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研发出制造石墨烯三维物体的新方法

传感器技术 来源:未知 作者:胡薇 2018-06-27 16:58 次阅读

近日,美国莱斯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由石墨烯泡沫制造三维导电物体的简单方法,为能量存储和柔性电子传感器等应用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背景

如果说有一种新材料极有可能掀起一场席卷全球的新技术新产业革命,那么许多人都会想到石墨烯。这种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的蜂窝状结构,具有许多优异的特性,例如轻薄、柔韧性好、轻度高、导电导热性极佳等等。

作为时下非常热门的新材料与新技术,笔者之前介绍过许多有关石墨烯的创新研究成果,涉及石墨烯的特性研究、制备方法、实际应用等。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说,石墨烯在柔性电子、高效晶体管、新型传感器、新材料、电池、超级电容、半导体制造新能源通信、太赫兹技术、医疗、航天能源技术、分子电子等诸多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价值,因此极具商业前景,也是全球各国都在着力研究的战略性材料。

然而,通过低成本、易操作、高效率的制备方法制备出高质量的石墨烯,对于石墨烯大规模生产和商业应用来说非常关键。例如,笔者曾经介绍过“微流化法”、“爆炸法”、“激光诱导法”等制备方法。

今年2月份,笔者曾介绍过美国莱斯大学化学家James Tour 的实验室将激光诱导制备的石墨烯(LIG)“烧入”纸张、衣服、 煤炭和特定食物,甚至是吐司面包中。

(图片来源: 莱斯大学 / Jeff Fitlow)

将LIG图案写入目标材料中,可作为超级电容、燃料电池的电催化剂、RFID天线、生物传感器等使用。举例来说,LIG图案可作为食品上的RFID标签,记录食品生产地址、生产日期等信息;也可以作为传感器,检测食品中的大肠杆菌和其他微生物。此外,Tour 表示,柔性可穿戴电子器件将成为这项技术的早期市场应用,例如将导电线放置到衣服中,可用于加热衣服或者添加传感器或导电图案。

(图片来源: 莱斯大学 / Jeff Fitlow)

创新

(图片来源: 莱斯大学)

关于这项技术细节的论文发表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杂志。

技术

2014年,该实验室就曾通过激光加热廉价的聚酰亚胺塑料板,首次制造出激光诱导石墨烯。激光燃烧掉大约一半的塑料,将其顶部转化为互相连接的二维碳薄片,这种二维碳薄片仍然与底部的一半保持连接。LIG会在室温下以宏观图案的形式制造出来。Tour 表示,该实验室已经将他们技术的拓展用于在木头甚至食物上制造LIG,但是迄今为止还无法制造出纯石墨烯制成的三维物体。

Tour表示:“现在,我们已经构造出一个原型机器,通过自动的连续分层和激光照射,将石墨烯泡沫制造成三维物体。这样无需熔炉或者金属晶体,真正地将石墨烯带到了三维,而且我们的工艺很容易扩展。”

(图片来源: 莱斯大学)

(图片来源: 莱斯大学 / Tour Group)

Duy Xuan Luong表示,乙二醇粘合剂会在一个热的盘子上被蒸发掉,任何剩余的聚酰亚胺都会在熔炉中被去除掉。这样就剩下了原始状态的海绵状的碳块。莱斯实验室堆叠了多达5层的泡沫,然后采用在一个改良的三维打印机上的光纤激光系统,将碳块磨成复杂的形状。

(图片来源: 莱斯大学 / Tour Group)

价值

实验室制作了概念验证阶段的锂离子电容器,它采用三维LIG作为阳极和阴极。阳极的质量比容量是354毫安时每克,接近石墨的理论极限,而阴极的容量超越其他碳材料的平均容量。970次充放电循环之后,经过完整测试,电池可以保持70%的容量。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石墨烯
    +关注

    关注

    54

    文章

    1540

    浏览量

    79387
  • 柔性电子
    +关注

    关注

    4

    文章

    171

    浏览量

    15953

原文标题:制造石墨烯三维物体的新方法:将为柔性电子器件带来新可能!

