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华为云EI智能体是2018年以来产生的第八个类脑智能巨系统,在中国,目前除了小米、联想、今日头条,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提出了自己的”大脑“系统建设计划。
1969年互联网诞生以来,网状模型一直是互联网最基础和重要的模型,既‘将世界范围计算机网络互相联接在一起的网际网络,在这基础上发展出覆盖全世界的全球性互联网络称互联网,即是互相连接一起的网络结构“。
21世纪以来,互联网的形态发生了巨大变化,包括2000年左右开始的社交网络,实现了人与人的信息通讯和社交沟通。2009年开始的物联网热潮,使得互联网除了连接计算机,也开始连接安放在土壤,机器,大楼,汽车中的各类传感器。
到2010年,互联网中的服务器开始进一步集中,出现了为政府,企业提供大数据存储,高性能计算的巨型服务器集群,这就是云计算的出现。此后,移动互联网、工业4.0、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不断涌现,互联网已经远远超出了原先的定义和模型架构。
互联网的大脑模型由此提出,互联网的大脑模型就是互联网向与人类大脑高度相似的方向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类脑巨系统架构。互联网大脑架构具备不断成熟的类脑视觉、听觉、躯体感觉、运动神经系统、记忆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
互联网大脑通过类脑神经元网络将将社会各要素(包括但不仅限于人,AI系统,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和自然各要素(包括但不仅限于河流,山脉,动物,植物,太空)链接起来,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交互,互联网大脑在群体智慧和人工智能的驱动下通过云反射弧实现对世界的认知,判断,决策、反馈和改造。
与原子的太阳系等模型自然系统相比,应该说互联网的大脑模型作为人造巨系统一直处于不断发育和成长的过程,从1969年诞生,至少需要数百年或更长时间才可能进化完整,而在这之前,随着互联网各类脑神经系统初具雏形,互联网的科技企业也会根据互联网架构的最新变化,首先构建自己的类脑巨系统架构,以获得更大竞争优势。科技巨头将依托类脑智能巨系统展开更为激烈的竞争,并在未来不断合并,为最终形成统一的互联网大脑奠定基础。
2018年以来,互联网的类脑智能巨系统成爆发趋势,短短的6个月内,包括阿里ET大脑、AIbee行业大脑、上海城市大脑、滴滴交通大脑、360安全大脑、浪潮企业大脑、腾讯超级大脑不断涌现。
2018年6月28日,“AI上有信仰的云——华为云中国行2018”首站活动上,华为宣布推出华为云EI智能体。通过智慧大脑、智能边缘平台、无处不在的联接、融合行业智慧,将物理世界的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大数据综合分析、回传,将复杂物理世界的海量信息和行业智慧,经过华为云EI智能体的计算分析反馈作用于物理世界,不仅基于历史的统计,还是实时感知、互动和优化,从而真正实现智能世界。
这是2018年以来产生的第八个类脑智能巨系统,在中国,目前除了小米、联想、今日头条,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巨头都提出了自己的”大脑“系统建设计划。
互联网大脑进化简史-2018年7月版
2018年6月28日,华为宣布推出华为云EI智能体。通过智慧大脑、智能边缘平台、无处不在的联接、融合行业智慧,将物理世界的人与人、物与物、人与物的大数据综合分析、回传,将复杂物理世界的海量信息和行业智慧,经过华为云EI智能体的计算分析反馈作用于物理世界,不仅基于历史的统计,还是实时感知、互动和优化,从而真正实现智能世界。
2018年5月23日,2018腾讯“云+未来”峰会上,马化腾发表主题为《智慧连接:云时代的创新与探索》的演讲,表示腾讯希望在云时代通过“连接”,促成“三张网”的构建,腾讯“三张网”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人联网”、二是“物联网”、三是“智联网”。其中,“智联网”,腾讯称之为“超级大脑”,作为一套开放、共建的技术输出体系,超级大脑定位为数字世界“智能操作系统”,一方面智能化云、边、端并将其连接为一个整体,另一方面将包括AI、大数据在内的各项技术技术能力输出到各行各业。
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超级大脑是一个让人工智能无处不在的智能操作系统,AI能力将依托超级大脑随时随地被灵活调用。而腾讯推出超级大脑的初衷正是希望助力企业和政府建立自己的超级大脑。
2018年5月16日,世界智能大会上,浪潮发布浪潮EA企业大脑。浪潮EA企业大脑意为Enterprise Agent,即“企业智能体”,通过实时持续处理海量异构数据,辅助智能决策,驱动流程自动化和业务优化升级,实现企业的个性化、精细化的生产和服务。
