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docker存储驱动的工作原理

马哥Linux运维 来源:未知 作者:李倩 2018-06-26 11:49 次阅读

博主一直都很喜欢思考怎样管理装在自己电脑上的桌面系统,这篇算是前作能当主力,能入虚拟机,还能随时打包带走,Linux就是这么强大的后续探索吧。

近些年来,Docker由于提供了一套非常方便地创建并运行应用容器的方法,而在全球掀起了一股容器化的热潮。容器通过将软件及其所需要的运行环境一同打包带走,从而将人们从依赖的苦海中拯救出来。虽然Docker设计的初衷并不是操作系统容器,更不是一个直接运行在裸机上的操作系统,但是docker这套强大的工具也会给我们管理操作系统带来巨大的便利。

为什么要用Docker镜像当作桌面系统?这就要从普通桌面系统的不方便之处说起。通常我们都拥有不止一台电脑,我们希望这些电脑能够保持一致。这里所说的“一致”,用一个例子来讲,就是我在一台电脑上编辑了一半的文件,不需要认为拷贝到另一台电脑上,而是直接打开电脑就能编辑。如果这个文件只是一个纯文本文件,或者一个Microsoft Word文档,那么实现这个一致性非常简单:把文件扔到Dropbox之类的云同步盘就好。然而对于专业用户来讲,这种一致性的保持并非单纯的扔到Dropbox里面那么简单:比如说你最近忙于一个项目,这个项目要用到若干编程语言,然后在电脑里装了一堆库,一堆工具软件,有图形界面的,也有命令行的。在工作的过程中,你有可能不断安装新的工具,或者决定弃用某个之前计划使用的库或者工具。要让你的工作在你的若干台电脑上都能工作,就要一直维护不同机器的环境的一致性:在一台机器上安装的工具,要在所有机器上重新安装一遍。在一台机器上升级了的库,要在所有机器上都升级,稍微有所差池,就有可能出现某个脚本/程序在一台机器上跑的好好的,在另一台机器上却无法运行的问题。

docker哲学

不熟悉docker的读者可以戳这里来了解docker。Docker的使用非常简单:我们通过写一个Dockerfile,在Dockerfile中写入相应的命令来安装以及配置我们想要的库跟工具。不熟悉docker的读者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个抄来的Dockerfile的例子,来了解一下Dockerfile长啥样子:

FROM ubuntuMAINTAINER Kimbro StakenRUN apt-get install -y software-properties-common pythonRUN add-apt-repository ppa:chris-lea/node.jsRUN echo "deb http://us.archive.ubuntu.om/ubuntu/ precise universe" >> /etc/apt/sources.listRUN apt-get updateRUN apt-get install -y nodejs#RUN apt-get install -y nodejs=0.6.12~dfsg1-1ubuntu1RUN mkdir /var/wwwADD app.js /var/www/app.jsCMD ["/usr/bin/node", "/var/www/app.js"]

有了Dockerfile,只需要docker build一条命令就可以创建一个docker镜像。同时Docker公司提供一个叫做DockerHub的服务,可以免费托管公开镜像。只需要使用docker push就可以直接把镜像上传到DockerHub。在不同的电脑上只需要docker pull就可以从DockerHub获取最新版的镜像。DockerHub还支持自动构建,通过把DockerHub帐号跟GitHub帐号关联起来,就可以让DockerHub在GitHub上面的Dockerfile出现更改的时候自动重新生成镜像。

本文开头所说的这种一致性的维护,docker实际上已经在给我们提供答案了:我们通过构建一个docker镜像,让这个镜像包含着我们项目所需要的所有的一切。这样的话,我们开发,测试,部署等等一切任务,都可以在先用docker run来开启一个容器,然后在容里面进行所有的工作。当我们决定修改运行环境,比如引入新的库的时候,就在Dockerfile中进行相应的修改,重新生成镜像,然后在不同的机器上用docker pull来更新一下就好。这种使用哲学,通过一个中心化了的仓库,非常优雅地解决了不同机器上环境一致的问题。美中不足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能在容器里运行的,也并不是所有的程序都方便在容器里运行的。如果你用到了图形界面的程序,或者说是一些系统级别的程序,那么在容器里面使用这些程序会麻烦很多,有的甚至根本无法实现。于是自然地就会想到,如果我们能够在每次开机的时候,直接把某个docker生成的镜像挂载起来当根目录来使用,就可以让这个镜像直接在裸机上(而不是在容器中)运行,来做我们的日常桌面系统了。

这种做法,除了在保持一致性方面带来的便利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好处:

