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智能、类脑计算与未来挑战

DPVg_AI_era 来源:未知 作者:李倩 2018-06-29 11:31 次阅读

6月26日,2018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办。大赛已于年初拉开序幕,将评选出不超过16支参赛队入围决赛,并设百万奖金支持。

类脑计算是一个全球前沿科研领域。融合、交叉及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是类脑研究之路的重中之重。如果将其与现代计算机相结合,将大幅提高智能处理能力,最终促进计算机、大数据、机器人、移动智能设备、无人智能驾驶、语言处理、安防监控、脑功能修复等各方面的发展。

6月26日,2018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紫光国际交流中心举办。大赛已于年初拉开序幕,将评选出不超过16支参赛队入围决赛,并设百万奖金支持。

2018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是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科研院、清华大学类脑计算研究中心承办,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北京灵汐科技有限公司、IEEE清华大学学生分会协办的类脑计算领域创新大赛。大赛旨在推动类脑计算研究及其在各种应用领域的应用,鼓励大学生技术创新,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关注类脑计算这一前沿创新技术领域。

清华大学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施路平

“类脑计算是指借鉴大脑的神经网络结构和其信息存储处理运作机理,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理论,在硬件、软件和算法等多个层面对于现有的计算体系进行本质变革,目标是制造类脑计算机,最终实现人工通用智能”,清华大学千人计划特聘教授施路平这样介绍类脑计算。

发布会上首先回顾了首届全国大学生类脑计算创新应用大赛暨国际邀请赛的精彩与参赛团队。首届大赛于2017年举办,吸引了来自47个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所的229支队伍报名参赛,参赛作品涵盖了硬件、算法、软件、应用等多个方面,有16支队伍晋级决赛接受了来自类脑计算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的严格评审,最终来自四川大学的团队摘得了特等奖的桂冠。

本届大赛邀请到了教育部科技司和中国科协企业创新服务中心担任本届大赛的指导单位,并将进一步扩大比赛的规模,2018年大赛面向全球大学生,目前正处于火热报名阶段。

本次大赛将采用开放式命题。作品要以类脑计算为主题,其表现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机器人、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设备、自然语言处理系统、人机交互系统、智能手机APP等,鼓励新创意、新算法、新应用。提交的作品要求体现通用性、实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次大赛还特别设立了教育专题,特别鼓励智能时代教育系统各个层面、各个方面的创新应用,内容可以包括智能时代的教育系统设计,新型教育方法设计,虚拟教师、学生、课堂、实验室等方面。

大赛面向国内外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在读正式注册的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年级与专业均无限制。参赛形式为个人或组队参赛。参赛者可在2018年7月29日24时前,通过大赛官网(https://contest.cbicr.org/)报名。大赛分为预赛与决赛两个阶段,决赛将于10月13、14日在清华大学举行,届时入围决赛的团队奖争夺包含特等奖、一二三等奖、优秀奖等在内的若干奖项,大赛将为获奖团队颁发证书,并设总额为100万的奖金,其中特等奖的奖金为30万元。

主办方表示,期望通过本次大赛,主要达到三个目的。一是推动类脑计算基础和应用研究,起到对大众的科普宣传作用,吸引更多的人进入类脑计算研究领域;二是培养优秀人才,开拓科技视野。以大赛为载体,激发青年学子对类脑计算的兴趣,掌握科学研究的方法,通过实践提升专业技能,锻炼动手能力;三是寻找创新应用,探索科研突破。以大赛为平台,鼓励参赛选手大胆创新,挖掘类脑计算的特点和优势,以应用为导向促进基础理论、软件算法、硬件芯片、计算系统的全面发展。

智能、类脑计算与未来挑战

智能,是人类永不言弃的追逐目标。近几年,包括谷歌、微软、英特尔英伟达、百度、腾讯、华为等各大知名公司在图像、语音、自然语言、围棋等方面的极力投入和接连取得的重大突破,逐渐拉开了智能革命时代的序幕。但现有的智能途径能否发展出人们渴望的终极水平?现有的计算机架构能否支撑这些智能算法的高效运行?未来智能的源泉何在?都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和即将迎接的挑战。

我们渴望的智能,是科幻影片中可与人类自如沟通和协作的高级智能。目前的人工智能虽然在众多领域击败了人类,但在诸如举一反三、时空强关联、自适应处理等充满不确定性的复杂场景中,远不如一个三岁的小孩,这说明现有的人工智能尚没有捕捉到人类大脑的关键特性。

类脑计算,顾名思义即类似大脑的计算,旨在通过从大脑单元细胞行为、脑神经网络结构、脑区功能与全脑智能特性等方方面面借鉴大脑的信息存储和处理方式发展智能计算理论,从而追求接近人脑甚至超越人脑的终极智能。

我们渴望的智能,是像大脑般高速度、低能耗的绿色智能,而不是如今数据中心需要消耗大量计算机与发电厂般的能耗才能实现的笨重智能。在2017年6月举行的ACM图灵大会上,科学家宣告摩尔定律失效,这意味着我们的计算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通过不断越做越小来更新换代、提高性能了,这导致现有智能的实际应用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反观我们的大脑,人类可以多线程快速处理各种问题,而消耗的能量仅如一个电灯泡。类脑计算的另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借鉴大脑算存一体、分布并行、记忆关联等内在机制,从而设计类似大脑的灵敏快速、绿色低能耗的智能计算平台。

类脑计算是一个全球前沿科研领域。融合、交叉及实现人类水平的智能,是类脑研究之路的重中之重。如果将其与现代计算机相结合,将大幅提高智能处理能力,最终促进计算机、大数据、机器人、移动智能设备、无人智能驾驶、语言处理、安防监控、脑功能修复等各方面的发展。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神经网络
    +关注

