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媒体“炮轰”证监会,要求“发展中国芯,证监会需与国家意志一致”。文章以“昨天,又一本土芯片公司上市受阻”为开头,并举了上海博通集成、瑞芯微、万盛股份、韦尔股份、兆易创新、奥瑞德等公司的收购或IPO因证监会“阻挠”而告吹。
然而,只要对相关行业信息有一定了解就会发现,媒体的“炮轰”是毫无道理的,证监会的做法恰恰是对广大股民负责的体现,一些媒体混淆视听,“炮轰”证监会,已然充当了财团资本急先锋的角色。
君正、韦尔收购豪威失败是咋回事
豪威科技主营业务是CMOS传感器,打个比方,CMOS传感器就好比是智能手机摄像头里的“视网膜”,最大竞争对手是日本索尼,由于早些年在市场竞争中败给了索尼,所以现在已经沦为二流。正是因为在技术上已经跌出第一梯队,所以美国没有干涉中资收购豪威,早几年,豪威就被中资收购回来了。
君正的骨干源自方舟,属于MIPS阵营,产品比较偏向商业化,像步步高的早教机很多都用了君正。由于君正和豪威有合作关系,当时两家希望能够合并,当然,也不排除两家企业大股东有通过收购资本运作的念头。
当时,证监会出于规范市场的考虑,限制乱收购,乱兼并,要求收购兼并的时候,必须以大量现金为基础进行收购。但君正收购豪威是典型的蛇吞象,拿不出这么多现金,在政策变动的情况下,君正躺着中枪,因而收购就告吹了。
韦尔是做芯片贸易起家的,是一个芯片代理经销商,后来想转型,搞过贴牌,也搞了一些比较简单的器件,比如二极管、三极管,之后通过运作成功上市。
由于韦尔以贸易起家,做的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器件,技术上比较低端,缺乏支撑股价的技术和商业宣传噱头。换句话说,即便要讲故事,也缺乏故事的素材。
韦尔收购豪威,一方面不乏股东希望转型的可能,另一方面恐怕也是着眼于更好的讲股市,方便圈钱。
在早些时候,韦尔和国内某财团搭上线,在回避豪威大股东的情况下,私底下讨论收购豪威的问题。
但纸是包不住火的,事情爆光后,豪威大股东坚决反对收购。
后来,在国内财团介入下,把韦尔的老板运作成豪威的董事会成员,等于是在豪威里埋了钉子。
2018年4月份,韦尔又提收购。由于埋了钉子,收购就相对顺利,但豪威的大股东还是反对,最后只是达成书面协议,原本韦尔想收购100%,结果只能收购豪威的1.97%的股份。随后,收购案就被火眼金睛的证监会卡住了。
铁流认为,韦尔收购豪威,可能会造成两个负面后果:
一是韦尔把自己打扮成高科技,然后大肆圈钱,收割韭菜。
二是韦尔会可能会搞倾销。之前提到,韦尔是代理商做贸易起家的,在渠道建设上有基础,因而不排除韦尔利用自己的渠道搞倾销,这样一来,反而会对本土CMOS传感器企业造成冲击。
因此,证监会的做法无可厚非,既是对股民负责,也是对中国CMOS传感器产业良性发展负责。
兆易创新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高转送被上交所问询
兆易创新在媒体的报道中是一家明星企业,并被誉为“中国存储芯片龙头企业”。然而,媒体的这种鼓吹是极不负责的,也是与客观实际不相符的。
那媒体把兆易创新标榜为“中国存储芯片龙头企业”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兆易创新在存储方面有一定积累的是Nor Flash。对于NAND Flash和DRAM的技术积累就非常有限了。
由于Nor Flash的市场规模只有30亿美元,远远低于NAND Flash+DRAM的上千亿美元市场规模。因而国外大厂都不太重视。
加上Nor Flash在技术上不可能做到比NAND Flash更低的单位比特成本,这使得诸多过去被Nor Flash占据的市场被NAND Flash攻克。技术的进步也使Nor Flash在很多领域从必要器件变成累赘。在未来,大容量高密度的Nor Flash市场将逐年萎缩,恐怕只有低密度的Nor Flash才能生存。
因此,Nor Flash有限的市场很难养活多个大公司。
以坚持走Nor Flash路线的飞索半导体为例,虽然飞索把Nor Flash市场份做到额第一,但却已经连续亏损了十个季度……然后被Cypress收购。而Cypress收购了飞索之后,转眼就不玩了,退出了Nor Flash这个大坑。
正是因为Nor Flash市场偏小,而且增长潜力远远逊色于DRAM、NAND Flash,以及Nor Flash市场会逐年萎缩。所以国外大厂对Nor Flash压根不重视,像镁光和Cypress等大厂都已经推出了Nor Flash市场。