2018年5月16日,在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360集团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出席了大会并发表了题为《建立“安全大脑”保卫智能时代》的演讲。演讲中,周鸿祎首次提出了“安全大脑”的全新概念。他表示,“安全大脑”是一个分布式智能系统,综合利用ABCI(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IoT智能感知、区块链)等新技术,保护国家、国防、关键基础设施、社会及个人的网络安全。
2018年5月8日,城市大脑相关论文《City Brain, a New Architecture of Smart City Based on the Internet Brain》在IEEE CSCWD 发表,作者: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刘锋、刘仿尧、石勇
2018年1月26日,智慧交通峰会上,滴滴正式发布了智慧交通战略产品“交通大脑”,与交管部门合作,用AI的决策能力解决交通工具与承载系统之间的协调问题。
2018年1月30日,上海加强城市管理精细化“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到“上海将加强城市大脑建设,打造感知敏捷、互联互通、实时共享的“神经元”系统;深化智慧治理,以城市网格化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为基础,构建城市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进“城市大脑”建设。” 上海是世界第一个用类脑神经元网络规划城市大脑的城市。
2018年1月初,前百度研究院院长林元庆成立Aibee(爱笔智能),建设行业综合大脑,旨在用多项AI技术,如深度识别、人脸识别、语音交互、多轮交互、大数据分析、三维空间重建等,帮助传统行业提升整体效率。
2017年12月,华为提出”城市神经系统“,提出城市运转也应当有一套神经系统,通过数据的自动采集,自动传输,智能化计算,实现从数据感知到数据分析与处理的完整闭环,使城市达到一个自管理,自运行自优化的境界。
2017年12月,阿里巴巴正式提出"ET大脑“,将AI技术、云计算大数据能力与垂直领域行业知识相结合,基于类脑神经元网络物理架构及模糊认知反演理论,实现从单点智能到多体智能的技术跨越,打造出具备多维感知、全局洞察、实时决策、持续进化等类脑认知能力的超级智能体'
2017年7月,《基于互联网大脑的城市大脑建设》在中国管理科学学会2017年管理科学蓝皮书发布。对智慧城市建设中类脑架构进行详细阐述。提出城市类脑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架构以及城市智商的计算方法,作者:科学院刘锋研究团队。
2016年10月,阿里巴巴提出城市大脑,并开始在杭州实施杭州城市数字大脑项目,总体看,阿里和杭州的城市大脑项目是依托阿里AI云系统进行的智慧城市建设项目.
2016年9月1日,百度世界大会首次向外界全面展示百度人工智能成果——“百度大脑”,百度大脑基于超大规模的神经网络,拥有万亿级的参数、千亿样本、千亿特征训练,能模拟人脑的工作机制,引用领域包括语音、图像、自然语言处理和用户画像,自动驾驶等领域。
2016年3月,进行的围棋人机大战中,谷歌阿尔法狗(AlphaGo)以4:1战胜了韩国世界冠军李世石九段,以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神经网络算法为代表的人工智能热潮在世界范围点燃。人工智能的爆发为互联网大脑各神经系统的功能增强和激活奠定了基础。
2015年,10月,京东提出“京东大脑”,基于京东在用户、商品、和运营等方面长期积累的高质量数据,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技术与方法,深入理解电商运营中的各类实体、环节及其相互联系,为用户和商家提供个性化服务,同时提高电商平台的运营效率,以达到最佳用户体验。
2015年3月,《智慧社会:大数据与社会物理学》出版,阐释了大数据如何助力社群经济、如何驱动更具创意、更高效的组织、如何构建智慧城市、如何启动智慧社会。文章提出从数字神经系统到数据驱动的社会,作者:美国MIT人类动力学实验室主任阿莱克斯·彭特兰,
2015年 2月 论文《基于互联网大脑架构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在CSDN发表,提出“城市大脑”的定义与顶层建设问题,对互联网大脑架构与智慧城市建设的结合进行阐述,重点指出类脑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是城市大脑建设的关键,作者科学院刘锋研究团队。
2014年,大数据在世界范围成为最热的科技概念,包括政府,企业和风险投资机构对大数据项目进行了大力支持。科研机构围绕大数据也开展了深入的研究,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大数据的爆发为互联网大脑的智能发展奠定了数据基础。
2014年,科大讯飞提出“讯飞超脑”,研发基于类人神经网络的认知智能引擎,赋予机器从“能听会说”到“能理解会思考”的能力,并希望研发出第一个中文认知智能计算引擎。
