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从来到这个世界,就面临着非常多的选择,有主动的。有人***别人,有被人***的,不管怎么样,生活继续,生命老去。
生于七十年代末,站在三十的路口,让我开始想写一些东西来记录人生旅程,算是给自己做个交代,三十岁以后人的身体都会逐渐进入衰老,不管你承认不承认,担心自己有一天来不及跟我的亲人,朋友告别。
工程师的巨大福利,首款P_C_B分析软件,点击免费领取
三十年前,生于东部沿海的一个小农村,儿时的记忆是贫穷但却快乐,与万千平凡的人一样,7岁上小学18岁上大学,大学在一所地区的师范院校,学习都是属于60分万岁一族,大四临毕业前却脑袋发热,突然不想教书,于是考研,不知天高地厚的要考中国科学院,上线了却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最终经过调剂来到长沙一所师范院校。
在长沙的三年是混混的三年,日子平淡而快乐,如果按照我现在的工作状态来读书,即使不彪悍,也会小小NB一下的。不得不说,在长沙的日子,虽然学到的东西很少,也没有做出什么成果,但是依然还是过得很快乐,我天生就是个乐观的人,一辈子很短,喜也一天,愁也一天。
八年前初到长沙,立珊线售票员在门口开始吆喝:“思大、福大、更大滴,过禾不咯?”听得我头大,后来才搞清楚这就是我工程师人生的开始。
目前我在深圳从事PCB的制造工作,工作五年了,五年的时间,也想来个五年总结,给自己的下一个五年做个计划,响应一下相应party的号召,有在这个行业混的同学,欢迎一起交流~
(二)第一份工作:foxconn
04年毕业了,找工作面壁了。这个社会就是这样残酷,第一份工作是在深圳的人才市场找的,当然,现在若让我再找工作,我想我应该不会再去人才市场了,因为在那里能碰到好工作的概率简直比火星碰到地球还难。
在此,不得不提一下富士康(foxconn)这家公司,对于富士康,这是一家非常有争议的公司,***最强大的企业和血汗工厂的头衔让我看不到边,实际上,即使你身处富士康,你也很难看得清富士康。
第一次去富士康面试,面试我的主管是个非常小巧的女主管,在富士康的龙华厂区A3,夏天,非常热,面试间没有空调,在二层的一个小房间里面谈了将近半小时,结束时用挥汗如雨来说一点都不过分。面试的罗主管谈话中充满了ho,en等语气词,后来才知道这是***人的腔调。面试很简单,因为心里没底,那时候的薪水要求也不敢多写,我填的是3K,所以也很理所当然的进入了这个争议良多的企业。
富士康是***鸿海在大陆的名字,04年的时候,当时在OEM里还是伟创力(FLEXTRONICS)居第一位,所谓的OEM叫做原始设备制造商,就是代工厂,没有自己的品牌,也叫贴牌生产。
富士康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企业?有欣喜也有煎熬。
面试我的那位女主管,据说已经三十多岁了,未婚,在富士康有十年了。对于我们那个部门来说,她是电镀开发的负责人,当时小组共五个人,非常正常的全部都是男人,而我们的顶头上司却是个三十多岁未婚女,所以她很容易成为我们一帮同事茶余饭后的谈话对象,尤其是我们这样出道不久的小混混。女主管一副学生头,非常娇小,像个洋娃娃,脾气却非常火爆。部门有个规矩,每天早上十五分钟左右例会向主管汇报自己前一天的工作进展和当天的计划,我们每天早上都是八点钟开始,如果你有比较多的任务,又没有管理好自己的时间,那么非常抱歉,很有可能这就是你的煎熬时间,当时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少爱过女主管的狠批。八点半是主管们和部门经理的汇报时间,这个时候通常会伴随这部门经理的呵斥声,而一群主管都是吓楞了的小鸡低头不吭声。富士康的这一管理模式,让你一天都不得喘息,如果你是个企业管理者的话,每天花十五分钟的时间来和下属交流意见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效率的事情。这样的苛刻的管理体制,是富士康成长的秘密之一,尤其在制造业中,是非常有成效的,但是富士康我没有呆的更长的时间,不是因为富士康的苛刻,而是“歧视”。
在富士康,我获得的什么?
