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此前对中兴的制裁,让中国通信行业首次感到“无芯之痛”,也看到了中美芯片产业的巨大鸿沟。殊不知,为了维系“美国芯”的霸主地位,太平洋彼岸也倍感焦虑。
英国《金融时报》7月29日题为《美国芯片业敲响警钟》的评论文章称,作为美国科技领先的关键支柱之一,这个行业却显露出自信心崩溃的迹象。
一方面,摩尔定律风光不再,芯片性能改善持续减弱,芯片公司艰难应对研发回报下降的局面;另一方面,美国政府则担心中国企业依托政府支持,带来“重塑市场的威胁”。
“受命于危难之间”,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上周宣布要砸15亿美元,重振美国芯片产业,这也是该机构四十年来首次大规模介入芯片领域。
文章指出,经常有人预言摩尔定律(Moore's Law)即将失效,DARPA首席微电子专家查普尔(Bill Chappell)更指出,摩尔定律“早在十年前就死了”。
“统治”了晶体管发展50多年的摩尔定律,由英特尔联合创始人摩尔(Gordon Moore)在1965年提出,预言大约每两年芯片上的晶体管数量会翻倍。在随后30年中,通过缩小芯片上元件的尺寸,芯片发展一直遵循着摩尔定律。然而进入21世纪,单纯依靠缩小尺寸的做法已经明显走到尾声。
谷歌母公司Alphabet董事会主席亨尼斯(John Hennessy)表示,过去十年芯片性能提高轨迹落在摩尔定律的指数级增长曲线之下,如今芯片上的晶体管密度只是“应有密度”的十分之一。
文章指出,如今美国芯片业正开始直面一个令人不安的现实。长期以来,芯片性能稳定的提升支撑着行业发展,并提供了计算能力开辟新的技术市场。但一段时间以来,这种性能改善在持续减弱。
卡内基梅隆大学工程和公共政策教授富克斯(Erica Fuchs)指出,这一现象从2004年起就很明显了。
《金融时报》评论称,其实早该转移注意力了。查普尔表示,机器学习的兴起让人得以一瞥这个新世界的可能面貌。由于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系统在训练时需要用到海量数据,市场对能处理海量数据的专用芯片的需求,为英伟达(Nvidia)带来了新活力。
此外,英伟达的图形处理单元最初是为了处理视频而设计的。这种需求也为谷歌打开了一扇门,谷歌推出了一种名为TPU的大数据芯片设计。
亨尼斯认为,此类“特定领域的架构”的崛起代表着影响芯片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
报道称,这可能在其他新兴的计算市场树立一种模式。梅伯里表示,例如我们可以设想一种经过新型处理器,专门应用于需要在现实世界中与人在一起时运行的个人机器人。
对英特尔、英伟达和高通等公司来说,这一趋势可能是个好兆头。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7月22日称,美国参议院终结结束对中国中兴公司制裁问题悬念与争论,给予中兴再生机会。不过中兴危机引发中国芯片依赖西方科技的现状认知以及忧患。中国官方警告,芯片问题依然存在,中国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日前指出,计算机和服务器所用高端芯片仍有95%以上需要进口,与发达国家还有几十年的差距。
中国官员就芯片依赖进口发出警告。《金融时报》引述中国一位政府部长警告,中国在生产半导体方面仍然远远落后于外国竞争对手,用于计算机和服务器的高端芯片仍有95%以上需要进口,尽管已投入巨额资金追赶。
-
芯片
+关注
关注
455文章
50761浏览量
423366 -
发动机
+关注
关注
33文章
2473浏览量
69287 -
英伟达
+关注
关注
22文章
3773浏览量
91020
原文标题:英媒:中国大举投入芯片市场 美国信“芯”或崩溃
文章出处:【微信号:ic-china,微信公众号:ICExpo】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