2013年,美国著名工业巨头GE公司提出工业互联网,同年德国政府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利用互联网技术对工业领域进行改造和升级,从互联网大脑的进化看,这是互联网大脑运动神经系统重点发育的开始。
2012年,谷歌启动“谷歌大脑”计划,利用谷歌庞大的数据和计算量,基于深度学习技术所建立的互联网人工智能项目。总体看谷歌大脑还是一个较为纯粹的”人工智能“项目。从项目规划和实施看,没有大规模与互联网类脑架构结合,但它是第一个用“大脑"命名的互联网类脑智能巨系统项目。
2012年,《互联网进化论》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详细阐述了互联网大脑的起源,构成,以及与神经学的对比关系。同时对类脑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的运行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作者刘锋。
2011年,随着3G技术的普及,苹果4代手机的发布,光纤技术,卫星通讯的进一步成熟,互联网大脑的神经纤维开始发育,此后,4G,5G移动互联网技术,GPS,北斗系统等不断推进神经纤维的发育。
2010年,Google首席执行官埃里克·施密特在搜索引擎大会首次提出“云计算”之后。云计算在世界范围成为新的科技热点,包括谷歌、亚马逊、阿里,腾讯等等互联网巨头开始将自己庞大的计算资源开放出来,为互联网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奠定基础。
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物联网成为世界科技热点,它的目标是通过网络也链接遍布世界各地的传感器和其他设备,从互联网大脑的研究看,这是互联网类脑化进程中,互联网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发育开始加速。
2008年,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刘锋博士,石勇教授,彭赓教授,刘颖教授等人形成研究团队,正式启动“互联网大脑”的研究工作,在9月第一次发表论文,提出互联网的新定义和互联网大脑模型,此后10年中发表SCI,EI论文20余篇,专著一部,形成6个研究方向:1.互联网大脑架构;2.类脑神经元网络和云反射弧;3.城市大脑模型;4.扩展的冯诺依曼架构与AI智商评测;5,互联网大脑模型对脑科学的启发
6.生物进化方向探讨
2007年,受社交网络,中国水利部传感器网络项目,谷歌街景等新技术现象的启发,科学院大学第一次召开研讨会探讨互联网的类脑现象,刘锋等人进行报告,吕本富教授主持。
2004年,Web2.0概念,博客和著名的社交平台QQ,Facebook开始兴起,这一阶段互联网用户个体角色和相互交互关系在互联网中展现,也为2007年发现互联网大脑模型和同时也为互联网大脑的神经元网络奠定基础。
1983年,英国哲学家彼得·罗素(P.Russell)撰写了《地球脑的觉醒——进化的下一次飞跃》,他提出人类社会通过政治,文化,技术等各种联系使地球成为一个类人脑的组织结构,也就是地球脑或全球脑。
1969年,在美国国防部研究计划署制定的协定下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大学研究学院、UCSB(加利福尼亚大学)和犹他州大学的四台主要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在1969年12月开始联机,互联网由此正式诞生。
1964年,传媒领域的著名开拓者,马歇尔·麦克卢汉在1964年出版的《理解媒介》一书中提到“在过去数千年的机械技术时代,人类实现了身体在空间中延伸;在一个多世纪的电子技术时代,人类已在全球范围延伸了自己的中枢神经系统并进一步在全球范围扩展”
技术哲学创始人德国哲学家卡普1877年出版《技术哲学纲要》,提出了工具和器物是人体器官投影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卡普对许多器物和工具做了详尽的解释:“大量创造物突然涌现出来。弯曲的手指变成了一只钩子,手的凹陷成为一只碗;人们从刀、矛、桨、铲、耙、犁和锹等,看到了臂、手和手指的各种各样的姿势”,卡普可谓把技术与人体器官关联起来的第一人。
古希腊时代,历史上很多人独立揭示了社会可以看作为带有神经系统有机体的概念。例如认为国王是头,农夫是脚的观点,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人。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5文章
34293浏览量
251152 -
互联网
+关注
关注
54文章
11101浏览量
102975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91文章
46838浏览量
237487
原文标题:互联网大脑进化简史,华为云EI智能体加入-2018年7月新版
文章出处:【微信号:AItists,微信公众号:人工智能学家】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