从最初走出校门,到后来知道质量管理体系,什么叫做三级文件,从qc七大手法、9大步骤、FMEA都是在那段时间接触的,还有初级的6sigma知识,比如anova分析等都是在那个时候学会的,甚至当时都不知道棉质的衣服那么不耐酸,以至认为自己的衣物是被洗衣公司弄破的,可以说,在工作上,最初的知识是在富士康学会的。富士康提供的学习的机会是很多的,甚至有外教晚上开商务英语课,这些都富士康留给我的比较正面的东西。
在我转正之前,一直住在厂区的B2栋,楼下有个游泳池,每天晚上都会去游一下,周末每天两次,可以说乐此不疲。那里还有标准的足球场,球场的看台下面有两个乒乓球桌,偶尔也会去耍几下。我想大公司就有这样的好处,配套设施比较好。
树是我在富士康认识的朋友,株洲的,比我大一岁,他是96年高中毕业以后进的富士康,从一线员工开始做到企划课的代课长,在我即将转正的时候,他跟我说,我那里租的房子还有一个空的,你要不要过来,反正你租房子也有房补。我说:好的。没过几天,他就把钥匙都给我了,当时住在共和新村,两房的农民房一个月580,加上水电我一个月的房租也没有超过350。从那时候开始,我便和他开始了同居的日子。阿树和他老婆一起,我则经常蹭他们的饭吃。还有老魏,我们三个人经常周末一起喝一斤白酒,在那个拥挤的农民房,他们两个人都结婚了,但是我们却非常能谈的来,现在还偶尔联系一下。那时候,还认识了一位株洲的mm,是我们学校外语系的本科生,偶尔也会跟她一起吃个饭,散个步之类的,但是没有什么精彩的故事,他们都成了我的朋友,阿树和老魏现在还在富士康,株洲mm后来去了联想IBM,今年回老家了。
如果说我在富士康的收获的话,那就是:经验,朋友。
大约到过年的时候,工作开始变得相当压抑,印象中那段时间开始变得焦躁,一方面是感觉一直等到五月份,实在忍受不住了,就轻轻的挥一挥手,转了身,却不是华丽丽的,而是掉进了火坑。
(三)离开富士康
当时在NWing属于连接器部门,但实际上我接触的都是属于五金电镀,主要的产品是CPU上的一级散热片,称为IHS(Integrated Heat Spreader)有31mm和34mm见方的两种规格,一年到头做过的料号也没有超过5个,04年的时候,Intel已经开始再做Dual Core产品,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双核产品,产品制程很简单,就是从国外卖铜材,都是料带形式的铜,有德国的(忘记了是那种的了)也有日本住友的。然后在冲压机上冲压成型,再经过电镀镍和电镀金变成成品。
虽然在学校里也学过电镀也做过电镀,但是真正的工业化产品却还是在富士康的时候看到的。当时根本没有见过龙门线,都只是在书上看过。慢慢的开始学习镀镍是镀金制程,刚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那些制程的作用是干什么的。
我问主管:“为甚要镀镍,干么镀金的产品也都要镀镍”。
主管说:“镀镍是为了保护铜,因为基材铜容易氧化,而镀金的产品要镀镍是因为金的焊接性能更好,而且稳定,但是直接在铜上镀金会到有离子迁移,铜离子会迁移到金界面表面导致斑点状氧化,影响功能也影响外观”。
就在这样的懵懵懂懂中,我慢慢的了解制程,五金产品的外观比较难做,功能性的功能一般比价容易过,比如镀层厚度,尺寸等都比较容易控制,当是记得报废一般都是产品呢外观难做,一般光泽度、光密度很容易超标,尤其是后来给AMD制样的时候,看到这里,大家也许会觉得奇怪一边给intel做产品同时又给AMD做产品,这样intel一般是不容许的。不错,当是给AMD制样的是他的K8产品,单是出货都是通过台捷出货的,富士康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免风险,这也让我看到了生意场上也只有利益可言,什么合约之类的东西,只要能绕的,能骗的,企业只有有利益就都会干的。