整个系统保存在云端,本地的内容仅仅是云端的一份缓存而已,这样就完全没有必要定期对系统进行备份了。

你的系统是如何从零开始一步一步配置成你想要的样子的,所有的一切都清晰地展现在Dockerfile里面。Dockerfile就是你最好的笔记。

完全不用担心系统长时间使用产生一些残余的垃圾文件、或者某些系统中某些程序的数据出现损坏,因为每次开机,我们用的都是一个全新的系统。

要装一台新机器,并不需要从头安装操作系统,只要从DockerHub拉取镜像拿来用就好,安装系统这个过程变得极其方便。

系统更新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根据Dockerfile从最新的软件仓库重新从头安装生成docker镜像的过程,不会出现某些更新遇到文件冲突或者依赖无法处理,需要人为干预才能完成的问题。

docker存储驱动的工作原理

Docker的存储驱动官方有介绍其工作原理,这里只是简单概括一下。Docker使用了层的概念,docker在构建镜像的时候,会逐行执行我们的Dockerfile中的每一行,每执行一行的时候,docker就会创建出一个新的层来存放新的内容。当我们执行docker pull或者docker push的时候,docker实际上传跟下载的是这些层之间的增量。每当执行docker run,docker就会把这些下载下来的层组合到一起,组合成一个完整的镜像,然后新建一个读写层,所有运行过程中的写入都会被写入到读写层中,而镜像本身则是保持只读,不会被更改。“层”这个概念具体实现起来,根据docker目录(通常为/var/lib/docker这个目录)所在的文件系统的不同而不同,具体的实现在docker中被称为graph driver,docker自带的graph driver包括aufs、 overlay、btrfs、***s、devicemapper等。这些graph driver大多使用了写时复制的技术,这样在把各个层组合在一起的过程不需要重新拷贝一份数据,实际的拷贝是在写入的时候发生的。

由于笔者使用的是btrfs,所以本文就以btrfs为例子来介绍怎么让系统启动到docker镜像上去。btrfs是一个写时复制的系统,由于docker的镜像是由一个一个的层叠在一起组成的,docker在使用btrfs的时候,每往上叠一层,docker就会创建一个原来层的快照,然后把新层的内容写到快照里面去。然后docker会在从镜像创建容器的时候,给镜像的最顶层做个快照,把这个快照当作容器读写层来用。

启动到docker镜像中去

明白了docker存储驱动的工作原理,还需要知道Linux的启动过程才能达成我们的目标。Linux在启动的时候,一般会让启动器给内核装载一个内存盘initramfs,然后内核完成简单的早期初始化以后,就会解压内存盘的内容到根目录/,然后启动内存盘中的init程序(一般为/init),这个init程序会进行进一步的初始化(比如说加载文件系统的驱动,对文件系统进行fsck等),这一步初始化完成了以后,这个init程序就会根据内核选项中的root、rootflags等内容挂载真正的根目录,然后通过switch_root程序启动真正根目录中的init程序,这个init程序则会完成最后的初始化工作,比如挂载fstab、加载图形界面等等。很多发行版都提供制作initramfs的工具,比如archlinux的mkinitcpio,这些工具通常都是模块化的,允许用户自己添加hook。

让系统启动到docker镜像所需要的知识已经完备了。思路也清晰了:通过给initramfs中添加hook,让initramfs中的init在挂载root之前从docker本地缓存中的镜像中创建出一个快照作为读写层,然后把这个读写层当作真正的root来挂载。具体操作上,在启动管理器里面写启动项的内核选项的时候,root就写/var/lib/docker所在的分区,而rootflags里面至少要有一项subvol=XXXXX,其中XXXXX是我们打算创建的读写层的位置。然后重中之重则是,写一个hook,这个hook干的事情是:找到想要的docker镜像对应的btrfs子卷,给这个子卷创建一个快照,命名为XXXXX(跟内核选项中的名字保持一致)。这样的话,在Linux把控制权交给initramfs中的init程序以后,init程序会先去从docker缓存中的子卷创造出XXXXX快照,然后把XXXXX快照当作root来挂载以及进行接下来的操作。如果读者跟笔者一样使用Arch Linux的话,那么所有的这些工作笔者已经做了,读者可以直接拿来用。

笔者的源码位于GitHub:https://github.com/zasdfgbnm/mkinitcpio-docker-hooks,同时读者也可以直接从AUR中搜索mkinitcpio-docker-hooks来安装笔者的hook。下面就来介绍一下这个hook的使用方法。

mkinitcpio-docker-hooks的使用

mkinitcpio-docker-hooks的使用流程大概分为如下几步:

确保你的/var/lib/docker位于某个btrfs分区中

准备一个适合在裸机上启动的docker镜像

然后在这个镜像中安装并配置mkinitcpio-docker-hooks

准备内核跟initramfs

准备top layer的内容

设置启动管理器

docker镜像的准备

要想启动到docker镜像中去,首先你得有一个适合在裸机上启动的docker镜像。很多docker镜像,为了减小镜像的大小,是不会附带只有裸机上才能用到的软件包(比如dhcpcd)的,所以读者可能需要在Dockerfile中手动安装这些软件包,对于Arch Linux来讲,只需要安装base组就可以了。由于接下来要安装mkinitcpio-docker-hooks,这里推荐使用一个已经内置yaourt的镜像,笔者使用的是自己的archlinux-yaourt镜像zasdfgbnm/archlinux-yaourt。所以,Dockerfile的开头看起来是这个样子的:

FROM zasdfgbnm/archlinux-yaourtUSER rootRUN pacman -Syu --noconfirm base

作为示例,这里就不安装base之外的其他软件了,读者请自己根据需要安装其他软件。

安装并配置mkinitcpio-docker-hooks

mkinitcpio-docker-hooks的安装是在docker里面而不是当前运行在裸机上的系统中进行的。之所以要把这个软件包安装在docker镜像里面,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Linux内核不提供ABI的稳定性,所以内核模块跟内核的版本必须严格对应,不然模块是无法加载的。为了保持这种一致性,我们采取的措施是,在docker里面安装mkinitcpio-docker-hooks,在docker中生成initramfs,并且在启动的时候用镜像里面的内核启动,就可以确保内核、initramfs中的模块、启动到镜像以后的/lib/modules三者保持一致。安装过程在Dockerfile中的写法如下:

RUN sudo -u user yaourt -S --noconfirm mkinitcpio-docker-hooks

安装完了mkinitcpio-docker-hooks以后还需要配置,配置文在/etc/docker-btrfs.json,初始内容如下:

{ "docker_image": "archlinux/base", "docker_tag": "latest"}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两个变量的值替换为我们想要的值,比如说这里我打算把我的docker镜像的名字叫做“sample_image”。同时,我们还需要在/etc/mkinitcpio.conf中添加docker-btrfs这个hook。综上,可以在Dockerfile中使用如下命令来配置:

RUN sed -i 's/archlinux/base/sample_image/g' /etc/docker-btrfs.jsonRUN perl -i -p -e 's/(?<=^HOOKS=()(.*)(?=()/$1 docker-btrfs/g' /etc/mkinitcpio.conf

??????????????Dockerfile??

FROM zasdfgbnm/archlinux-yaourtUSER rootRUN pacman -Syu --noconfirm baseRUN sudo -u user yaourt -S --noconfirm mkinitcpio-docker-hooksRUN sed -i 's/archlinux/base/sample_image/g' /etc/docker-btrfs.jsonRUN perl -i -p -e 's/(?<=^HOOKS=()(.*)(?=))/$1 docker-btrfs/g' /etc/mkinitcpio.conf

只需要通过docker build . -t sample_image就可以构建自己的镜像了。

准备内核跟initramfs

镜像生成好了以后,下一步就是准备内核跟构建initramfs了。注意这一步操作尽量在你打算用来启动docker镜像的机器上进行,因为mkinitcpio会自动根据机器把相应的内核模块放入initramfs中去,如果在别的机器上进行的话,那就可能会有一些驱动没有被自动装入initramfs中。如前所述,这一步的工作是在docker容器中进行的。首先运行容器并开启一个shell:

docker run -v $(pwd):/workspace -w /workspace -it sample_image bash

然后在容器中执行如下命令:

mkinitcpio -p linuxcp /boot/* .exit

然后就可以在当前目录下看到准备好的initramfs-linux-fallback.img、initramfs-linux.img以及vmlinuz-linux了。

准备top layer的内容

Top layer是mkinitcpio-docker-hooks引入的新概念,它指的是某个驱动器中的某个目录,这个目录会在启动的时候读写层创建之后,真正的root挂载之前,通过busybox的cp -a命令整个拷贝到读写层里面去。为什么需要top layer呢?因为我们需要在多台机器上启动同一个镜像,而不同机器上的往往会根据需要配置不同的配置文件,比如/etc/fstab以及/etc/X11/xorg.conf。另外,DockerHub免费账户上的镜像都是公开的,/etc/passwd、/etc/shadow等的私密性文件也不适合放在镜像里面存储。

准备top layer的内容,实际上就是找一个文件夹,把需要单独配置的文件,按照从根目录算起的相对路径存放在这个文件夹里面。比如说如果你想给某台机器单独配置/etc/fstab,那么你就应该在top layer的目录中添加etc/fstab这个文件。这里推荐的具体的操作流程是:首先通过docker run -v $(pwd):/workspace -w /workspace -it sample_image bash进入容器中的shell,然后在其中做各种配置,比如useradd ...,完了以后把新生成的配置文件拷贝到top layer的文件夹中去

