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经济已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常态,随着中国各种要素成本显著上涨,制造业企业加速海外投资已经成为必然的趋势。在对外投资和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国内与国外工厂的关系,避免全盘转移造成的国内产业空心化,成为当下中国制造业的重要战略问题。日本制造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经历过同样的考验,其在本土保留承载核心竞争能力的产业、培育和发展“母工厂”等战略思路和做法,对于优化中国制造业海外布局、引导企业有序开展对外投资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日本制造业的全球布局策略,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海外产业布局:本土生产磨合型产品,海外生产组装型产品。日本制造业在调整产业布局时,将需要保持技术优势的“磨合型”产品留在国内生产,而将不具备技术优势的“组装型”产品转移至发展中国家进行模块化生产。日本制造业的比较劣势是其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则是其国内企业强大的组织能力和一体化能力,这种性质的制造业不适合生产模块化的“组装型”产品,而适合生产一体化程度高的“磨合型”产品,日本企业通过对该类产品的控制,保持高端制造业技术竞争力。即使在全球制造业模块化生产的冲击之下,留在本土的日本企业通过取舍,依然发挥了其在一体化和精细加工方面的优势:将不具有技术优势的组装型产品交给海外工厂或承包商,并提供“接口”部分的技术专利助其完成生产;将磨合型产品继续留在国内进行一体化封装生产并实行技术封锁。
海外生产要素布局:保留高附加值环节,转移低附加值环节。融入全球化使日本企业不再只是从最终产品上赚取利润,即使对同一种产品的制造,日本通过分割产业链,向海外转移低附加值生产环节、保留依赖智力要素的高附加值环节,实现土地、劳动力、智力等要素在全球范围的优化配置,从而达到生产要素重新布局,创造了新的利润增长模式。具体的做法是,日本企业将属于产业链上游的、在国内不具备优势的低端生产环节,转移至劳动力价格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足以满足市场一般需求的“量产产品”。此外,将低端制造环节转移后释放出的国内生产要素,用于“母工厂”的建设,研发和新产品生产等核心部分留在国内“母工厂”中进行。“母工厂”是日本制造业企业集团在日本本土设置的技术水平最高的工厂,主要功能是对海外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支援、生产关键部件、高附加价值产品和试制新产品,以防止核心技术和生产诀窍外流,从而保持技术领先地位。
海外研发中心布局:弥补基础研发薄弱环节。与在亚洲主要以获取劳动力和市场的投资目的不同,日本在欧美投资的主要动因是获取东道国逆向技术溢出。日本企业在产品技术与制造方面拥有公认的领先地位,但在基础研发上相对落后,为此政府倡导研究与开发的重心适当向海外转移,企业纷纷通过设立海外实验室,利用当地的先进科研能力开发新技术。这些通过对外投资建立起来的海外研发中心,对于技术优势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基础研究性质的研发部门所创造出的新知识资源,既可以直接为当地制造工厂提供技术帮助,针对当地实际情况作出生产方面的调整;又可以通过逆向技术溢出反馈回国内,以此弥补日本企业基础研发薄弱的短板。
日本制造业全球布局的策略,对于中国优化制造业海外布局具有如下几点启发: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企业对外投资不能是一个完全的自由市场经济的过程。长期看,成本导向的对外投资有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并最终损害本国的产业竞争力。与美国完全基于自由市场经济、放任制造业企业对外投资不同,日本制造业在对外投资过程中,更加注重在产业布局和核心竞争资源等方面进行国家层面的战略性部署。日本绝大多数企业在将比较劣势的产能转移至海外的同时,在政府资金、制度等保护措施的引导下保留了部分国内产能,将国内工厂定位成精细生产、研究开发试制基地、海外工厂样板,由这些国内母工厂负责向海外工厂提供设备、工艺、员工培训以及适应当地的技术开发等。与日本类似,中国也属于政府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模式,在现阶段中国制造业尚未实现高端化的现实下,更需要政府对企业的对外投资进行宏观调控,避免企业出于短期利益、完全以降低劳动力成本为目的进行产业转移,造成国内制造业空心化、损害国家制造业长期整体竞争力。
其次,要在积极通过对外投资利用发展中国家低廉土地、劳动和资源成本的同时,注重通过“母工厂”建设将核心技术与要素保留在国内,以维持竞争力。通过对外投资的形式向后发地区转移部分不具备比较优势的产业,既是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也是充分发挥较落后地区禀赋优势,帮助其嵌入全球价值链生产网络的现实之举。在转移成熟产业的同时,要创造合适的平台与氛围,促使体现核心竞争能力的科技资源和产业要素留在本土。可借鉴日本的“母工厂”经验,打造一批能够满足重大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需求的母工厂,作为先进制造工艺创新主体,打造以“母工厂”为中心的产业链条:包括一批位于国内的,主司“专、精、特、新”产品生产的企业;一批位于发达国家的,主司创新和技术吸收的企业(或研发中心);一批位于发展中国家的,主司承接国内成熟产能的企业,形成各司其责、各有所长的全球化资源配置体系。最终以“母工厂”体系作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的平台和抓手,以点代面地提升中国的制造水平。
最后,要积极利用发达国家的科技资源,为国内的创新能力增强提供支撑。中国制造业最突出的问题是处于世界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低端,制成品大多技术含量低、附加值低,在国际经济贸易利益分配中处于劣势。然而,自主创新能力并不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获得的,收购发达国家现有的知识资源是加快技术赶超的现实之举。目前,中国对外投资主要以获取劳动力比较优势和自然资源为目的,投资目的地国以东南亚、非洲等发展中经济体为主,以获取技术为目的的对外投资额占比较小。借鉴日本向欧美国家的投资经验,现阶段应鼓励以物联网、机器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高端制造业应用技术为目的的对外投资,支持国内有实力的企业赴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地区投资,收购具有逆向技术溢出潜力的先进制造业企业。
-
制造业
+关注
关注
9文章
2203浏览量
53497 -
产业链
+关注
关注
3文章
1350浏览量
25620
原文标题:日本制造业如何全球布局
文章出处:【微信号:industry4_0club,微信公众号:工业4俱乐部】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