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储能配套电池哪家强?
纯电动汽车本质上是电能的驱动,从规模上也是有赖于锂电池在储能方面的拓展,特别是两者在整体经济性和寿命上有些相比拟的东西是可以借鉴的。
一)储能电池的寿命测试情况分析
这是在澳大利亚的一系列的测试包括,主要是研究锂电池与铅酸电池的替代性,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了,这个数据也有助于我们去理解同种化学体系在相似的应用中的寿命衰减情况
A battery test centre has been built at the Sustainable Skills Training Hub at the Canberr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and performance testing has commenced. In brief this involves:
• Cycling the batteries three times a day for three years to simulate nine years’ worth of ‘normal’ daily cycling of the batteries (noting that while accelerated, this cycle rate is within manufacturers’ specifications);
• Mimicking ‘real world’ conditions by cyc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facility where the batteries will be installed; and,
考虑到以上两种考虑,每天3次的循环,采取温度的变化加入其中,夏天热2冷1,冬天冷2热1,温度选择在10-35degC
• Publishing performance data, including the batteries’ decrease in storage capacity over the three years of the trial
这里有我感兴趣的Tesla的储能电池,还有LG与三星的NCM的电芯(第一阶段测试)
备注:三星的储能基本和汽车电芯有很大的相似性,由于储能的要求对于循环寿命的设计考虑还要多一些
刚开始的测试结果
1)容量衰减
2)第一阶段的衰减特性
除了中航锂电的电池提前终止以外,就Tesla的圆柱电芯循环寿命要差一些。
在这个系列报告里面,有两张测试表格,包含循环的寿命的次数,一个是测试到80个循环,一个是到1400次循环
备注:这两张表格,一个是运用的能量计算方法,下面的图表没有均一化,只给了一个SOH的估算,猜测这里是通过初次的输入输出能量的效率折算之后换算得来的
这张图表来看,LG和SDI处在一个衰减拟合曲线,800此,约衰减8%
Tesla的数据,800次接近85%了
铅酸电池和CALB(中航的)在400次左右撑不住了
进一步的测试
1100次的时候,Tesla的Power wall进入80%的以下区间
LG的电芯在1000次的时候,降至90%以下,这是在所有的里面能量密度最高的一个储能电池系统
SDI的大电芯,在1400次循环还在92%左右,和sony的相当
第二阶段测试,把选取了其他几家的产品,把更新的Tesla Powerwall2加进去了,更新了LG的新一代储能电芯
第二阶段的测试结果还在进行中,估计要到1000次以上才能得到较明显的结果
中兴派能的电芯衰减比较快,比米国的SimpliPhi稍微好一点
磷酸铁锂在循环上和NCM111还是具备相似的结果的
二)储能的经济性分析
随着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化学储能是当前成本下降最快的储能技术之一。锂离子电池及铅酸电池作为对标技术;采用经验曲线的方法预测各类储能成本下降趋势Ⅶ,并通过分析历史数据得出 各类技术经验曲线。
目前抽水蓄能成本最低,单位储能投资约 770 元;铅酸电池成本略高,为 900 元 / 千瓦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与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成本相近,在 1550-1600 元 / 千瓦时之间。但就成本下降趋势来看,动力电池及储能用锂离子电池成本下降速度更快
备注数据来源为《电动汽车储能技术潜力及经济性研究》,研究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动力电池累计产量与投资成本的关系,回归方程采用幂函数形式 17。预 测不确定性通过预测均值的标准误差 σ 表示,即经验率预测 95% 置信区间范围为 1.96×σ。
退役电池储能平准化 成本预测的起始时间为 2021 年,其成本下降轨迹呈现先快速下降,后明显趋缓的态势,初期购置退役电池成本低的优势和后期梯次利用成本降速偏慢的特点。从 LCOS 看,退役电池储能的峰谷差平价时间为 2025 年,此后成本下降速度相当有限
小结:
在储能领域考虑实际的循环来看,可能新电池都需要进一步的成本优化,而选择退役电池做储能是不太现实的,以复用能量为核心的经济模式,一个是需要期待成本继续下探,一个是需要关注核心的循环次数,这个与当前纯电动汽车的能量密度发展路径是有一些分离的。
-
锂电池
+关注
关注
260文章
8201浏览量
172223 -
储能电池
+关注
关注
1文章
487浏览量
18333 -
能量密度
+关注
关注
6文章
287浏览量
16605
原文标题:【金辰股份•总工札记】10款家庭储能产品电池测试分析
文章出处:【微信号:gh_a6b91417f850,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技术与应用】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2022年9月14-16日深圳国际会展中心 中国(深圳)电池与储能技术展Battery&Energy Storage Show 2022
中兴派能家庭储能安装超3万户 率先推出Powercube高压储能系统
1分钟了解家庭光伏储能 家庭光伏储能系统有哪些分类呢?
![1分钟了解<b class='flag-5'>家庭</b>光伏<b class='flag-5'>储</b><b class='flag-5'>能</b> <b class='flag-5'>家庭</b>光伏<b class='flag-5'>储</b><b class='flag-5'>能</b>系统有哪些分类呢?](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D/88/wKgZomS8oAeAaZiuAAGdn4vcnh8616.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