镀镍产品其实挺简单的,磨刷→电镀线→烘干→检验→包装出货,非常简单,比起我现在的PCB流程来说,那真叫简单。当是除了intel的产品以外,有给ASE,Amkor,AMD等制样,但都没有形成批量加工的能力,觉得intel的东西都挺水的,其他公司的要求明显都高的多,这也让我对Intel的东西没有了好感。
当是我对富士康感觉他比较NB的有几个几个地方,一个是模仿能力:一条从日本买的镀金线(喷镀),富士康自己就copy了一条出来。这当然依附于富士康强大的模具制造能力,另一个是他的盈利是很惊人的,当是我们部门工程师以上的人员都没有超过三十个,部门总共也就200个人左右,当年的营业额达到9亿新台币,赢利2.7亿新台币(大概4新台币兑一人民币)。还有就是他的华南检测也很壮观,国内也很少有高校的实验室会有这样大的规模,各种各样的检测仪器让我感到惊叹。
但是无论怎样,我还是没有办法客服压抑的感觉,五月份离开富士康的时候,有同事介绍我去FCI,是一家法资企业,我去看过了,坐车到虎门,坐一个公交车,然后再搭摩托车,总之,公司偏僻的很,由于英语口语太差,一个据说是8K的职位没有办法拿下来,但是面试的主管介绍我另外一个职位,大概是5k的职位,主要是负责实验室的,后来想了想,还是没有去了,一是当是有女朋友,考虑到去了东莞那就相当于见面的机会就非常少了,二是职位也不是很诱人,所以也就作罢了。
后来好像也面试了几家企业,包括在三九制药厂旁边的顺络电子,还有福田保税区的一家电镀企业,也有去车公庙工业区去面试过,总之,离职以后再找工作确实不是个很好的选择,直到后面到了科技园北区的一家公司,开始我的pcb生涯,当是他们刚刚成立了研发中心,但是一个人都没有,我是第一个进去的,只有我一个人。公司当是做的是FPC,公司自己也做软板基材,也就是PI,不过从心底来说,个人觉得这家公司是比较垃圾的企业。如果是在行业内混的同学,可能都会知道这家公司了。
(四)科技园-没有钱途的路(2)
05年7月开始,实际上我从事的工作已经跟研发关系很少了,现在有印象的一个是低应力镍(软镍)的引进,当是是使用的麦德美的软镍药水,另一个是软金。总之,有影响居然是两个”软”的。软镍的引进是为了解决镀层硬度问题,客户是一家日本客户好像是精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最终引进了麦德美的药水,天天在实验室测量硬度,不过问题解决了以后客户来访,市场的人就跟客户反应了实际的解决方案,结果第二天,客户据说在另一家供应商(BYD)那边客户就说了我们的解决方案,我想D公司的这种做法是是断了自己的财路,帮客户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要注意保护机密,尤其是有其他竞争对手的时候,当然,如果你能保持绝对领先那则就不用这么小心了,就像若干年后老白(白荣生)在我们公司讲课说的:我不怕把我知道的全都告诉你们,因为我跑的比你们都快。但是据我所知,尤其是在PCB行业,能够做到这种程度的应该属于恐龙,早就消失了。
在D公司的时候,手下有两个硕士,一个是川大的,负责模具问题解决,另外一个武汉化工学院的,主要负责US体系认证,三个人年纪相当,我们三个人偶尔会在我门宿舍喝点小酒,偶尔去松坪山的球场上打打篮球,生活倒是过得不紧不慢。不过工厂的情况都差不多,基本上环境都比较差,D公司的5S还做的过的去,生产现场的工作环境还算OK,但即便如此,也发生了让我差点中毒了。一次在化验室的试验中,将近一升的镀金溶液泼到了牛仔裤上,都是氰化物,传说中的70kg的人致死量是0.1g,幸亏当是有穿着秋裤,才免于中毒,所以在后来的工作中,我都会非常注重安全,看到现在很多工人你让他穿个防护服,戴个眼罩都嫌麻烦,我都还会坚持让他们做好防护后再工作。
