比起普通的金融资本更有耐心,也能提供更成熟的上下游产业链、成熟的市场及用户,这使得创业企业有机会迅速推广产品,快速试错迭代。
出路二:更多成长型创新企业
01
挖掘到潜在的硬件创新群体
成长型的创新企业无疑是硬件创新的驱动力。没有大量致力于投身硬件创新的创业者,再多的资本或者产业的支持也无济于事,如何挖掘到潜在的硬件创新群体成为关键。
笔者认为3年以上从业经验的电子工程师、硬件相关行业产品及结构相关人员、高校实验室科研人员等均属于这样的群体。
除了点燃他们的创业激情之外,增加管理商业方向的培养也十分重要(近期百度陆奇离职引发的股价震荡正说明了技术型商业人才的稀缺)
02
保护现有硬件创新创业者的体验
另外就是,保护现有硬件创新创业者的体验。这样的体验,主要是从市场环境、资本、政府政策和相关产业链的完善等多角度而言。
市场环境支持——开放更多的市场,尤其是相关垄断行业的市场。让创新技术有发挥施展的空间,尤其是本土民营技术,是很值得呵护的。
资本支持——主要是从资金层面而言。硬件创新创业的硬成本远高于互联网创业,实实在在落地的产品意味着原材料、产线、人力、推广等各个方面都需要钱,利润回收的周期更长。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政府引导基金、债权等各类型投资如何发挥各自作用,找准定位很关键。
而对于资本而言,不同于互联网创业的烧钱、融资与估值不符、退出周期长等弊病。硬件创新虽然相对更保守,但是清晰的利润空间让收益更有保障,退出周期更短,IPO机会更大。
政府政策支持——除了常规的税收注册支持,更加需要的是如何吸引高素质人才愿意投身硬件创新创业的行列,这很重要。
出路三:更完善踏实的创新生态链
我们看到很多前期专注于硬件创新领域的孵化器或者相关机构均已默默的去掉了“硬件”二字。完善踏实的创新生态圈不仅需要不急功近利的资本,更加需要踏实的落地的孵化体系以及成熟、综合的展示对接平台。
帮助硬件创新创业群体降低创业成本,对接产业资本、金融资本,打通三赢的孵化产业模式,而非仅靠政府政策红利以及微薄的租金收入运营。
出路四:给予技术人员尊重与支持
我们不得不承认诸如华为等一批在国际上拥有领先地位的大佬企业,是靠着人口红利跻身世界前列的。这里的人口红利不是单单只工厂劳动力,更包括工程师群体。与国际市场相比,中国的工程师,尤其是硬件工程师价格更低,工作时间更长(很多都是强制性义务加班)这为很多中国企业节省了巨大的成本。
但是,节省巨大成本的同时,很多工程师做着螺丝钉的工作,这无疑是扼杀了他们创新能力。如果同等学历院校的工科生毕业后薪资远低于金融行业的毕业生,那么这是极其不利于持续创新能力培养的。
我们都已经看到高估值的外卖、金融产业,在面临强大的技术封锁时毫无作用。而真正能让中华民族实现超越的,应该是技术超越、创新人才超越。
-
电子工程师
+关注
关注
252文章
767浏览量
95597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