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内首个将销售目标定在1000亿美金的企业,华为在2017年实现了销售收入6036亿元,约为925.43亿美元,华为201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高达963亿元。运营商业务依旧是为华为整体收入贡献最多的领域。华为企业业务已连续三年,排在增幅首位。2017年其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549亿元,同比增长35.1%。消费者业务方面,华为在2017年全年的智能手机发货量达到1.53亿台,进入了全球前三的行列之中,销售收入达到237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9%.这一数字也超过了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在2017年初所设定的2280亿元人民币的目标。华为的搬迁意味着巨额产值的转移,引发了市场上热烈的讨论。
7月2日,是华为部分研发部人员到松山湖华为溪流背坡村上班的第一天。关于“华为搬迁至东莞”的消息,从本月1日起,就持续在发酵。华为方面回复记者称,“搬迁属于正常业务布局,并不是华为‘外迁’。华为松山湖基地建设已有一段时间,深莞两地早已安排正常通勤用车,华为松山湖南方工厂已在正常运转之中,这些均为正常业务布局。”
总部设在深圳,搬迁为了获得工业用地和人才
对于华为会不会搬离深圳?华为相关人士表示,华为会留在深圳,不会搬迁。
2018年4月4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和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扎根深圳,展望未来”合作协议。
华为公司总裁任正非会后与媒体进行会谈。对于外界传言的华为“外迁”,他直言这是不存在的事情,“深圳的营商环境总体已经很好了“,“我们从未想过要外迁,我们总部基地永远在深圳”。
财经评论人楚天表示,就华为来说,作为业务、人员等仍处于高速发展期的特大型高新企业,在研发、生产基地上所需土地量很大,这也是之前任正非所指“深圳房地产太多了,没有大块的工业用地了”,华为必须为企业发展寻找新的发展空间,迁出部分业务也在情理之中。
事实上,近年来以华为、大疆科技、中兴通讯、小米和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纷纷将部分产业链迁出一线城市,掀起了一波企业外迁大潮。
不过,上述科技企业并未将总部迁出一线城市,只是将生产、研发等部门搬到了二三线城市。
这些企业均将生产、制造等对土地需求更强的部门外迁到其他低成本地区,以节省土地开支。那些地区房价更低,土地供应量也更充足,还有一系列优惠政策。
较高的人才成本,使很多科技企业压力较大,开始考虑将总部建在人才资源丰富的二三线城市。小米武汉总部正式落户时,雷军就对武汉媒体表示,湖北及武汉的区位、人才优势明显,将在智能制造的产业转移中拥有极大机会。
产业链上的供应商如何应对华为搬迁
官方资料显示,从2005年起,华为就开始在东莞布局。直至2016年5月份的一篇《别让华为跑了》的文章席卷互联网,让华为和东莞都火了起来。
对于“不要让华为跑了”的言论,2017年4月,时任深圳龙岗区委书记(现任深圳市委常委、秘书长)高自民在接受南方都市报副总编陈文定采访时,对此曾公开回应:“我觉得跑和不跑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所有伟大的企业都要成长为全球性企业,要成长就要突破地域的限制,走出去是必然。我理解的跑是‘根’不在这了,那就出系统性风险了。事实上华为的根依然在深圳,依然在龙岗。华为终端往东莞的松山湖走,为什么是松山湖,而不是其他地方?恰恰是因为松山湖靠近深圳、靠近龙岗,深圳这边的产业配套能力强,这也是区域协同发展的表现。”
当前,华为在东莞布局包括:华为终端总部、华为南方工厂等。华为对于东莞经济作用,是不言而喻。先来看华为公司2017年成绩单———实现全球销售收入6036亿元,同比增长15.7%。尽管华为总裁任正非认为,华为只是“刚启航的航母”。
再看东莞方面的数据,今年1月,东莞召开的2017年工作总结大会透露,华为系一举夺得实际出口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和纳税三项冠军,成为“三冠王”。同时,华为系是东莞两家千亿级企业之一。
今年2月召开的松山湖年度工作总结大会上,会议资料显示,2017年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为332.69亿元,华为系企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占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比例高达56%。华为的案例,恰恰印证了一家强企带来了一条产业链的龙头效应。
随着华为的到来,众多合作伙伴也汇聚在东莞,以便为华为提供快捷高效的服务。华为案例,恰恰印证了一家强企带来了一条产业链。
6月30日,华为供应商———软通动力的松山湖新基地乔迁庆典在光大W e谷举行,这里与华为南方基地就一路之隔。
软通执行副总裁黄颖在乔迁庆典上表示,2018年软通动力松山湖新基地计划入驻1500人。未来五年,软通动力华南区的研发基地将逐步转移到松山湖,人数规模可达4000人。
与软通动力类似,陆续来松山湖布局的还有华为软件服务商,比如,中软国际、易宝软件、华微明天等。
“华为去哪儿,我们就去哪儿。”易宝软件的项目经理黄后林表示,华为的业务占据公司业务的90%以上,自从华为部分业务布局到东莞后,易宝也就谋划到东莞。2017年,东莞分公司正式在光大W e谷办公。
目前,易宝软件在东莞公司有200余人,计划今年增至1000人。如何吸引人才到来,是易宝现在思考的问题:开出对标深圳的工资(高于东莞本土同行业的20%),提供福利补贴,另外开通通勤车。
供应商接踵而来,对东莞而言就是一条产业链的迁移,包括软件、信息服务、硬件设计、检验测试等。“我认为,会改写东莞的信息化历史。”黄后林对此表示。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文章
18488浏览量
180183 -
华为
+关注
关注
216文章
34433浏览量
251693 -
供应商
+关注
关注
0文章
326浏览量
20079 -
大疆科技
+关注
关注
0文章
2浏览量
1703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