公司的事情还不算多,但周六上午的班让我上的很郁闷,而且公司的经营情况越来越没有起色,公司的FPC业务继续亏损中,最终到年底的时候决定关闭一个事业部,新招的20个毕业生在车间实习结束时只留下一半,到年底时,到06年夏天的时候,这20个人已经全部跑光了,面对日渐经营困难,公司发的薪水也越来越少,前途与前途都渺茫的时候,我决定换一家公司。
虽然知道频繁的换工作对职业生涯来说非常不利,但总比在一个没有进步的公司更让人头疼了,我觉得在工作的前三年或者前五年,要确定自己的行业方向,这个时候,积累经验比工资更重要。但是很遗憾,在D公司,学不到也得不到,所以,离开也是顺其自然的选择。
(五)从科技园到华侨城
在富士康时,我做的工作也就属于五金电镀,在我老家,五金类的产品是非常发达的,想着在深圳混多年以后,可能可以回家在家里弄一些电镀相关的事情,比如开办自己的电镀厂。熟料一系列的变化,让我从从五金电镀跑到了PCB行业里来了。
在06年的三月份,通过××(为防广告嫌疑,以××替代)人才热线在网上投了S公司的简历应聘工艺工程师,大概没过几天,就收到的面试通知,S公司是一家国营企业,在PCB行业内虽然规模不大,但也算小有名气的企业了,公司在华侨城。
第一次面试的过程很有意思,先是人力资源部面谈为什么换工作,薪资要求等一些非常常规的交流,之后是逻辑笔试,大概应该是考试应聘者的基本素质,笔试比较简单,第一关,pass;然后是大概十多人一起的集体面试,面试的过程是我第一次见过的,好像针对医药行业内医生吃回扣,让我们一帮人讨论总结出解决方案,并说明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旁边坐着三个招聘的主管。结果十多个人就讨论开锅了,我则边听他们讨论边总结记录。结果讨论完毕后让我们主动说一下解决方案和解决思路,结果第一个抢着发言的是一位女生,滔滔不绝的讲了比较多,但是很遗憾,她没有听清楚要回答解决思路。等她说完了,轮到我发言,我把我记录的东西分几条叙述完毕,然后跟面试官说了一下这个问题的解决思路:通过集体讨论,将解决方法归类。完成后面试官问我:为什么你不第一个回答:我的习惯不太习惯抢先发言。看的出来,面试官对我还是比较满意的,再后来是副总经理的面试,问了一些专业的问题,都是很基本的,看的出来,这家公司对基本素质的要求是非常在意的。记得在等副总面试的时候,有个小伙子风风火火的跑进来,我跟他就聊开,他说他刚从公司走到地铁站,又被电话叫回来了,说是面试还没有结束,我还是第一次见过面试一半就跑了的,这个小伙子后来也成了我的同事,还住在一套房子里,我们还一起自虐——参加深圳的07年百公里活动,走完了B段,去年他去了英国,不知道现在可好~
从科技园到华侨城的那段时间,也是我人生的低谷,我的第一次恋爱结束,也无所谓谁对谁错,第一感情都是很不成熟的。在去S公司报到体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居然瘦了十几斤,虽然一直明白,女人就是女人,时间总能磨平一切的,但是该死的时间总是你在想让它过的慢一点的时候跑的飞快,你想快点过去的时候却发现怎么要挺这么久才能过去,现在想来,那种痛苦,也是多余的~
(六)研究生的苦恼和挑战
4月中旬,我到S公司开始上班,S公司主要生产的是通信板,跟我原来的所接触的FPC差异还是很大的。公司安排我的指导伙伴有两个,一个是古大侠,另一名则是我们的小组长L,古大侠其实跟我也算同级,古大侠是厦门大学电化学毕业的硕士,L是华东理工01年毕业的本科,算起来我们都算同级的,其实L是80年的。各位硕士同学,你们在硕士毕业后有没有认真的思考过,你的硕士两年或者三年的时光是否有点得不偿失。
