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动力电池不足4年时间的桑顿新能源,依托于背后的桑德集团,以快速稳健的布局速度,从核心材料到动力锂电池再到电机电控系统,不断健全产业链条,其打造的“锂电王国”正强势崛起,成长为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匹强劲“黑马”。
汽车“四化”带来的产业变革正在重塑整个产业链,新能源汽车市场机会和想象空间不可估量。
“国内动力电池领域未来两年存在的变数非常大,现在排名靠前的‘第一梯队’企业,不排除会出局;具备综合技术实力、智能制造、规模化、产业链协同能力强等优势的后发企业,将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
这是桑顿新能源常务副总裁杨晓伟给出的行业研判。
从事动力电池不足4年时间的桑顿新能源,依托于背后的桑德集团,以快速稳健的布局速度,从核心材料到动力锂电池再到电机电控系统,不断健全产业链条,其打造的“锂电王国”正强势崛起,成长为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一匹强劲“黑马”。
种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依托桑顿新能源董事长文一波先生在新能源领域布局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布局,位于湘潭九华经济开发区的桑顿新能源锂电产业园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锂电从业者到这里铸造锂想,追逐梦想。
高工锂电获悉,在动力电池领域,桑顿新能源的软包三元电池在技术上已经领跑同行,配套的车型也逐步从物流车向乘用车延伸,在产能规划上今年将达8GWh;在正极材料领域,三元、磷酸铁锂、锰酸锂齐备,除了满足自身供给,已经于2017年实现大范围对外销售,锰酸锂材料排名第一,三元正极材料排名前列,高镍体系已经具备量产条件,产能规划还在进一步扩大;此外,在材料回收、梯次利用等环节,桑顿新能源也正积极卡位。
支持桑顿新能源奔跑式前进的,是桑德集团在新能源领域建立的清晰战略逻辑。
按照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的规划,桑德集团的新能源业务以电池(桑顿新能源)为核心,协同电池管理系统(优旦科技)、电驱动系统(意谱电动)、车联网智能监控平台(智慧云行)、泊车充电(桑德无线)、储能(桑德智慧能源)、电池回收及材料再生(鸿捷科技),并携手桑德新环卫、66微货等,构成一个开放融合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循环图。
桑顿新能源,正是桑德新能源生态链体系的“轴心”,是动力和储能电源的关键转换,是材料的闭环应用衔接,是三电系统的市场推动力,对于桑德新能源产业生态至关重要。
从电池到充电桩,再回归到电池,让“锂电老兵”杨晓伟对于整个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和更加宏观的判断,在他看来,电池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的核心载体,电动汽车政策的多变、指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与电池有直接关系。未来几年,围绕能源结构变革和汽车工业变革,将会对动力电池行业带来一波巨大的机会,这也是他选择回归的重要原因之一。
机会巨大,挑战同样巨大。围绕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发展机会与风险、桑顿新能源的战略布局与节奏等话题,杨晓伟与高工锂电与进行了深度对话,以下为对话实录。
高工锂电:桑顿新能源如何看待新能源领域存在机会,为何要举全力布局新能源板块的业务?
杨晓伟:能源领域和智慧交通领域正在面临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推动这个变革的有五大“灰犀牛”。
一是2023年左右,“油电平价”,电动汽车使用综合成本比燃油车同等水平,甚至更低;二是未来五年光伏发电会迅猛发展,新能源车充新能源电,光伏发电直接给电动汽车充电,局部微电网保证电力供给;三是储能大规模应用,储充或者光储充一体化,缓解电网直流负载矛盾;四是5G、6G的应用会加速电动汽车的智能网联化,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五是动力电池材料的回收比例超过一半,成为最主要的电池原材料来源。未来五年左右,这五大趋势,将会促进能源结构变革和汽车工业变革。
在这五大“灰犀牛”的带动下,电动汽车将在2023~2025年,有可能会出现临界点,B端和C端市场,都会出现大规模增长,而这必将给产业链企业,包括运营、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等不同环节带来绝大的市场空间,也将是中国在能源和交通领域超车的重要突破口。
高工锂电:经历了前几年的跌宕起伏发展之后,如何看待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还有哪些新机会?
杨晓伟: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政策正在趋向健全和完善,财政补贴会越来越少,市场化会越来越清晰,这样的环境之下,现有的很多运营、整车、电池、材料等企业很多都会面临被洗牌的命运,从新能源汽车环节来看,虽然上目录的车型很多,但真正被市场接受的爆款车型非常少,而且从现在来看,也还没有哪家零部件企业和车企就能实现真正的绑定,这意味着还有一定时间的窗口期。
动力电池行业走到2018年,行业两极分化开始凸显,除了第一、第二的位置可以定义暂时领先,前十的其它企业格局依然存在很大的变量,没有哪个主机企业想被一家供应商绑定,同样,供应商对主机企业1对1的合作,也存在巨大风险。合作联盟或者所谓的战略合作,都还存在一定不牢固,在这样的情况下,电池企业清晰的战略和全产业自身协同加上开放合作,会有很大机会。
高工锂电:桑顿新能源最大的优势体现在哪里?