在国外大厂纷纷退出Nor Flash的大背景下,兆易创新抓住了镁光和Cypress等大厂退出留下的巨大市场空缺,进而斩获了10%的市场。
可以说,兆易创新的这个“龙头”,并非能够打败国外大厂,而只是在国外大厂抛弃的市场找到了存在感。
诚然,在一个被国外大厂不看好和退出的Nor Flash上取得成绩,确实有值得庆贺和赞扬的地方,但如今媒体对兆易创新的追捧和夸耀,却有一点过犹不及了。
相对于兆易创新在Nor Flash上取得成绩,其在资本市场的成绩显然更加耀眼。在兆易创新上市后,历经N次涨停,数次“失踪”,股价更是翻了10倍,堪称妖股。
去年,兆易创新高送转事项遭上交所问询,上交所要求兆易创新披露以下事项:
1、本次拟实施的股本转增方案与实际经营规模和业绩之间存在较明显的不匹配情况。请公司董事会补充说明在经营规模和业绩仅有一定幅度提升的情况下,超比例转增股本的考虑及其合理性,并充分提示相关不确定性和风险。
2、公司2016年8月首发上市,锁定期为12个月的4867.27万股限售股将于2017年8月18日上市流通。请核实董事会提出高送转预案是否与相关股东的后续减持安排有关。
铁流认为,上交所敲打一下兆易创新未必不是坏事,毕竟兆易创新在Nor Flash上还是有一定技术积累的,如果上交所敲打能让兆易创新迷途知返,从今往后改过自新,深耕技术,而不是整天想着资本运作,这未必不是好事。
瑞芯微IPO失败的根源在于自身
首先,瑞芯微的发家史就非常不光彩。
瑞芯微早起最成功的产品RK2606/2608系列复读机芯片,而RK2606/2608系列芯片如果深究的话,就会扯出一大段黑历史——一位参与过国家重点项目的资深IC设计工程师表示,他的硕士导师是一位浙大教授,在读硕士时还曾经给瑞芯微做过项目,瑞芯微老板励民其实是坑了浙大的技术派一把......
原步步高教育电子厂副厂长、东莞智能达公司董事长贺向阳在新浪博客上发表了他的《中国芯片第一人——励民发家史》长篇纪实小说,该书全面披露了福州瑞芯微公司CEO励民不光彩的发家历史。
随后《中国芯片第一人------励民发家史》长篇纪实小说被新浪微博删除,目前网络上也仅存只言片语。
之后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惊骇的事情,福州人大代表、中国芯片著名品牌瑞芯微董事长、法人代表黄旭在福州高科技软件园对贺向阳和其姐夫大打出手,导致贺向阳姐夫手部受伤......
其次,瑞芯微芯片市场表现一般,在宣传上非常浮夸。
瑞芯微在转型做平板芯片之后,实际上在平板初期,RK2918问题多多,功耗大,发热暖手宝,频率虚标,价格高,对客户态度恶劣等等,也因此被全志A10打得措手不及,A10价格低,性能稳定,针对客户需求定制性开发,以致瑞芯微不得不紧急推出RK2906,通过阉割规格降低价格,以期能对抗A10,但在全志随后推出A13后RK2906仍然惨淡收场,2011年底至2012年初,国产平板电脑新品一度被全志A10/13刷屏,根本没有RK29XX的机会。
随后RK3066的频率虚标事件和安兔兔跑分作弊事件一度沸沸扬扬,安兔兔曾经针对瑞芯微等国产厂商的跑分作弊行为,专门推出了防作弊的安兔兔X版本——最早东窗事发的是蓝魔,随后发现所有采用瑞芯微处理器的平板都有作弊的情况,显然不是平板厂所为,而是芯片厂的行为,若不是全志后来策略失误,瑞芯微在接下来几年里恐怕会依旧被全志压制。
因为RK29系列和RK30系列的一连串被吊打以及一连串造假风波,瑞芯微的信誉已经严重下滑,用户市场上更是一片声讨,为了挽回形象,瑞芯微在2013年末至2014年初大量造势,说即将推出基于Cortex A12的RK3288,现在网上仍然能搜索到当年大量的造势文章提的是Cortex A12。
然而就是这么一款A12核心的处理器在美国CES展上摇身一变,所有宣传资料一瞬间变身Cortex A17。时至今日,瑞芯微仍然假装看不见当年海量的宣传RK3288是Cortex A12的文案,一口咬定RK3288是Cortex A17,虽然A17和A12在性能上非常接近,但这种指鹿为马的做法还是比较值得商榷的。
当时展会的一张照片耐人寻味。布展时瑞芯微的宣传称RK3288是全球首款A17处理器,但随后国内开始有质疑声音出现,质疑点为:为何前期宣传的A12突然摇身一变成了A17?随后事件在国内迅速发酵并开始像国外蔓延。而到了几天后展会正式开始时,出现了上图的图片,布展时的A17的7被一张贴纸覆盖,贴纸上面写的是一个阿拉伯数字2。
而且MTK很明确表示,MT6595是第一款集成Cortex A17的芯片,而MTK的说辞和瑞芯微的宣传不可能两者同时为真。那么,MTK和瑞芯微到底谁说谎了呢?