研究生找工作,是个尴尬的事情,尤其是二三流学校的非强势专业。研究生本生资本就比较薄弱,要经验没有经验,要技能没有技能。工资要的高了,用人单位闲你眼高手低,要求低了,可能还会招来一顿鄙视:这人,肯定能力有问题,还有一些企业,听说是研究生就会直接说:我们不要研究生,太浪费了。
当然,在S公司,我还是很配合的学习,工做,虽然心理有时候有暗暗的失落,但是生命太短,把时间用来后悔更是划不来,但是如果你让我重新再来一次选择的话,我可能会在家里安安心心的做我的高中化学老师去了。公司里有很多来自于其他学校的研究生,都是在国内小有名气的学校,最多的可能是哈工大、西工大、中南大学这些工科学校,他们也都面临的同样的问题,读了三年以后,发现原来的同学都成了自己的主管了。
不过这种意识也让我更清楚,学历越高,经验就越珍贵。S公司的学习氛围很好,先是两个礼拜的全流程熟悉,看着板件从从芯板和铜箔开始开料→内层图形→内层蚀刻→内层检验→棕化→层压→铣边刨边→钻孔→孔化→电镀→蚀刻→外层检验→阻焊→表面涂覆→字符→外形→测试→包装。最简单的多层板都是要经过这么长的流程才能生产出来,如果是像手机板之类的HDI板,那加工的流程就更长了,当时我还根本不知道HDI是何物。工序实习完毕后就固定在表面涂覆工序,就是包括化镍金、化锡、OSP、电金手指这几条线,实习的时候刚好碰到那段时间更换enthone的第五代OSP药水,所以天天盯着OSP线,一天差不多站上个8、9个小时,到下班时都感觉腿都有点软了,还要忍受甲酸乙酸的强烈的刺激气味。在表面涂覆实习的日子,有两件事情记忆深刻,一件是在6月26日,大概晚上9点多,我和L都还在OSP和enthone的人在OSP线上,结果看到走廊上有很多
(七)PCB是什么东东?
印制电路板的发明者是奥地利人保罗•爱斯勒(PaulEisler),他于1936年在一个收音机装置内采用了印刷电路板。1943年,美国人将该技术大量使用于军用收音机内。1948年,美国正式认可这个发明用于商业用途。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印刷电路版技术才开始被广泛采用。在印制电路板出现之前,电子元器件之间的互连都是依靠电线直接连接实现的。而现在,电路面包板只是作为有效的实验工具而存在;印刷电路板在电子工业中已经占据了绝对统治的地位。(以上为百度信息)
PCB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充满联系,说PCB是电子工业之母丝毫不夸张,小到收音机,大到电脑,电视、冰箱、甚至导弹、飞机都离不开PCB。有人说PCB是夕阳产业,那是因为在PCB制造制造是个高污染的行业,但是不能说明我们不需要他,所以这个夕阳要到落下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也许在我的有生之年都难以见到PCB走出我们的生活。
公开信息说目前深圳线路板行业年产值超过330亿元,占全国的30%。全市有线路板企业700多家,相关配套的设备材料企业500多家,从业人员50多万人,在沙井和松岗,是PCB厂扎堆的地方。如此之多的PCB厂,也就是那些加工单面板和双面板的厂家为什么会竞争这么激烈的原因,任何一个行业都会有成长期和衰退期,最终推出历史,PCB到了青年还是中年,我也说不清。