文章出处:【微信号:WW_CGQJS,微信公众号:传感器技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新方法“唤醒”石墨超导性 可拓展其应用

    一个国际团队近日在英国学术刊物《自然·通讯》发表报告说,他们找到一种新方法来“唤醒”石墨的超导性,如果相关技术发展成熟,将极大地拓展这种材料的应用范围。
    发表于 01-22 16:59 1557次阅读

    石墨电容

    传统的储能元件,石墨电容具有更快的充放电速度。这意味着您的设备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充满电,并快速释放能量。这不仅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还为您节省了宝贵的时间。 、长寿命,值得信赖 石墨
    发表于 02-21 20:28

    石墨可让太阳能电池享受光速的快感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研人员找到一种新方法,能在光激发电子的前几飞秒内操控石墨中的电子。这种超快电子控制技术能在高能电子互相碰撞之前改变它们的方向,最终有望研制出更高效的光伏装置和能量采集
    发表于 01-28 11:16

    研究表明石墨电极有助修复感知功能

    小鼠脑部细胞培养物进行相关实验后发现,利用石墨材料制造的电极能安全地与脑部神经元连接,且连接后这些神经元可正常传递电波信号,不会产生不良反应。  这些与神经元直接连接的电极能把脑电波信号传递给外界
    发表于 02-01 15:39

    石墨做电池未来的前景如何?

    步骤的成本跟传统的几个产业比起来如何?尤其是石墨电池,假设石墨原料的价格足够低(跟传统电池的原料差不多的话),那么成品上价格有没有优势?我想问一下,其实到现在也没什么严格的定义吧?
    发表于 12-30 19:24

    放下身段、造福大众的石墨产品

    续航能力强的电池又迈进了一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段镶锋教授解释,新研制出来的复合电极技术,是以多孔石墨三维框架结构、表面均匀生长纳米颗粒五氧化二铌的方式制成的,它能同时实现充电快和使用时间
    发表于 07-12 15:54

    石墨发热膜应用

    导热柔性发热內芯,与日常服饰完美结合。石墨发热膜的应用给传统服饰带来的革命性的改变。升温速度极快,数秒内可至40摄氏度及以上,并且安全低电压下(5V)可控恒温持续3至5个小时。通过档智能温控
    发表于 12-22 17:26

    石墨的基本特性和制备方法

    石墨中分离出石墨,而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在二石墨材料的开创性实验而共同获得2010
    发表于 07-29 06:24

    基于OpenGL三维物体建模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使用OpenGL 可以对读入的STL 几何模型进行三维真实感渲染、视角变换、显示缩放、光照设置及鼠标拾取等。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OpenGL 的三维物体建模方法,分析了基于该
    发表于 08-29 10:10 14次下载

    英开发出制造多孔纳米材料新方法

    英国剑桥大学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名为“集合渗透震动”(collective osmotic shock,COS)的新方法制造多孔纳米材料,可大大提高制造效率,在水资源过滤、发光设备
    发表于 11-30 08:53 774次阅读

    石墨智能机来了?星、首尔大学研发出量产技术

    石墨智能手机即将问世?研发部、首尔大学10日宣布,他们已成功开发出利用大尺寸石墨
    发表于 02-14 09:53 709次阅读

    新方法可“唤醒”石墨超导性能

    一个国际团队近日在英国学术刊物《自然·通讯》发表报告说,他们找到一种新方法来“唤醒”石墨的超导性,如果相关技术发展成熟,将极大地拓展这种材料的应用范围。
    发表于 01-23 15:45 1370次阅读

    石墨纳米线&三维多孔石墨“本是同根生”相容共储能

    石墨一经发现,其理论力、热、电等性能已经可轻松超越许多常规材料数倍,同时被学者也认为石墨是碳纳米管、富勒等碳材料的基本组成单元,但
    发表于 05-10 13:58 2809次阅读
    一<b class='flag-5'>维</b><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纳米线&<b class='flag-5'>三维</b>多孔<b class='flag-5'>石墨</b><b class='flag-5'>烯</b>“本是同根生”相容共储能

    星延长QLED寿命和效率的新方法

    11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星电子的研究人员已经研发出一种延长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LED)寿命和效率的新方法
    的头像 发表于 11-29 16:45 2932次阅读

    美国研发基于石墨方法,可制造高度柔性Micro LED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University of Texas)研究员开发了一种基于石墨新方法,可以制造高度柔性Micro LED。Micro LED可折叠、扭曲和剪切,并且可以贴在不同
    发表于 09-02 14:27 726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