杨晓伟:桑顿在新能源领域最大的优势就是产业链协同带来的优势。桑顿新能源背后的桑德集团,有两大上市公司,启迪桑德和桑德国际,启迪桑德在环卫、固废回收再生等领域是国内龙头,桑德国际则是国内水务领域领头羊,承担很多政府服务类项目。
这两大板块在新环卫领域、社区经济领域,将会给电动汽车带来很多融合创新的应用场景,客户粘性比都会比较大,将会对于桑顿新能源的业务开展带来巨大协同和赋能支撑。
在产业链优势之下,要参与动力电池的市场竞争,桑顿新能源还在以下五个方面做好了储备,一是技术上本着领先一小步,保持核心竞争力;二是严格按照汽车产品理念,确保质量和服务;三是产品平台化、标准化;四是规模化智能制造;五是人才队伍培养和管理水平提升。
中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是2~3年,集团企业的寿命平均在7、8年左右,最终能结伴而行的不会很多。我们是真正的在做全产业链的整合,未来两年竞争力将会逐步体现出来,在动力电池领域,我们的目标是迈进前十,从前十迈向前五,再从前五迈向前三。这需要我们企业自身要大革新和蜕变,自己不革命,别人就会帮你革命。
高工锂电:在具体的业务进展上,桑顿新能源是如何进行产能规划和布局的?
杨晓伟:在动力电池产能规划上,桑顿新能源主要走软包三元电池路线,采用VDA和新国标标准,现有产能4GWh,正在调试产能4GWh,到今年8月份,产能整体将达8GWh。
作为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正极材料的性能很大程度影响锂电池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锂离子电池成本的高低。正是意识到这一点,在桑顿新能源的整体布局中,正极材料被作为关键一环来布局。
目前,桑顿新能源正极材料产能达3万吨,其中NCM三元材料14000吨、NCA三元材料6000吨、磷酸铁锂材料6000吨、锰酸锂材料4000吨,811电池材料也已通过几家大客户验证通过,并确定长期合作关系。此外,新建的年产2.2万吨正极材料等项目将在年内投产,届时正极材料整体产能将达5.2万吨。后续规划已经着手准备。
高工锂电:在动力电池的市场开拓和商业模式探索上,桑顿新能源的策略是什么?
杨晓伟:在动力电池市场配套应用上,桑顿新能源目前以商用车为主,乘用车为辅。在商用车上,重点开拓前十大物流车企,产品配套轻卡、微面、海狮等主流车型。
同时,瞄准于新环卫,桑顿新能源将重点配合桑德集团做环卫车电动化升级,结合新环卫社区经济的商业模式进行融合,形成技术开发、产品配套、整车推广、精准运营、高效服务保障的新模式。基于新能源板块全产业链闭环,形成独特的综合配套能力,未来,将联合大型物流、快递运营企业,优化全价值链运营、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同时会导入到智慧能源、微电网储能更多的应用场景。
在乘用车领域,桑顿新能源正在整合动力电池、BMS、电机电控等核心三电进行布局,已经建立核心技术储备,并已经与排名靠前的乘用车主机企业逐步对接,未来两年将会有很大突破。
4月24日,桑德集团与滴滴出行等31家交通出行、汽车产业链企业共同发起成立“洪流联盟”。洪流联盟将以开放和赋能为核心,广泛与汽车全产业链合作,创造下一个时代的共享汽车、充电运维网络、租赁、金融等整体方案,共同搭建汽车运营商新生态。
在滴滴的洪流联盟中,桑顿新能源将主要在动力电池配套、运营维护、动力电池回收等环节与其进行深度合作,这对于桑顿新能源在乘用车领域的开拓以及动力电池回收领域的拓展都将会起到重要作用。
高工锂电:桑顿新能源三电系统如何与整个生态链进行连接,又如何与滴滴洪流战略进行深度协作?
杨晓伟:桑顿新能源已构建出以锂电为起点,以三电核心零部件为抓手,以电池的梯次利用和材料回收再生为终点的新能源生态体系。每一个环节和产品,桑顿都持开放合作态度。
此外,桑德新能源业务以电池(桑顿新能源)为核心,协同电池管理系统(优旦科技)、电驱动系统(意谱电动)、车联网智能监控平台(智慧云行)、泊车充电(桑德无线)、储能(桑德智慧能源)、电池回收及材料再生(鸿捷回收),并携手桑德新环卫、66微货等,构成一个开放融合的新能源全产业链循环图。
围绕“共享”的汽车设计,资产运营和服务支持体系,是滴滴洪流战略的核心。在这个战略之下,我们将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与全产业链优势(电池云平台+智慧能源平台+泊车充电平台+社区经济资源等等)。当你的价值恰恰是合作平台其他人的需求,这个合作就是非常契合的。桑顿新能源开放的生态系统的建立,将会助力“洪流战略”各家企业的发展,包括电池同行企业,产生更为广阔的合作。复杂的事情,简单做,想象空间也是蛮有意思的。
-
动力电池
+关注
关注
113文章
4514浏览量
77471 -
新能源汽车
+关注
关注
141文章
10414浏览量
99262
原文标题:【诚捷智能•总裁时间】对话杨晓伟:桑顿新能源的闭环布局与开放生态
文章出处:【微信号:weixin-gg-lb,微信公众号:高工锂电】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