不过公司的竞争测量倒是非常合理,小批量,多样化。论大批量,大陆的厂家跟***厂没法比,***的PCB发展的比较早,相对技术也比较成熟,产品的报废率比较低,***厂的苛刻是出了名了,所以,像电脑板,手机板,有很多***厂在做,比如联能、华通、健鼎、富士康这些厂。而我们公司的规模不大,所以走了小批量多样化的路线,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有很多竞争对手,比如生益、惠亚、沪士、超声这些都是我们的竞争对手。不过公司饿多样化也让我接触到更多的东西,也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八)
在我实习到一个月的时候,正式得知我的指导伙伴古大侠要去香港城大攻读PHD去了,由于我也是刚刚开始熟悉表面涂覆流程,所以领导也不放心让我去负责那几条线,于是,我转到了沉铜,负责沉铜流程。在行业内,很多公司都把沉铜线称为PTH线,其实PTH应该是Plating through hole,跟化学沉铜还是有区别的,好歹这个应该是属于eletroless plating的。
写到这里,记得在第一个月结束的时候,被副总叫过去问话,也算上对实习过程的一个检验吧,比较丢脸的是我答错了ENIG的流程了,好像把前处理的弄错了。从第二个月开始,就是在化学沉铜,虽然也有师傅(指导工程师),但是基本上就是碰到有些问题去问一下而已,因为沉铜过程非常稳定,实际上遇到的都是一些小问题,试用期的过程很正常,没有提前也没有延迟,三个月后我就成了所谓的制程工程师,其实还是助理工程师。制程工程师负责的事情非常杂,所有和生产相关的问题有可能都会到我们手上来处理,比如工装的设计、更改、流程的优化,三级文件的维护,设备申请、试用、验收等都会到我们手上,所以,平时加班成了家常便饭了,碰到异常情况停线,随时都要准备上班,所以公司要求我们24小时开机,以备临时紧急事情联系,不过,加班费是没有的。按照公司领导的解释,加班是自己工作没效率……
不过,公司还算比较人性化,提供了食宿,虽然要在工资里扣钱,但是比起自己搞还是划算了很多。塘朗山脚下的一个小区公司租了很多房子,用来提供给我们做为宿舍,一般都是小三房,住三个人,小区的环境挺不错的,打球,踢球、游泳什么的都挺方便,从住的地方到公司的车程大概是十分钟,每天上下班也有班车接送,平时都在公司吃饭,生活过的充实而快乐。周末我们每个月要值班一两次,可以获得一天调休的机会,可惜这个制度在我到公司一年之后取消了,虽然我们也有怨言,但是在员工和老板态度对立的事情,员工往往很难得到应有的权利,这个问题恐怕目前在国内应该很难得到改变吧。
我所接触过的三个公司当中,S公司让我看中的地方还是挺多的:比如说他的内部学习的氛围比较浓,同事之间的关系比较融洽,公司本身的竞争力也还不错,这都是我所喜欢的方面。
(九)
在人的一生中,机会很多时候是可遇不可求的,但是有一种机会叫做出色。
有人说20岁拼体力,30岁拼专业,40岁拼人脉。三十岁的我该何去何从,如今在三十岁的路口,未能三十而立,若五年后能够保证家庭衣食住行无忧,定要自己创业。
在S公司,06年的一年里,主要都是维护生产线的运行,偶尔做两个项目,都还算顺利,也停过一两次线,总体而言,做的还算得心应手的,当然这个过程中,对PCB的制程也更熟悉了,各种各样的PCB板,比如Teflon、HDI、电源板、厚背板等的加工细节都有了更多的了解。我想,在很多公司,尤其是台资厂,很多人可能干了五年都还没有接触过这么多的东西,我们公司招的很多其他公司跳槽过来的工程师,尤其是台资厂,光材料的了解,就够他们晕的了。
但是这个时候,其实生活依然麻木的快乐着,每天什么都不想,只知道干活,也不怎么关心行业的前景,只是觉得这样的生活挺好,根本都不去想将来会怎么样,没有迷惑,没有疲倦。
但若是和天涯上动不动就月入过万的人一比较,我想我还算是比较窝的,或许有些人行业不错,但是学化工都有这么牛么,小硕工作个两三年都能月入过万?