设置启动管理器

设置好了top layer以后,我们基本上可以算是万事具备只差东风了。我们只需要简单设置一下启动管理器就可以启动我们的系统了。这里以refind为例子,这里假设我们的所有东西放在一个label为“linux”的btrfs分区中,docker目录(也就是你系统启动以后会挂载到/var/lib/docker的目录)存放在这个分区根目录下的一个叫做“docker”的子卷中,而内核、initramfs以及top layer都是位于分区根目录下的“boot_docker”文件夹中,而我们希望创建的读写层名字叫做“docker_rwlayer”,那么相应的refind.conf中的菜单项的代码如下:

menuentry archlinux-docker { icon EFI/refind/icons/os_arch.png volume linux loader boot_docker/vmlinuz-linux initrd boot_docker/initramfs-linux.img options "root=LABEL=linux rootflags=subvol=docker_rwlayer rw docker_path=docker toplayer=LABEL=linux toplayer_path=boot_docker"}

其中内核选项中,我们通过root来指定docker目录所在的分区,rootflags中的subvol来指定读写层的位置,docker_path来指定docker目录在root中的相对位置;通过toplayer来指定top layer目录所在的分区,toplayerflags来指定top layer所在分区的挂载选项,toplayer_path来指定top layer的目录在toplayer分区中的相对位置。

一切就绪,重启并享受吧!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Linux
    +关注

    关注

    87

    文章

    11236

    浏览量

    209024
  • 编程语言
    +关注

    关注

    10

    文章

    1940

    浏览量

    34637
  • Docker
    +关注

    关注

    0

    文章

    456

    浏览量

    11825

原文标题:把docker镜像当作桌面系统来用

文章出处:【微信号:magedu-Linux,微信公众号:马哥Linux运维】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半导体存储元器件工作原理

    半导体存储元器件工作原理
    发表于 02-05 13:25

    Docker数据存储方式Volumes详解

    Docker数据存储之Volumes
    发表于 03-26 11:27

    Docker持久化数据存储方案

    Docker持久化存储与数据共享
    发表于 03-23 11:17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单片机内部结构分析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发表于 02-04 07:46

    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单片机内部结构分析存储器的工作原理
    发表于 02-04 07:51

    MOS存储单元的工作原理

    方式边界对齐的数据存放方法主存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半导体存储器静态MOS存储器 SRAM静态MOS存储单元静态MOS
    发表于 07-28 07:59

    步进电机及驱动电路工作原理工作方式介绍

    步进电机及驱动电路工作原理工作方式介绍
    发表于 05-11 18:00 0次下载

    浅析Docker镜像本地存储机制及容器启动原理

    镜像各层内容及对应大小,每层对应着 Dockerfile 中的一条指令。Docker 镜像默认存储在 /var/lib/docker/《storage-driver》中,可通过 DOCKER
    发表于 10-19 14:17 2516次阅读

    Docker五种存储驱动原理详解

    问题,在Docker 0.7版本中引入了存储驱动, 目前,Docker支持AUFS、Btrfs、Device mapper、OverlayFS、ZFS五种
    发表于 05-13 10:33 2694次阅读
    <b class='flag-5'>Docker</b>五种<b class='flag-5'>存储</b><b class='flag-5'>驱动</b>原理详解

    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要想搞清楚存储程序的工作原理,最好先知道它是存储在了什么地方,或者说,应当先搞清楚存储工作的物质基础是什么。
    发表于 06-13 15:23 7254次阅读

    无刷电机的驱动工作原理

    无刷电机的驱动工作原理说明。
    发表于 02-21 15:22 191次下载

    如何迁移docker存储目录

    那就准备迁移 docker存储目录吧,或者对 /var 设备进行扩容来达到相同的目的。更多关于 dockerd 的详细参数,请点击查看 官方文档 地址。
    的头像 发表于 07-03 09:21 5070次阅读

    docker容器删除后数据还在吗

    的数据是否还会保留,这是一个需要深入分析和理解的问题。 本文将详细探讨Docker容器删除后数据的存储机制,从容器使用的存储驱动、数据卷、挂载以及网络等方面进行讲解,以帮助读者全面理解
    的头像 发表于 11-23 09:32 1779次阅读

    电机驱动电路工作原理

    电机驱动电路的工作原理 电机驱动电路是控制电机运行的核心部分,其工作原理涉及到电机的运行和控制。本文将详细介绍电机驱动电路的
    的头像 发表于 12-13 10:54 6860次阅读

    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驱动器的工作原理 驱动器,又称为执行器,是将电能、气能、液压能等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驱动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机器人、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本文将详细介绍
    的头像 发表于 06-10 16:08 215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