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聊天消息
  • 系统消息
  • 评论与回复
登录后你可以
  • 下载海量资料
  • 学习在线课程
  • 观看技术视频
  • 写文章/发帖/加入社区
会员中心
创作中心

完善资料让更多小伙伴认识你,还能领取20积分哦,立即完善>

3天内不再提示

中国FPGA人才仅为美国十分之一 改善现状需要十年

章鹰观察 来源:集微网 作者:集微网 2018-08-27 11:04 次阅读

(本文来自集微网,作者九畹芳,本文作为转载分享。)

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是集成电路中的重要门类,与CPU、存储器、DSP并称为四大通用集成电路芯片。FPGA也因设计门槛极高而被公认为最难突破的产品之一。相比美国四大FPGA巨头,本土FPGA厂商起步较晚,核心技术、专利和人才积累薄弱,生态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FPGA人才,中美两国存在哪些明显差异。

我国FPGA人才数量仅为美国的1/10

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人才缺口仍非常大,8月16日,由CCID、CSIP、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基金会联合新思科技发布的《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显示,我国现有集成电路行业人才存量40万人,到2020年前后,需求约为72万人,人才缺口将达到32万人。

作为四大通用集成电路芯片之一的FPGA,又有着怎样的人才发展现状呢?众所周知,全球FPGA市场主要被Xilinx、AlteraMicrosemiLatticeAchronix等美国FPGA巨头所占据,它们在核心技术、专利布局和人才储备方面都是绝对的领先者。

在FPGA人才数量上,记者在采访中获知,Intel收购Altera之后,可编程事业部(PSG)达到3000多人,Xilinx目前从业人员3000-4000人,Lattice和Microsemi也有上千人。企业、高校与研究机构加起来,美国共计拥有近1万名FPGA行业人才。

相比美国FPGA的人才数量,中国FPGA人才要少得多。目前,紫光同创FPGA团队人数在250人左右,其次是高云半导体约100多人,安路科技约70-80人,加上西安智多晶、上海遨格芯等、京微齐力、复旦微电子、华微电子、中电科58所、航天772所等企业与研究机构,再算上高校人才,中国共计拥有不足1000名FPGA行业人才。

由上可见,全球FPGA人才主要集中在美国,中国人才数量仅仅是美国的1/10。更重要的是,中国高端人才技术水平远低于美国。

紫光同创营销总经理包朝伟分析称,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有两方面:

一是本土FPGA研发起步比美国晚至少20年,美国自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进行FPGA的技术研发,并很快实现了量产,而中国FPGA在2000年左右才开始研发,量产更是推延到2010年之后;二是在美国FPGA发展过程中,UCLA、MIT、多伦多大学等北美知名高校,将大量的高新技术输送给美国FPGA厂商,形成了FPGA厂商与知名高校联合发展FPGA的局面,而中国企业在联合高校人才输出方面还较为欠缺。

据悉,目前,国内FPGA企业核心人才更多来自海外引进,如上海安路科技核心管理人才大多来自全球排名前五的FPGA公司EDA公司;高云半导体核心高管来自Lattice和Cadence团队;上海遨格芯微电子(AGM)由美国硅谷知名可编程逻辑芯片企业团队和国内资深工程团队创办;京微齐力(前身为京微雅格)历经了凤凰涅槃之后,目前正以新的面貌出现在半导体届,保留下来的核心团队多有海外背景。

整体而言,国产FPGA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因起步较晚,人才储备仅是美国人才数量的1/10,且在高端人才方面极为缺乏。紫光同创包朝伟预计,未来中国FPGA研发人才需求将达到6000人,目前国产FPGA人才总数接近1000人,超过5000人的缺口短期内难以填充。

人才缺乏难以成就FPGA龙头企业

全球FPGA市场被Xilinx、Altera、Microsemi、Lattice垄断,这些企业较本土企业起步早20年以上,在人才培养和技术专利积累上非常深厚,加上FPGA行业的入门难度极高,本土企业难有后发优势。

与美国相比,本土FPGA企业人才培养的难度要大很多,无论是学校教育阶段,还是进入企业工作阶段,国内企业都面临不少的问题,需要不断学习和吸收国外经验。

首先是教育阶段,美国有从事全流程集成电路技术研究的知名高校和研究机构,技术成熟先进,且实践环境好,中国虽然也有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可编程技术研究,但多存在“技术相对落后、实践环境缺乏、研究人员偏少”等问题,中国学生难以在本土从教育阶段获取领先的FPGA技术教育与培养。

其次是企业工作阶段,中国FPGA企业普遍处于萌芽阶段,存在“技术水平落后、人才匮乏、核心专利技术欠缺、产业化水平偏低”等诸多问题,中国毕业生进入中国FPGA企业,难以跟随企业从事先进技术的FPGA研究工作,难以通过工作历练成长为优秀的FPGA人才。

