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几年跻身动力电池行业前三,深圳沃特玛的一纸通知却让行业哗然。通知称,公司为解决因订单不足、资金困难给全体职工带来的职业发展影响,决定全体职工放假6个月。
随后,沃特玛母公司坚瑞沃能(2.380, -0.06, -2.46%)(300116.SZ)7月4日晚发布公告称,全资子公司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简称“沃特玛”)拟通过存货销售的方式,将部分资产2-3折进行变现处置,预计此番变现将造成公司当期净利润净损失6亿元。
接二连三的“***”点燃了业界对新能源动力电池行业已经进入淘汰赛的判断。中国电池工业协会长常务副理事长王敬忠在接受长江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新能源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已经到达瓶颈,前期因为国家给予大力支持,很多企业蜂拥而上地进入这个领域,产能一度过剩,当补贴退坡之后,行业就进入了优胜劣汰阶段。”
6月28日,连续几年跻身动力电池行业前三的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向全体职工发出通知,称公司一度出现资金困难的紧张局面,为解决因订单不足、资金困难给全体职工带来的职业发展影响,决定自7月1日起,全体职工放假6个月,放假期间工资按规定支付、五险一金按规定购买。
6月29日晚,坚瑞沃能发布公告证实,关于沃特玛放假的内部文件属实,但放假所涉及的仅限于沃特玛深圳地区的员工,沃特玛其他地区的子公司、工厂不在此列。放假涉及的员工人数约500人。
另外,沃特玛的部分生产线也已停工。据公告显示,深圳电池电芯生产线的开工率仅为4%,其他地区电芯生产线停工。深圳PACK生产线的开工率仅为24%,舒城PACK生产线的开工率仅为9%,其它地区PACK生产线停工。
7月3日,长江商报记者向坚瑞沃能发送采访函,询问目前关于沃特玛的相关情况,然而直至发稿前,未得到回复。
而沃特玛现金流紧张也早有预兆。沃特玛副总裁、公司新闻发言人钟孟光在今年4月对外解释沃特玛资金链紧张的原因时,承认公司在三方面出现决策失误,首先是低估了2017年国家对电动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尤其是3万公里运营门槛的影响;其次,对于行业过于乐观,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反而加大扩张速度,各地建厂、全面技改,希望借助规模扩张,弥补利润损失。其三,长期采用短债长投的方式扩大经营规模,导致在银根紧缩时,资金直接陷入困境。
不过,沃特玛高层同时也表示,公司面临的仅是短期现金流紧张。沃特玛高层在多次采访中都强调,高负债率是动力电池行业的共性,特别是沃特玛,既生产销售电池,又购买电动车进行运营,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上下游回款周期较长,以及等待补贴到位的时间差。并指出,在总债务高达200多亿元的同时,沃特玛的应收账款也高达百亿元。
野蛮扩张致使“闪崩”
坚瑞沃能7月4日的公告中称,沃特玛此番变现,所涉及资产的账面价值约7-8亿元,按照2-3折进行处置后的变现金额预计不超过1.5亿元。据悉,在目前已变现金额约9124.14万元中,支付员工工资及社保共计7145.3万元。
2016年,A股上市公司坚瑞消防(后更名为“坚瑞沃能”)以52亿元——超过沃特玛当时9亿元身价4倍的价格全资收购沃特玛后,当年业绩曾一度飙升。然而好景不长。据坚瑞沃能2017年财报显示,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3.68亿元,同比下降965.92%。
应收账款回款较慢,资金链紧张也导致了公司旗下多个银行账户不断被冻结。目前,沃特玛旗下银行账户累计50个账户被冻结过,共涉及金额8333.1万元。
在过去几年的发展中,沃特玛也一直伴随着“野蛮扩张”的质疑。据相关资料显示,从2016年开始在全国快速扩张至今,沃特玛目前在全国已有11个工厂投产。而该公司最高峰时期员工达到过一万人,其背后的成本让人望而生畏。
就在今年2月,沃特玛仍带领联盟签下总投资200亿元的郴州新能源汽车小镇项目,以及总额30亿元的坪山区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
盲目地扩大规模,但其研发的脚步并未真正跟上时代的需求。据悉,2017年开始,三元锂电池成为趋势,但直至今日,沃特玛的三元锂电池仍未投产。坚瑞沃能透露,公司三元锂电池研发已经完成,需待公司资金债务妥善处理后重新启动。
另外,坚瑞沃能2017年的年报披露,沃特码已签订的重大销售合同(4亿元以上)总金额约107.3亿元,但截至报告期末仅执行了41.57亿元,约61.4亿元的重大合同被取消。其中约52亿元的订单额取消源于对方需要的电池规格变更,沃特玛无法满足。
-
动力电池
+关注
关注
113文章
4511浏览量
77379 -
沃特玛
+关注
关注
3文章
20浏览量
4459
原文标题:沃特玛2折变卖资产净利亏6亿 野蛮扩张致使“闪崩”
文章出处:【微信号:cqche023,微信公众号:车联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