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需求总体已达峰,电力需求也将呈现下降态势。”这一结论你信吗?不少能源人士,其中不乏权威人士,普遍给出了“否定”答复,并认为“无需多加讨论”;有观点甚至认为该结论“纯属胡扯”。
这一结论出自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的“中国能源前景展望2018—2050”报告。
近日,带着这些疑问,本报记者专访了报告编制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能源安全与新能源技术经济研究”创新工程研究项目组的牵头人、资源技术经济研究室主任刘强。
对于“我国能源需求总体已达峰”的问题,刘强表示,《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4》显示,工业一直是我国能源消费主体,占能源消费总量的约70%、电力消费的72%。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托于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与房地产关系密切的工业,即钢铁、有色、非金属(玻璃、水泥)能源消费占总能耗的30%,加上间接消费则占到40%。但从2005—2015年11年间,我国房地产累计新增住宅面积达到人均30平方米,按城市人口口径核算则会更多。这意味着现有住宅总面积满足城市刚需已没有问题,所谓“缺口”,主要是分布不均的结构性问题,并不是总量问题。
“我们认为,中国已经基本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目前全国约70%的人口已经实际进入城市及周边地带,这一周边地带在行政上可能仍属于农村,但其生产生活形态已与城镇周边无异。”刘强说, “所以,正常情况下中国的房地产增速应该是下滑的,这也意味着相关的钢铁、有色、非金属合计40%的能源需求增速也应该是负数。因此,未来中国的能源需求总体肯定是下降的。”
他进一步对记者表示,该结论还可以通过常识来验证:“雾霾天气与能源消费是有直接关系的。2016年之后,雾霾天数的下降意味着能源总需求肯定是下降了。在天然气比例提高并不明显的情况下,除了能源消费减少还能有其他解释吗?北京周边关停了多少工厂,难道这不代表能源消费减少吗?虽然统计数据是去年能源消费仍有增加,但是这一点我们不能完全认同。”
而对争议更多的“电力需求也将呈现下降态势”的结论,刘强回应:中国的人口分布与能源消费均集中在城市,这种状况与日本、欧洲相似。实际上,我国发达地区人均电力消费与欧洲、日本相差不大,因为中国贫困人口的电力消费占比很少。
此外,刘强认为,目前大家对我国能源消费情况的判断是偏低的。这与我国煤炭统计数据偏低有关。
“要知道在美国、日本,总能源消费中电力占比很高,但中国的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占到60%。中国煤炭直接消费比例很高。从总能源消费力判断,中国现在人均电力消费应该是美国的1/3,而不是1/4。而人均能源消费与美国的差距更小。”刘强说,实际上,如果能将中国的散煤消费统计进来,中国的电力能源消费应该更高,总的能源消费与发达国家相比差别应该不大。从统计数据看,2017年,中国发电量位居全球第一,是美国的1.6倍还多,是日本的近6.3倍。对中国而言,电力消费未来仅是结构的变化,即各种类型电源的此消彼长。
“随着电气化普及,毫无疑问,中国居民、商业、交通用电仍将上升。但真正耗电大头在工业,前三者的增长远不能抵消工业用电的下降。”刘强说。
-
能源
+关注
关注
3文章
1760浏览量
43697 -
电气化
+关注
关注
1文章
207浏览量
16076
原文标题:刘强:城市化基本完成 未来能源需求必降
文章出处:【微信号:SmartGrid-cn,微信公众号:智能电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有方科技参加中国信通院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分论坛
高效能440V变380V变压器:满足哥伦比亚能源需求的优选
![高效能440V变380V变压器:满足哥伦比亚<b class='flag-5'>能源需求</b>的优选](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0/48/wKgZO2dIBPeAW6vDACf5dbnlF-c147.png)
中国工程院院士沈昌祥到访大唐高鸿参观考察
智慧交通系统的需求分析和建设目标
未来智慧城市发展的四大引领方向
智慧交通的需求分析与建设内容
工业级触控电脑一体机在智慧城市安全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使用AmpereOne遏制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
![使用AmpereOne遏制快速增长的<b class='flag-5'>能源需求</b>](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FD/5C/wKgaomaUgRKAXCBQAAAoMADbFI8427.png)
安宝特分享 数字化革命,AR技术打造智慧城市的未来
智能城市的基石:UWB模块在智能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智慧灯杆:点亮智慧城市,构建未来生活
![智慧灯杆:点亮智慧<b class='flag-5'>城市</b>,构建<b class='flag-5'>未来</b>生活](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1D/wKgZomX6gPqAKI0YAAgjAY2EB6A095.png)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