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ed Materials表示,20年来首桩晶体管接点与导线的重大金属材料变革,能解除7nm及以下晶圆制程主要的效能瓶颈,由于钨(W)在晶体管接点的电性表现与铜(Cu)的局部终端金属导线制程都已经逼近物理极限,成为FinFET无法完全发挥效能的瓶颈,因此芯片设计者在7nm以下能以钴(Co)金属取代钨与铜,借以增进15%的芯片效能。
采用钴可优化先进制程金属填充情形,延续7nm以下的制程微缩
钨和铜是目前先进制程所采用的重要金属材料,然而钨和铜与绝缘层附着力差,因此都需要线性层(Liner Layer)增加金属与绝缘层间的附着力。
此外,为了避免阻止钨及铜原子扩散至绝缘层而影响芯片电性,必须有阻挡层存在。
如下图所示,随着制程微缩至20nm以下,以钨 contact制程为例,20nm的Contact CD中,Barrier就占了8nm,Contact中实际金属层为12nm (金属填充8nm+ 晶核形成 4nm),Contact直径为10nm时,实际金属层仅剩2nm,以此估算Contact直径为8nm时将没有金属层的容纳空间,此时线性层及阻挡层的厚度成了制程微缩瓶颈。
注:金属导线及晶体管间的连接通道称为Contact,由于Contact实际形状是非常贴近圆柱体的圆锥体。因此Contact CD一般指的是Contact直径
▲W Contact的金属填充情形
然而同样10nm的Contact直径若采用钴(如下图),其Barrier仅4nm,而实际金属层则有6nm,相较于采用钨更有潜力在7nm以下制程持续发展。
▲CO Contact的金属填充情形
金属材料变革将影响中国半导体设备的研发方向
目前中国半导体设备以蚀刻、薄膜及CMP的发展脚步最快,此部分将以打入主流厂商产线、取得认证并藉此建立量产数据为目标,朝向打入先进制程的前段晶体管制程之远期目标是相当明确。
然而相较于国际主流半导体设备厂商的技术水平,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仍是追随者角色,因此钴取代钨和铜的趋势确立,将影响中国半导体设备厂商尤其是蚀刻、薄膜及CMP的研究发展方向。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7文章
51363浏览量
428363 -
半导体
+关注
关注
335文章
27837浏览量
223951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CEM3000系列台式扫描电镜在金属材料分析中的应用
![CEM3000系列台式扫描电镜在<b class='flag-5'>金属材料</b>分析中的应用](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1A/32/pYYBAGF5_TaAb9R9AAAQjV1DNDc980.jpg)
中国半导体的镜鉴之路
盛美半导体设备研发制造中心投产
作为产业上游关键,国产半导体材料进展如何?
作为产业上游关键,国产半导体材料进展如何?
焊接达人必修课:探究金属材料焊接性的六大要素
![焊接达人必修课:探究<b class='flag-5'>金属材料</b>焊接性的六大要素](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02/25/wKgaoma0Od-AEn2qAAB7kF1YAZk789.png)
连接器的主要材料只有金属材料吗
焊接高手进阶指南:金属材料焊接性的影响因素全解析
![焊接高手进阶指南:<b class='flag-5'>金属材料</b>焊接性的影响因素全解析](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C/B2/wKgaomZfxdWAdjcTAAA-3CnzuL0600.png)
用于材料领域的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看到什么?
![用于<b class='flag-5'>材料</b>领域的共聚焦显微镜可以看到什么?](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8/F2/wKgZomYprzSAXVKFAAB99xUYptU458.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