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OLED材料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例如,UDC与国内所有即将量产或者已经量产的OLED面板企业都签署了OLED技术许可协议和材料采购协议。我国OLED产业刚刚兴起,OLED材料就被卡脖子了,该如何应对?
近日,吉林奥来德与上海金山工业区签署AMOLED材料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拟在金山区投资6亿元建设年产1万千克AMOLED用高性能发光材料及AMOLED发光材料项目。该项目建成后将部分弥补中国OLED材料本土化配套的不足。
但是像吉林奥来德一样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国内OLED材料企业还是少数。目前,OLED材料基本被国外企业垄断。例如,UDC与国内所有即将量产或者已经量产的OLED面板企业都签署了OLED技术许可协议和材料采购协议。我国OLED产业刚刚兴起,OLED材料就被卡脖子了,该如何应对?
国内OLED材料依赖国外企业6月,维信诺(002387)6代线、柔宇类6代线、天马6代线先后宣布启动运行、点亮投产、量产出货,去年已经量产的京东方成都6代线产能正在爬坡中。2018年,随着多条产线进入量产,中国AMOLED面板营收和销量有望实现大幅度增长。
而且未来两三年内还有新的产线陆续量产,面板厂商对OLED材料需求将不断增加。DSCC报告也显示,2017年OLED材料收入增长43%,达到8.69亿美元。预计到2022年,OLED材料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24%,届时市场将达到25.6亿美元。
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烟台显华、西安瑞联、鼎材科技、三月科技、江西冠能等国内企业涌入AMOLED材料市场。但是这些材料厂商大部分缺乏长时间技术积累,更无核心专利的拳头产品。国产OLED材料主要停留在验证阶段,真正进入量产线的较少,而且都是一些非关键的OLED材料。一位面板材料采购人员透露,他们会采购少量国内OLED材料主要用于测试、验证,但是终端客户群比较看重专利,目前量产线还未采用国产AMOLED材料。另一位面板企业相关负责人也指出,他们很早就开始研究OLED材料,而且和上游材料企业合作开发,从种类来看,目前国产AMOLED材料使用占比达10%左右。
与国内OLED材料企业不同,国外OLED材料企业技术布局非常早。出光兴产1998年就布局了蓝光染料最核心的专利,迄今为止仍是最好的蓝光结构。UDC磷光染料专利1997年就发布了,要跳过UDC的专利同样非常难。不只国内OLED面板厂商,甚至韩国三星Display、LG Display的OLED材料也要依赖UDC。出光兴产虽然没有像UDC对磷光OLED材料达到垄断的程度,但是它在蓝光OLED材料市场具有非常强的掌控力。
目前,红色发光材料、绿色发光材料、蓝色发光材料和电子传输材料几乎被国外企业垄断。陶氏化学占据74%的红色发光材料市场份额,出光兴产占据69%的蓝色发光材料市场,三星SDI占据50%的电子传输材料市场份额、51%的绿色发光材料市场份额。辅助发光层材料和空穴传输材料虽然没有被一两家厂商垄断,但是同样被少数几家材料厂商瓜分殆尽。鼎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任雪燕表示,上述材料厂商在材料细分市场中的地位一时难以撼动,因为它们材料性能稳定,技术难度高。
加速弥补OLED材料短板OLED材料的研发没有捷径,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出光兴产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开始试验OLED技术。出光兴产电子材料部门商业战略总经理Takamitsu Nagase曾表示:“我们在10年时间里掌握了所有关键专利。但直到过去三四年,这才发展成为真正的业务。”从长远来看,国内OLED材料企业如果要实现技术突破,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沉淀。
而且OLED材料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离不开国内OLED产业生态的哺育。目前,我国有十几条OLED产线。这些产线将为OLED材料企业提供生长的土壤。OLED材料企业须抓住机遇,和面板厂商协同创新,持续为面板厂商提供有竞争力的产品。政府相关部门在制定行业政策的时候应该有意识地引导面板企业和材料企业开展捆绑式发展模式,并奖励那些在量产线中大量采用国产OLED材料的面板企业。
但是现在OLED材料进入门槛较高。国内大多OLED材料企业是小企业,不像默克、LG化学等国外大企业有实力购买用于测试的昂贵的OLED蒸镀机等设备,但是如果要加快研发、测试、验证进度,这些设备又是不可或缺的。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联合国内OLED上下游企业建立一个OLED材料研发、测试、验证公共平台,降低OLED材料进入门槛。
与此同时,应该鼓励国内面板龙头企业进一步垂直整合,收购或者投资一些有潜力的OLED材料企业,这虽然不是非常符合市场经济的规律,但是符合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一些规律,能更快缩短与国外OLED材料厂商的差距。
此外,政府相关部门也要扶持有实力的材料企业,促使其成为OLED材料领域的龙头企业。实际上,与下游面板市场相比,上游材料具有更强的垄断性,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少数几家厂商瓜分。中国小的OLED材料企业在市场中难以与这些国外材料大企业竞争,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引导有实力材料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者进入OLED材料领域,提升国内OLED材料的市场竞争力。
-
OLED
+关注
关注
119文章
6206浏览量
224383 -
AMOLED
+关注
关注
28文章
1114浏览量
104948
原文标题:【星光宝·观察】OLED材料遭“卡喉”,产线如何顺利量产?
文章出处:【微信号:weixin-gg-led,微信公众号:高工LED】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