RK3288不论是在宣传中,还是跑分中,都延续了不太光彩的手段:除了引起轩然大波的A12变A17的瞒天过海之外,GPU规格中mali-T760MP4和mali-T760MP16的偷梁换柱,以及针对安兔兔及安兔兔X的更隐秘的跑分作弊手段。
如果按瑞芯微的宣传参数,RK3288的规格足以秒翻同期苹果IPAD上用的A7处理器数倍,但实际用过该处理器的平板产品的用户都对其和苹果IPAD相比完全无法望其项背的体验有深刻印象。当时曾经一度出现了和当年Intel Pentium4处理器“高频低能”类似的热门词汇,叫做“国产PPT处理器”。
另外,联想、惠普、华硕、Intel等大厂用实际行动评价了瑞芯微的技术水平。
联想搭载瑞芯微处理器的A10变型平板,只是后来因为未知(当然对广大用户来说也许是已知)的原因不再继续使用了。
惠普在推出了采用RK3066的Selate7之后,立马在selate7 3G版中更换为了非瑞芯微处理器。华硕在使用瑞芯微处理器的平板样机都曝光的情况下最终没有上市。
瑞芯微曾经与Intel合作SoFia芯片,然而作为合作伙伴,Intel对瑞芯微的评价却比较耐人寻味。将瑞芯微的产品归为X3系列,并且非常明确地在正式文件中说明X3系列是最低端最廉价的系列。
最后,业绩逐年下降,利润主要依赖政府补贴。
根据瑞芯微的IPO申报文件显示,瑞芯微的业绩从2013年的14亿大幅下降到2015年的10亿,利润更是从2013年的1.6亿大幅下降到2015年的2500万。
就算抛开营收和利润双双大幅下降,10亿的公司,利润才区区2500万。这还是在2015年获得2218.16万元政府补贴的情况下才有的利润额,其中隐含的信息耐人寻味。
可以说,瑞芯微IPO失败,责任完全在于自身,证监会火眼金睛是帮股民扫雷。
媒体不应充当资本喉舌
媒体喊冤的另外几家媒体也问题多多:
万盛股份就是一家化工企业,完全就是在跨界蹭芯片热点炒股价的。
奥瑞德在今年6月初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根据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编号:渝证调查字 2018011号)显示:“因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定,我会决定对你公司立案调查,请予以配合。”
随后,奥瑞德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左洪波夫妇陷入危机,持有累计3.9亿股股份绝大部分质押,且被司法轮候冻结。
上海博通集成虽然被媒体包装为“曾推出全球首颗ETC芯片,产品包括5.8G产品、WiFi产品、蓝牙数传、通用无线、对讲机、广播收发、蓝牙音频、无线麦克风等”。
然而,博通集成因自己的营业收入数据与第二大客户兼经销商博芯科技购销数据不一致,并且相应的营收得不到相关现金流量的佐证,被质疑虚增营业收入。
按照常理,买家和卖家的购销的数据应当是一致的。
但据媒体报道:
博通集成2017年含税营业收入达到了61705.46万元。理论上,在这样的含税营业收入规模之下,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之中必然有相同规模的相关现金流量及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债权对其起到数据佐证作用。合并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2017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53349.92万元,在对冲这一年预收款项减少的422.91万元影响后,与这一年度营业收入相关的现金流量有53772.83万元,以之与61705.46万元含税营收进行对比,理论上将有7932.63万元未能获得现金流入的营业收入会在资产负债表中形成应收账款等经营性债权新增。
然而,事实上,博通集成2017年末应收账款14674.84万元,相比期初金额仅新增了4960.23万元,与此同时,坏账准备也很少,几乎可以忽略。由此来看,理论值与真实值之间还是相差了2972.40万元,即这一年存在2972.40万元的含税营业收入既没有收到现金,也没有出现应收账款新增的现象。
另外,博通集成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何毛利率都在逐年下降:
从2015年至2017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2,117.26万元、6,046.44万元、5,376.39万元。
2015年至2017年毛利率分别为42.58%、36.47%、34.03%。
媒体还爆出,博通集成实际控制人是Pengfei zhang、Dawei Guo,均为美国国籍。诚然,外籍实际控制人并不与圈钱跑路划等号。但就圈钱跑路而言,美国国籍的商人相对于贾跃亭要方便太多。
对于上述这些问题多多的企业,媒体居然鼓吹要“让本土企业能在IPO上市募集资金、上市后再并购及增发方面获得更好的优待,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行业竞争门槛,提升本土半导体公司的竞争优势”。
不知媒体是真的眼瞎,还是沦为资本喉舌,昧着良心说话?
-
传感器
+关注
关注
2548文章
50656浏览量
751803 -
智能手机
+关注
关注
66文章
18429浏览量
179811 -
中国芯
+关注
关注
19文章
276浏览量
32303
原文标题:发展中国芯 媒体为何“炮轰”证监会
文章出处:【微信号:guanchacaijing,微信公众号:科工力量】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