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工智能会在一些特定的场景,比如工厂的流水线、安保、疾病的诊断等方面,通过成千上万次训练,在大数据计算的赋能下逐渐超越人类,替代人类完成大部分重复性、机械性、繁琐工作。”
8月22日,红杉资本全球执行合伙人沈南鹏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英文简称“CDRF”)和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联合举办的“投资人力资本 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报告发布暨课题研讨会上称。
沈南鹏称,比如在肺癌筛查方面,每个医生每天平均看200-300张片子,80%的时间用在做重复的节点识别工作。红杉中国投资的推想科技,运用AI技术辅助全世界的医生,每天诊断超过20000例病人肺部影像,AI成为医生的好帮手。
另外,在逻辑尝试、创新能力、人文关怀方面,人工智能还远远无法替代人类。沈南鹏称,现在这个阶段,离大家所说的通用人工智能(AGI)还有很长一段路。
但从低智能工作当中抽身的人类,现在可以用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事这些机器解决不了的创造性的工作,所以人工智能带来的是人类双手和大脑的又一次大解放,工作意义将从劳动变成创造。
处在人工智能大变革的前夜,AI也会带来可能的难题和挑战。 AI这项技术在创造巨大经济价值的同时,也会消灭大量工作岗位。
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就业,对未来人力资本的发展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投资人力资本 拥抱人工智能:中国未来就业的挑战与应对》报告中称,阿里研究院的背景研究表明,在电子商务零售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对生产效率和员工的薪酬待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带来的就业机会要多于被替代的就业。
在金融业,波士顿咨询公司的模型估计表明,2027年中国金融业就业人口可达到993万人,约23%的工作岗位将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颠覆性影响,约39万智能岗位将被消减;而胜于77%的工作岗位将在人工智能的支持下,工作时间减少约27%,相当于效率提升38%。
麦肯锡公司预判更为大胆,预计2016年—2030年间,中国被替代的全职员工的规模约在4000-4500万。到2030年自动化将使中国五分之一的制造业工作岗位不复存在。如果自动化进程更快,到2030年,约1亿劳动者需要更换职业类型。
沈南鹏称,如何提前让整个中国社会,尤其是人才培育体系做好充分准备,让教育和职业培训模式,以及劳动力结构适应人工智能即将带来的各种挑战和变化,将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央新疆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认为,人工智能是社会科学技术进步的必然结果,应对人工智能应顺势而为。科学技术进步在替代就业岗位的同时,也创造了新的岗位,人工智能发展和增加就业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
鲁昕认为,各部门、各领域,尤其是政策制定部门应该具有两个能力,一是前瞻性思维的能力,二是前瞻性行动的能力,知行合一,才能更好适应人工智能的蓬勃发展。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卢迈认为,发展人工智能必须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人力资本投资要从早期做起,这是在国内外关于脑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研究已经有坚实基础的。
-
机器人
+关注
关注
210文章
28053浏览量
205731 -
人工智能
+关注
关注
1789文章
46545浏览量
236823
原文标题:红杉资本沈南鹏:AI时代将至 人工智能将带来各种挑战和课题
文章出处:【微信号:PCBDoor,微信公众号:PCB开门网】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