工作和生活都平平淡淡,直到07年的夏天,挑战来了
(十)
艰难的环境,也是学习的良好机遇
实际上,从06年开始,公司已经在深圳的边缘开始建第二个厂房,得知要离开桃源村华侨城到一个狗到处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居然眼睛都没有眨一下,去之前,领导谈话,问了一下意向,傻子都知道,没有什么关键的因素是不应该推辞的,想我当初也是孤身一人,无牵无挂,于是就爽快了来到了龙岗。
说道扩张,与外资企业相比,我们的扩张算是比较慢的,都做了二十几年了,规模跟一些台资厂比还是有诸多的差距,不过话又说回来,我们也不是靠规模来竞争的,只是,华侨城的这点地皮,实在是不够用了,况且华侨城整个片区应该是深圳关内生态数一数二的片区,PCB作为高污染行业在此地段也确实不合逻辑了,高污染行业远离城市中心地带是迟早的事。
07年的夏天,另外几位工工程师一起到了新工厂,主要负责新生产线的安装过程跟进,参与流程规划,以及设备调试验收,我负责沉铜、电镀以及相关的设备,工作说多不多,但是还是与之前的工作有了很大的差距,做完甘特图后就每天对着甘特图发呆,总是不断的有瓶颈冒出来。
我去的时候厂房基本上建好了,塔吊还没拆,外墙都也还没有装修好,连个毛胚而都还算不上,里边各种杂乱的东西堆的到处都是,那段时间和领导在铁皮房办公,前面的马路不下雨的时候尘土飞扬,下雨则泥泞不堪。空调坏了时候,甚至生产厂的总监都光着膀子在办公室办公。我们每天戴着安全帽、穿着钢板工歇在厂房转。晚上住在农民房改成的宿舍,一个风扇很难顾及到四个人,但是好象也没失眠……。
毛胚房建好了,厂房内的设施还需要很多,水、电、气就是要先行,虽然不是我们部门的工作,但是与我们的进度关系密切,因为设备的安装必须要用到水电气。另外,地面施工、彩钢板分割车间,因为湿法工序都需要对地面进行进行防腐处理,来动龙岗第一个礼拜,就碰上了地面施工未完成,导致生产线延期一周进入厂房,所以,实际上并不忙碌,每天晚餐后还有难得的休闲时间,比如晚餐后到附近的山头转悠。
(十一)
在工地的日子,我们都是十足的民工,穿工鞋,晴天晒,雨天淋。夏天天气热,厂房转一圈下来,背上的衣服都是湿湿的黏在身上。那段日子,我觉得是我五年工作生涯中值得纪念的日子,除了跟线,每天拿着相机到处拍照,厂房的样子每天看觉得没有明显的变化,但是半年以后再来看的时候,看到外墙脚手架一根一根的拆下来,塔吊一节一节的卸下来,新设备一台又一台组装完毕,车间一个个成型,还是深有感触的,甚至有一种骄傲,至少可以跟后来的人说,我是看着这个厂房建立起来的,好歹也算是个见证人吧。这算是一种个人情感吧,有点变态但是很现实,虽然我知道总有一天,我会离开坪地、离开深南,也许五年,也许十年,也许更长。
刚来坪地的时候,同事们都开玩笑,说工地上都是男人,不要说女人,方圆几里连母的都很难见到,呆久了可能会见到母猪都会觉得是双眼皮的。不过,过程中一堆爷们也都喜欢找乐子,后面的水库是我们经常去玩的地方,周围的山头和村子也都被我们转了个遍。记得有一天晚上晚餐后两位老大开车带我们去西冲游泳,晚上八点钟的海边,然后去水头吃海鲜,折腾折腾再回到坪地都快12点了,一群的疯狂的爷们,我喜欢这样的领导,该娱乐的时候娱乐,该工作的时候工作。也就半年的时间,到年底的时候,生产线基本上拉完了,该来的人手也都来了,工作也进入了正轨,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我的生产线调试非常不顺利,工作经常到晚上十二点之后,那段时间宿舍的另外一位设备工程师也很忙,我们俩经常会在晚上十二点之后才回到宿舍,除了吃饭睡觉就是工作,新来的另一位设备工程师估计看着紧张,觉得我们公司挺变态的,后来好像试用期都没有过完就离开了……
-
pcb
+关注
关注
4319文章
23080浏览量
397503 -
工程师
+关注
关注
59文章
1569浏览量
6850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