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消费结构向多元化升级,驱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增长,尤其是伴随着人工智能(AI)的赋能,越来越多的细分领域与场景需要得到科技成果的转化落地,并实现量产商用。
科技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科研机构或高校院所在技术上实现的突破,要转化为或嵌入到产品中才能实现价值兑现,包括开发、应用、直至形成新产品,这个过程就是科技成果的转化。
中国科学院微电子研究所作为国内微电子领域布局最完整的综合研究与开发机构,同时也代表了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现如今中科院微电所在成都双流建立西南产业基地,以“立足成都,服务西南,辐射全国”为战略方针,共同推动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与发展。
DIGITIMES特此专访中科院微电子所产业技术西南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云峰。王云峰表示,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主要依托科研人员自身,但成功的科学家并不一定是成功的企业家,因此西南研究院将会以服务的角度,在产业分析、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等方面,帮助企业与当地政府更好的沟通与协同发展。
连接实验室与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据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发布的《2017年度四川省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统计结果显示,2017年度,共实施各级科技计划项目10153项,财政立项经费共计39.12亿元,共产出科技成果15920项,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直接收入25.43亿元。
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王云峰表示,目前在成都的规划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建立产业技术西南研究院,推进科研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二是成立产业投资基金,初步规模10亿,其中一期基金规模5亿元,政府出资占30%;三是建立占地200亩的西南产业园,为创业团队提供场地与配套基础。
除此之外,将会依托多年的研发成果与产业经验,构建从苗圃、孵化、加速器、到规模化的完整科技产业生态链。将会建设中国科学院EDA中心成都分中心、智能硬件开发平台两个公共研发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留学生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三个站点,同时设立若干个技术研发中心(如汽车电子等领域)。推助未来五年内,实现200项专利以上的成果转化。
“白头偕老”深耕在地 为新创企业提供服务
他形容道,科技成果转化并不是技术到产品的简单变换,而是一个包含产品、技术与市场之间形成多道“化学反应”。在与地方政府的合作中,王云峰认为,首先要“门当户对”,地方政府先具备产业发展的环境;其次要“白头偕老”,相关领导要理解技术成果转化的规律,抛开任期的限制,给予技术长期充分的支持;同时科研人员也要扎根地方,切实推进科研成果进行产业转化。
而从企业的角度,他强调,除了能为创业团队提供场地和资金外,还将建立完善的科技产业服务生态链,为企业提供系列的创业培训与咨询,包括团队建设、市场营销、投融资等方方面面。同时也会积极的为企业建立与政府的沟通渠道,从政府的产业政策以及项目上,为企业争取更大的支持力度。
据了解,该西南产业基地目前筹建的项目包含三方面:一是芯片设计类,例如生物识别芯片与传感器(如智能家居锁、考勤管理等应用)、汽车雷达芯片等;二是微波、毫米波芯片及模组与系统,三是物联网应用类项目,比如自动驾驶、智慧医疗等场景类应用。
-
集成电路
+关注
关注
5387文章
11536浏览量
361676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7208浏览量
238297
原文标题:【中国中西部系列报导】中科院微电子所专访:连接实验室与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文章出处:【微信号:DIGITIMES,微信公众号:DIGITIMES】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