举例来看,目前紫光同创已启动28nm工艺7000万门级高端FPGA新产品的研发工作,高云半导体也发布了28nm中高密度FPGA,而美国Xilinx已经在研制7nm工艺的几亿门级超高端FPGA新产品,国内FPGA新产品的技术差距约3代,企业环境对学生技术水平培养的差距依然很大。

据了解,目前,一个FPGA芯片研发工程师的培养周期至少为3年,FPGA软件算法工程师的培养周期至少为5年。由毕业生转变为合格FPGA工程师,需要经过“从FPGA基本知识的培训学习,到跟随企业导师承担研发任务,再到独自承担研发任务”一系列FPGA研发任务的锤炼。3-5年的人才培养周期与缺乏核心技术锤炼,都是阻碍本土FPGA人才成长的难题。

谈及未来国产FPGA人才发展目标,包朝伟认为,中国需要一家龙头厂商,支撑中国国家安全、信息安全、产业供货安全等需求,同时引领中国FPGA产业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发展方向,预计该龙头企业市场份额会占到国产FPGA市场总容量的50%左右,团队规模预计会达到3000人左右。

除龙头厂商外,中国还会有TOP2、TOP3的主力军厂商涌现出来,这些厂商可能会在某些细分领域占据大部分市场份额,团队规模共计可能达到2000人左右。除了FPGA厂商,预计还有约1000人在高校或研究机构从事FPGA新技术和产业化研究。

那么,现实离理想还有多远呢?有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国FPGA企业团队人数还远未达到未来中国FPGA龙头厂商的体量,上述已经分析过,本土FPGA企业人才数仅在100-300人,跟龙头厂商的3000人相距甚远。可见,中国FPGA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FPGA持续发力10年,人才成长环境方有大变化

目前,美国企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有三种:通过基础科学研究和先进产品研发等方式自主培养人才;与知名高校密切合作培养人才;与知名研究机构合作培养人才。国内企业虽然也在走这条路,但目前还没有那么完善。

包朝伟认为,对内来看,中国FPGA人才的培养,重点要在FPGA基础科学研究上多下功夫,包括体系架构、单元结构、芯片资源配比、高速接口、逻辑综合算法、布局布线算法、测试技术等方面,同时加强与学校、科研机构合作培养人才。他强调,中国企业必须走“技术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拿来主义”的路线无法在FPGA产业化道路上走长远。

有分析人士指出,产业扶持也是本土FPGA做好“内生”发展的关键。芯片属于技术积累型行业,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要人才不断在实践中实现。因此,产业扶持不仅是资本对公司层面的支撑,更需要落实到每一个基层技术员工。

近一两年,国产FPGA厂商相继获得融资,对FPGA人才培养带来很大的裨益。包朝伟告诉集微网记者,目前多家国产FPGA厂商相继获得融资,在不同类型新产品和应用领域开始发力。而这些资本的注入,将刺激中国FPGA技术创新,同时创造良好的FPGA人才培养环境。

除了“对内”夯实基础学科与加强产业扶持,也需要“对外”做好人才引进。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FPGA并购整合的趋势下,要抓住海外人才、技术外溢的机遇,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并结合细分市场需求,利用“本土化”设计服务的竞争优势,探索FPGA研发与应用的新方向。

“如果中国FPGA产业在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上持续发力10年,中国FPGA人才成长环境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5年后中国与美国的FPGA人才数量和质量差距有望大幅度缩小,10年后还有望接近或赶超美国水平。”包朝伟强调说。

最后,在政策扶持方面,受访者提出三点建议:首先,政府要持续加大对中国FPGA厂商包括项目资金投入、企业投资、国产自主可控的扶持力度,为本土FPGA厂商创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其次,政府要做好FPGA芯片厂商与FPGA系统厂商之间的“桥梁”,促进双方深度合作,在实现国产自主可控的同时,实现信息安全保障,同时避免断供风险;第三,政府要做好FPGA厂商与知名高校之间的“桥梁”,推动FPGA新技术的研究与产业化,加速FPGA人才培养进程。

整体而言,基于中美贸易战与国家安全保障等方面的考量,作为核心元器件之一的FPGA在中国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FPGA人才问题已大大暴露出国产FPGA快速发展的短板,在人才问题解决方法上,仍然需要贯彻“产学研”结合的模式,由政府牵头,做好FPGA厂商与高校、研究机构及系统厂商之间的“桥梁”作用,共同建立本土FPGA生态,从而促进本土FPGA质的飞跃。

声明:本文内容及配图由入驻作者撰写或者入驻合作网站授权转载。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电子发烧友网立场。文章及其配图仅供工程师学习之用,如有内容侵权或者其他违规问题,请联系本站处理。 举报投诉
  • FPGA
    +关注

    关注

    1625

    文章

    21663

    浏览量

    601661
  • 赛灵思
    +关注

    关注

    32

    文章

    1794

    浏览量

    131158
  • Lattice
    +关注

    关注

    12

    文章

    82

    浏览量

    71298
  • 紫光同创
    +关注

    关注

    5

    文章

    82

    浏览量

    27485
收藏 人收藏

    评论

    相关推荐

    传诺基亚大裁员,大中华区占五分之一

    诺基亚(Nokia Corporation)正在积极推进其成本削减计划,以应对当前的市场挑战。据最新消息,诺基亚已在大中华区裁减了近2000名员工,占该地区员工总数的五分之一,这数字令人震惊。
    的头像 发表于 10-18 17:16 792次阅读