    关注

    42

    文章

    4785

    浏览量

    101280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7

    文章

    47885

    浏览量

    240897
  • 大数据
    +关注

    关注

    64

    文章

    8912

    浏览量

    137908

原文标题:百万奖金!2018年国际大学生类脑计算大赛火热报名中

文章出处:【微信号:AI_era,微信公众号:新智元】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SynSense时识科技亮相CES,展现智能“芯”实力

    了一系列前沿的芯片产品,包括感存算一体动态视觉智能SoC Speck™系列、感知DVS事件相机系列以及
    的头像 发表于 01-13 15:37 198次阅读

    【「具身智能机器人系统」阅读体验】1.初步理解具身智能

    对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和计算系统交叉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来说不可或缺的书。这本书深入探讨了具身智能这一结合物理机器人和智能算法的领域,该领域正在塑造自主系统及其应用的
    发表于 12-28 21:12

    SynSense时识科技发布全新XyloAudio 3开发套件

    今日,SynSense时识科技正式发布全新XyloAudio 3开发套件,搭载了最新微瓦级高性能可扩展处理器 XyloAudio 3。通过适当的网络设计和训练,开发者能够轻松验证板载模拟或数字麦克风的多种应用场景,例如工业领域震动检测、消费电子关键词检测及语音助理、
    的头像 发表于 11-28 11:00 468次阅读

    超云与中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促AIDC建设与发展

    11月11日,超云数字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超云”)与合肥中科智能技术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在安徽合肥正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本
    的头像 发表于 11-13 11:26 3279次阅读
    超云与中科<b class='flag-5'>类</b><b class='flag-5'>脑</b>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促AIDC建设与发展

    智能驾驶的挑战与机遇

    智能驾驶作为未来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方向,正逐步进入大众视野,并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以下是对智能驾驶的挑战与机遇的分析:
    的头像 发表于 10-23 16:00 1092次阅读

    SynSense时识科技收购瑞士视觉传感器公司iniVation 100%股权

    SynSense时识科技今日宣布成功收购瑞士视觉传感器公司iniVation 100%股权。随着交割完成,SynSense时识科技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
    的头像 发表于 07-19 18:09 1701次阅读

    SynSense时识科技成功收购瑞士视觉传感器公司iniVation,智能航母蓄势待发

    SynSense时识科技今日宣布 成功收购瑞士视觉传感器公司iniVation 100%股权 。随着交割完成,SynSense时识科技成为全球首个同时拥有
    发表于 07-19 18:00 577次阅读
    SynSense时识科技成功收购瑞士<b class='flag-5'>类</b><b class='flag-5'>脑</b>视觉传感器公司iniVation,<b class='flag-5'>类</b><b class='flag-5'>脑</b><b class='flag-5'>智能</b>航母蓄势待发

    基于FPGA的计算平台 —PYNQ 集群的无监督图像识别计算系统

    硬件平台 第一部分 设计概述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基于工作负载表征的体系结构基准测试模型与自动映射方法研究”(61972180);数学工程与先进计算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发表于 06-25 18:35

    世界首款!又是清华: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近日,清华大学在视觉感知芯片领域取得重要突破:清华大学依托精密仪器系的计算研究中心施路平教授团队,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原语的互补双通路
    的头像 发表于 06-04 08:36 504次阅读
    世界首款!又是清华:<b class='flag-5'>类</b><b class='flag-5'>脑</b>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

    清华视觉芯片取得重大突破,“天眸芯”登上Nature封面

    电子发烧友网报道(文/李宁远)5月30日,来自清华大学计算研究中心团队的互补视觉芯片“天眸芯”登上了《Nature》封面。 文章名为
    的头像 发表于 06-01 00:54 4932次阅读
    清华<b class='flag-5'>类</b><b class='flag-5'>脑</b>视觉芯片取得重大突破,“天眸芯”登上Nature封面

    基于1024通道柔性微丝电极的“北二号”智能机接口系统正式发布

    4月25日上午,2024中关村论坛正式开幕,北京脑科学与研究所(“北京所”)通过论坛发布机接口、基因治疗、研究技术等一系列最新研究成果。其中,“北
    的头像 发表于 04-29 11:10 945次阅读

    浪潮信息“元”品牌全面升级,全力进击人工智能

    在北京举行的浪潮信息生态伙伴大会(IPF2024)上,浪潮信息总经理胡雷钧表示,未来,一切计算皆AI,“元”全面升级为包括所有计算产品的智算品牌,同时“元
    的头像 发表于 04-19 10:42 706次阅读
    浪潮信息“元<b class='flag-5'>脑</b>”品牌全面升级,全力进击人工<b class='flag-5'>智能</b>!

    【量子计算机重构未来 | 阅读体验】 跟我一起漫步量子计算

    首先感谢发烧友提供的试读机会。 略读一周,感触颇深。首先量子计算机作为一种前沿技术,正逐步展现出其巨大的潜力,预示着未来社会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探讨量子计算机如何重构我们
    发表于 03-13 19:28

    IBM芯片NorthPole实现快速高效的人工智能

    来源:《半导体芯科技》杂志文章 美国IBM公司最新推出一款芯片-NorthPole,将220亿个晶体管封装在仅800平方毫米的面积内。这款芯片将其计算模块与存储信息的模块交织在一起,允许每个
    的头像 发表于 03-05 16:58 570次阅读

    机接口,带火传感器

    机接口研究伦理指引》,以指导机接口研究合规开展。以上种种,都揭示了机接口将成为科技面向未来,造福人类的一大关键渡口。 机技术能提供
    的头像 发表于 02-21 09:54 528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