    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占全球的三分之一

    大模型领域的全球占比已突破三分之一大关,具体数值高达36%,这成就不仅彰显了我国在该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快速发展,也标志着中国在全球AI竞赛中紧随美国之后,稳居第二的坚实地位。
    的头像 发表于 07-08 15:21 425次阅读

    真空回流焊炉/真空焊接炉——正负压焊接工艺详解

    如今科技发展越来越快,元器件的集成度越来越高,人们对元器件功能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比如原来需要几个模块或芯片能完成的功能,现在集成到个芯片中,并且现在个芯片的封装尺寸不足原来芯片的二分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7-02 14:30 3098次阅读
    真空回流焊炉/真空焊接炉——正负压焊接工艺详解

    中国大陆晶圆制造产能飙升,预计2025占全球三分之一

    制造产能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显著增长,预计到2025,其月产能将达到惊人的1010万片,占据全球晶圆制造总产能的近三分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6-26 11:49 1040次阅读

    2030RISC-V将占全球市场四分之一

    据Omdia的最新研究,预计到2030,RISC-V处理器将占据全球近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尽管工业领域仍将是该技术最大的应用领域,但预计开放标准指令集架构(ISA)将在汽车领域实现最强劲的增长
    的头像 发表于 05-23 08:36 358次阅读
    2030<b class='flag-5'>年</b>RISC-V将占全球市场四<b class='flag-5'>分之一</b>

    capsense第四代和第五代在感应模式上的具体区别是什么?

    据我所知,第五代capsense相比第四代将电容(包括自电容+互电容技术)和电感触摸技术集成到了起,snr信噪比是上代的多倍,同时功耗仅是上代的
    发表于 05-23 06:24

    预测:2024全球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五分之一以上

    预计中国市场仍将保持领先地位,至2024电动车销量将达约1000万辆,占中国汽车总销量的45%。美国市场方面,预计今年电动汽车销量将占新车销售的九
    的头像 发表于 04-23 16:22 775次阅读

    东芝日本裁员情况:计划裁员约5000人

    据日本媒体报道,东芝计划在日本本土裁员约5000人,这数字占其日本员工总数的近十分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4-18 15:29 805次阅读

    英特尔败了?市值仅AMD半,英伟达十分之一

    行业芯事行业资讯
    深圳市浮思特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于 :2024年03月20日 14:35:36

    佳能推出5nm芯片制造设备,纳米压印技术重塑半导体竞争格局 

    佳能近日表示,计划年内或明年上市使用纳米压印技术的光刻设备FPA-1200NZ2C。对比已商业化的EUV光刻技术,虽然纳米压印的制造速度较传统方式缓慢,但由于制程简化,耗电仅为EUV的十分之一,且投资额也仅为EUV设备的四成。
    的头像 发表于 01-31 16:51 1163次阅读

    奇瑞汽车计划2024进军英国市场,欲与韩系车抗衡

    本周内,有媒体爆料奇瑞正计划2024挺进英国市场,甚至希望在2030前在那里建设工厂。据透露,奇瑞将目标放在了挑战现代、起亚在英国的主导地位,如今这两家韩国车企已经占领了当地约为市场份额的十分之一
    的头像 发表于 01-08 09:58 489次阅读

    跨周期,创未来!华秋喜获中国产业互联网十周年-杰出企业

    从互联网、到移动互联网,再到产业互联网,中国互联网发展已经有20多年,近十年则是产业互联网迅猛发展的十年。近几年,随着中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及国家的利好政策,产业数字化正迎来了
    发表于 01-04 11:57

    如何使用EMI滤波器来抑制噪声

    电磁干扰(EMI)滤波器的抑制噪声性能是根据MIL STD-220规定的插入损耗测量方法进行测量的。通过在负载上插入滤波器和不插入滤波器时测量电压,并使用上述表达式确定插入损耗。插入损耗的单位用dB(分贝)表示。例如,当插入损耗为20 dB时,噪声电压降低到十分之一
    发表于 12-25 10:14 1693次阅读
    如何使用EMI滤波器来抑制噪声

    ad1761输入信号衰减如何解决?

    配置如下; 然后出现个问题,输出的信号会比输入信号衰减到十分之一,明明没有设置其他的混音器,请问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还有如何解决
    发表于 11-28 08:20

    AD5422无法满足千分之一的精度要求怎么解决?

    我研发的项目用到AD5422芯片做模拟量输出4-20mA,碰到如下问题: 通过配置控制寄存器,让AD5422工作在4-20mA输出模式,外置的Rset选用的千分之一的15K电阻。但是实测的时候发现
    发表于 11-23 06:35